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奎興林場
- 距延壽鎮:20公里
- 年平均氣溫:2.3℃
- 地理位置:延壽縣東北部六團鎮行政區內
自然地理,山脈,水系,氣候,土壤,植被,野生動物,經濟社會,森林資源,林地,天然林,公益林,生產建設,主要產業,發展方向,發展項目,
自然地理
山脈
林場施業區為張廣才嶺西坡,低山丘陵區,地勢南低北高。
水系
由四條溝系構成,最長河流為太平川河,由西向東全長20公里,流域面積78平方公里局滲罪挨,占林場總面積的52%。
氣候
屬中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年日照2500小時,年降水量579—596毫米,無霜期125天左右。
土壤
以暗棕壤為主。暗棕壤共有3個亞類,即原始暗棕壤、典型暗棕壤和草甸暗棕壤。其中以典型暗棕壤為主。
植被
屬長白山植物區,完達山亞區,闊葉次生林區,代表性植物為闊葉混交林。灌木主要有胡枝子、榛子、忍冬、衛茅、杜鵑等。
野生動物
主要有兔、蛇、鼠、獾、黃鼬、狐狸、山狸子、山雞、飛龍、野鴨、狍子、野豬、林蛙等。
經濟社會
林場現有107戶,332口人,在冊職工182人,其中幹部22人,技術人員5人。離、退休職工30人。下設木材加工廠、苗圃、子弟校、4個生產工段、4個森林防火檢查站。有5台電腦。職工人均年收入5000元以上。職工有摩棵拘殼托車100餘台,移動手機50餘部,戶戶安裝了有線電視、電話等現代設施。
森林資源
林地
經營總面積15049公頃,林業用地面積14582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11292公頃,森林總蓄積94519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570公頃,疏林地1168公頃,無林地514公頃,非林業用地467公頃。森林覆蓋率75%。
天然林
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8909公頃,蓄積831010立方米,分別占森林面積、蓄積的78.9%和87.9%。主要林分類型有軟闊混交林面積1766公頃,蓄積172690立方米;山楊、白樺林面積2641公頃,蓄積236170立方米;硬闊混交林面積314公頃,蓄積39370立方米;柞林面積4096公頃,蓄積374870立方米。人工林面積2383公頃,蓄積114180立方米,占森林面積、蓄積的21.1%和12%。主要林分類型有:落葉松純林1830公頃,蓄積95450立方米;樟子松純林280公頃,蓄積15030立方米;尋戶戶紅松純林270公頃,蓄積3700立方米。
公益林
在林業用地中,區劃生態公益林總面積10197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9.9%。其中區劃界定重點生態公益林面積3819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6.2%;區劃界定一般生態公益林面積6378公頃, 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3.7%。區劃商品林面積4385公頃, 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0.1%。
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58年,建場至今造林更新累計投入資金310萬元。營造人工林面積2383公頃,人工林蓄積11.8萬立方米;共完成森林採伐9000公頃次,生產木材25萬立方米,產值5000萬元,上繳育林基金1050萬元,上繳稅金300萬元,實現利潤500萬元,森林培育由建場初期的有林地面積11698公頃,到1998年增加到12328公頃。
木材加工廠年加工能力3000立方米,生產板方材1800立方米。
主要產業
職工家庭的經濟來源80%是由多種經營生產獲得的,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境棕戰運輸業、零售商業、食用菌、人參、經濟林等為主要項目。珍稀食用菌基地可生產猴頭菇、杏鮑菇、白靈菇、黑木耳等珍稀菌種產品
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分類經營,以培育森林資源為重點,以提高綜合效益(包括生態、經濟和社會市道挨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林為本、合理開發、綜合經營、全面發展”的方針,儘快建立起產業結構合理、區域化布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要求的林業產業體系,在整體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整體效益,為生態環境建設和林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撐。到2010年實現森林面積14280公頃,森林覆被率達到94.9%,森林蓄積增加26.7萬立方米,達到130萬立方米。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計畫、有組織地對林副山產品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逐步建成林藥、林果、食用菌、山野菜等基地,追求森林的多樣產出。
發展項目
1、食用菌基地建設。利用3年時間,通過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引進先進技術,開催謎發珍稀食用菌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50噸,產值70萬元。
2、林副歸刪戲章產品基地建設。年產山野菜30噸,產值40萬元;年產鮮果600噸(到2010年),產值60萬元。
林場場長:王茂森
生產建設
林場始建於1958年,建場至今造林更新累計投入資金310萬元。營造人工林面積2383公頃,人工林蓄積11.8萬立方米;共完成森林採伐9000公頃次,生產木材25萬立方米,產值5000萬元,上繳育林基金1050萬元,上繳稅金300萬元,實現利潤500萬元,森林培育由建場初期的有林地面積11698公頃,到1998年增加到12328公頃。
木材加工廠年加工能力3000立方米,生產板方材1800立方米。
主要產業
職工家庭的經濟來源80%是由多種經營生產獲得的,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零售商業、食用菌、人參、經濟林等為主要項目。珍稀食用菌基地可生產猴頭菇、杏鮑菇、白靈菇、黑木耳等珍稀菌種產品
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分類經營,以培育森林資源為重點,以提高綜合效益(包括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中心,堅持“以林為本、合理開發、綜合經營、全面發展”的方針,儘快建立起產業結構合理、區域化布局、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要求的林業產業體系,在整體上最大限度地發揮森林的整體效益,為生態環境建設和林場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物質支撐。到2010年實現森林面積14280公頃,森林覆被率達到94.9%,森林蓄積增加26.7萬立方米,達到130萬立方米。二是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有計畫、有組織地對林副山產品進行綜合開發利用,逐步建成林藥、林果、食用菌、山野菜等基地,追求森林的多樣產出。
發展項目
1、食用菌基地建設。利用3年時間,通過股份制等多種形式,引進先進技術,開發珍稀食用菌系列產品,年生產能力達到50噸,產值70萬元。
2、林副產品基地建設。年產山野菜30噸,產值40萬元;年產鮮果600噸(到2010年),產值60萬元。
林場場長:王茂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