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奉賢滾燈
- 歷史:已有120多年的發展歷史
- 地區:江南橋鄉上海奉賢
簡介,滾燈分類,形式多樣,發展現狀,
簡介
2012年6月15日,奉賢區滾燈藝術協會成立。
相傳這是當年百姓為歡迎太平軍的到來而創造的一種民間賽燈藝術。整套滾燈舞蹈表達了歡慶喜悅的心情,是民間節慶歡樂經常運用的藝術形式。
滾燈分類
滾燈分為大中小三類,最大的直徑為1.20米,中滾燈直徑 0.80米,小滾燈直徑在0.35米左右。均系用毛竹片編織,大滾燈重約30公斤。
形式多樣
舞滾燈在奉賢被叫作“跳滾燈”,舞者多為男子,以單人和雙人表演為主,為使其表演更具觀賞性,現發展演變到多人群體舞燈,亦有女子參加。滾燈表演在演變發展中日臻完美,揉進了許多現代體育和舞蹈動作,有白鶴生蛋、蜘蛛放絲、纏腰纏足半脫靴、金猴嬉球、日落西山、鯉魚卷水草、鵓鴣沖天等一整套高難度的動作,集中了跳、滾、爬、竄、轉、旋、騰、躍、甩等多種剛柔相濟的體育舞蹈動作。豪放中有細膩,瀟灑中含凝重,剛健中透柔美,其風格與橋鄉獨具韻致的民風民俗相宜,既別於吳風之儀,又異于越風之態。
發展現狀
滾燈也曾瀕臨危機。自1958年至1980年的二十多年間,奉賢滾燈處於停滯狀態,多位老藝人相繼謝世,能舞滾燈的人所剩無幾。而年輕一代也不願學習,滾燈藝術呈現斷代。
改革開放為滾燈發展插上了翅膀。奉賢區文化部門深入全縣各鄉鎮,走訪滾燈老藝人,收集、整理民間滾燈舞蹈動作和音樂,修改加工了滾燈鑼鼓經,創作了新的滾燈音樂,使其表演藝術和時代審美情趣相吻合。奉賢滾燈表演從此作為一種完整的舞蹈被搬上舞台。1997年,奉賢滾燈參加全國第八屆運動會開幕式文藝演出;2004年,奉賢滾燈獲得全國“四進社區”文藝展演金獎;2006年參加在張家港市舉行的長江流域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中央電視台、福建海峽電視台先後作了報導,把奉賢滾燈介紹給全世界。
九十年代,滾燈的表演藝術又有了嶄新發展。奉賢滾燈曾多次代表上海傳統民間藝術參加全國大型活動表演,1995年奉賢滾燈進京參加國慶遊園演出,江澤民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1997年滾燈舞“彩燈巡禮”參加第八屆全國運動會開幕式序場演出,受到觀眾和行家的一致好評。
經國務院批准,文化部頒布,上海奉賢滾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國寶”,被稱為“中華一絕”。她必將為祖國東方美麗的奉賢濱海新城,為奼紫嫣紅的中華大地,為文明和諧社會增添更加燦爛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