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奉答李和甫代簡二絕句⑴
其一
山色江聲相與清⑵,捲簾待得月華生⑶。
可憐一曲並船笛⑷,說盡故人離別情⑸。
其二
夢中往事隨心見⑹,醉里繁華亂眼生⑺。
長為風流惱人病⑻,不如天性總無情⑼。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李和甫:作者友人,生平不詳。
⑵相與:共同,一道。
⑶待得:等到。月華:月光,借代月亮本身。
⑷可憐:可愛。
⑸故人:舊交,老友。
⑹隨心:順遂心意。
⑺繁華:繁榮美盛。
⑻風流:指高潔不群的品格和耿介不屈的性格,是詩人所苦苦追求的理想,並非指風流韻事。惱人病:意即惱殺人,這裡是正話反說。
⑼天性:先天具有的品質或性情。
白話譯文
黃昏時分,山色清幽,江聲寂靜,捲起白天遮陽的帘子,等待東方一輪明月冉冉升起。突然江邊並排停泊的兩隻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仿佛吹笛人在向遠方的朋友訴說離別的情懷。
往事歷歷在目,在夢中還隨心可見,那些榮華富貴都是醉鄉亂眼中的幻像而已。長期以來都是因為耿介不屈的性格惹了這么多煩心事。還不如天性無情,那樣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了。
創作背景
這是黃庭堅以詩作為對朋友來信的回覆。元豐六年(1083年),黃庭堅在吉州太和縣(今江西泰和)任縣令,有一位名叫李和甫的友人寫給他一封信,也可能是以詩代簡,於是黃庭堅寫了兩首絕句“奉答”。當時正處於變法時期,時局紛紜,新貴迭進。當時借熙寧變法之名,新黨群小猙獰,作者不屑阿諛其中以求仕途通達,一生顛沛。這組詩正可作其行事立身的註解。
作品鑑賞
太和縣地處贛江邊,有山有水,景色優美。詩的一二兩句“山色江聲相與清,捲簾待得月華生”,詩人用生花妙筆向友人描繪了一幅秋江晚景圖。此情此景,最容易引起懷遠之情。突然,江邊並排的兩隻船上,傳來悠揚的笛聲。這笛音如泣如訴,如怨如慕,引起詩人的共鳴,使他也沉浸在深切的對友人的思念之中。此處暗用向秀聞笛思秘康之典,令人不覺。
在組詩第二首中,詩人盡情地向友人傾訴自己心情的苦悶。黃庭堅所處的時代,社會矛盾尖銳、複雜,他潔身自好,不隨流俗,常常因所追求的理想無法實現而流露出不滿現實的情緒,於是在參禪、飲酒中尋求解脫。這首詩就真切地反映了這種內心的庸苦。
這首絕句一二兩句對仗工整,感慨深沉。茫茫往事,只能到夢中去追尋;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中往事能“隨心”見,可見日間思念之切。而現實中所謂繁華,在醉人眼裡,不過是混沌一片罷了。詩人對朋友交情的誠篤,對富貴榮華的淡漠,於此可見。“夢中”句寫已往之事,即使在夢裡還能隨心凸現,為人忠鯁真切一語道出,“醉里”句暗寫時局紛紜,新貴迭進,但在詩人看來只是醉鄉亂眼的幻象而已。“亂眼”在更多時間是冷眼,黃庭堅入蘇東坡門下,一生顛沛,而這一聯詩正可作其行事立身的註解,可見其發自肺腑。
詩的三四兩句自訴品格堅毅文采俊朗,與時世的污濁格格不入,有與東坡“聰明誤”相近的感慨,郁忿中深寓“荷出淤泥,松薄霜雪”的自賞,作者在其它的一些詩作如“我官塵土間,強折腰不彎”(《送陳季常歸洛》)里對這種理想進行了直白的注釋。所謂舉世漫涎不足與之莊言,這是典型的例子。此聯說自己“長為風流”(品德美好而且忠貞不渝)卻於己於人有礙,因而不如“無情”省心。其作用是,在內容上揭示了自己對社會現實(“夢裡繁華”)不願阿附曲從的主旨,在表達技巧上用反語的修辭手法取得了較正面直說更深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