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奉化奉港中學
- 外文名:Fenggang Middle School
- 簡稱:奉港中學
- 校訓:至真·至善
- 創辦時間:1968年
- 類別:公立國中
-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
- 地址:岳林街道金峰路南段128號
學校簡介,辦學理念,歷史沿革,
學校簡介
奉港中學是寧波奉化教育局直屬國中,是寧波市環保模範(綠色)學校、現代化達綱學校、現代化標準學校、業餘體育訓練點,是奉化市文明單位、奉化市語言文字示範學校、校本研修示範學校、衛生先進單位、禁毒教育示範學校、平安校園。學校所在黨支部被評為奉化市先進黨支部,學校食堂被評為“省首批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示範食堂”稱號、寧波市“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先進單位。
奉港中學的前身是大橋國中,後由市人民政府和香港王劍偉,邵逸夫等愛國同胞合資於1987年興建而成。2006年6月分設為奉港初級中學和奉港高級中學。2011年7月搬入位於金峰路南段128號新校舍,學校更名為奉港中學。
新校舍占地面積66557平方米,建築面積36648平方米,綠化用地面積22496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9578平方米,實驗綜合用房6056平方米,圖書科技樓2730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5407平方米。
學校現有多媒體教室53隻,理、生、化實驗室3隻,音、美、勞教室6隻,計算機教室3隻,共有239台計算機,閱覽室3隻,藏書46567冊;還配有心理輔導室、微格教室、教師休閒吧、體育藝術館、400米塑膠標準跑道運動場、學生宿舍樓、教師宿舍、餐廳和雙迴路供電系統、立體式監控系統、網上閱卷系統等硬體。一流的設施為學校現代化教育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學校共有34個班級,1475名學生,118名教職工,高學歷教職工110人。在115名專任教師中,有寧波市骨幹教師2名,奉化市名師、學科骨幹教師8名、市級骨幹班主任3名,寧波市教壇新秀10餘名,奉化市教壇新秀30餘名,中學高級教師38人,教育碩士教師3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發展後勁足。
學校始終堅持“在實踐中體驗,在合作中分享,在學習中成長”的辦學理念。通過抓規範,提素質;強教研,促質量;抓學習,增內涵,努力做到厚積薄發,內涵發展,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的局面,最終讓每一位教師、學生得到健康、和諧發展,讓學校成為學生學習、教師工作的樂園。全體奉港人在新一屆校級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正朝著把我校建設成“環境一流、設施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的目標大步前進。
辦學理念
1、辦學宗旨:讓每一位師生都得到健康和諧發展
確立這一宗旨,既是基於對教育本質的理解,也是對人的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我們所說的“健康和諧發展”有兩個指向:一是學業和能力的和諧發展;二是身心和人格的和諧發展。學校的發展本質上就是人的發展,也就是師生的共同發展。師生健康和諧地成長,學校才能健康和諧地發展。學校要用嶄新的理念,飽滿的激情,無窮的智慧,激發師生的興趣,不斷增強自主發展的能力,最終使師生獲得健全人格的全面發展。
2、辦學理念:在實踐中體驗 在合作中分享 在學習中成長
●在實踐中體驗
它有兩層意思:一是強調親身去經歷,二是強調通過實踐來認識事物。學校通過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和嘴,還學生以自由,激活學生的靈性,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學校實施體驗教育,為學生架起“知”與“行”的橋樑,組織和引導學生從親身實踐中體驗知識,感受真善美與假惡醜,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發展。
●在合作中分享
合作分享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孩子日後生存和發展所必須的品質。合作需要有善於溝通的品質和能力,需要有理智的判斷和成熟的熱情,需要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品質和推己及人的胸懷。分享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共同的擁有。教育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分享人類千百年來創造的精神財富的過程,分享師生各自的生活經驗和價值觀的過程。分享,於教師而言,意味著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輸;是引領,而不是強制;是平等的給予,而不是居高臨下的施捨。學校開展合作分享教育,旨在增強師生的團隊意識,能讓學校、教師、學生在充實的分享歷程中合作、接納、汲取;在和諧中共生、共營;在合作分享中達到共贏,從而獲得新的進步和主動發展。
●在學習中成長
我國最早的教育專著《禮記·學記》就曾指出:“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中心,把更多的時間、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唯有這樣,師生才能夠在課堂生態系統中共同展現著自身的生命價值,在充分發掘自己的生命潛能中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同時課堂也變成高效的課堂,充滿生機的課堂,收穫成長的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讓學習成為一種生活,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責任。引導學生樂學、勤學、善學。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悟,在悟中創新,在創新中成長,在成長中體會生命的意義。
3、辦學目標:學校有特色,教師有特長,學生有特點
4、教師發展目標:人格高尚 精於科研 素質全面 終生髮展
5、學生髮展目標:自信 自律 自立 自強
6、校訓:至真至善
●至真:指人的純真,真實的本性。體現人的理想境界。
●至善:指人的思想素質,道德品行,體現人的思想境界。
至真至善是追求人格完美的體現,啟示人們在人生實踐中更好地展示個人的美好人生和最高價值。
“至真”對教師而言,“動真情、說真話、辦真事”。 腳踏實際、求真務實、真誠獨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以求取教學真諦。
“至真”對學生而言,“學真知、求真理、做真人”。 志向高遠、勤奮刻苦、孜孜以求。做到勤學善思,去偽存真,以獲取更多的真知。
“至善”應包含兩個層面:一是師生至善,二是辦學至善。
師生至善:它包含了人格至善、道德至善、思想至善三個不同層次的境界。“至善”於教師而言,要求教師修養高尚、行為規範、善待學生、教書育人;於學生而言,通過至善教育後達到心靈的淨化、道德的升華、人格的完善,成為一個有德之人,即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至善”,是教師的道德素養和職業要求,也是學生學習的最高境界和終極追求。
辦學至善:體現學校永無止境的辦學追求,啟示學校不留戀於歷史輝煌,而將以不斷拼搏進取的精神追求完美和極致,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和高度。
至真至善是學校得以不斷提升、不斷發展的不竭動力,它昭示我們以求真務實、創新超越的進取心態,引領學校、教師員工、學生走向最美好、最完善的境界。
7、校風:務實求真 和諧進取
8、教風:博學勤研 愛生樂教
9、學風:奮發向上樂學善思
歷史沿革
1910年前後,大橋東岸陸家宗祠內創辦一所私立初小,稱為鎮南國小。1944年,學校遷入大橋劉家弄當店房子,仍系私立初小。解放後,鎮南國小由政府接管,轉為公辦國小,並擴充校舍。1964年學校開設高小班,升為完全國小,改名為城關三小。
1968年,城關農業中學併入,增設國中班;1970年改名為城關五七學校。1975年9月,又改名為城關三校。1979年,城關地區學校布局調整,城關一校、城關四校的國中部併入城關三校,成為一所鎮屬民辦初級中學。1981年8月15日,經縣人民政府批准,轉為公辦中學,定名為奉化大橋初級中學。1985年9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改名為奉化大橋中學,成為一所公辦完全中學。1986年至1987年,大橋中學分為二部分:本部在舊校舍,分部在新校舍(縣政府決定擴建奉化大橋中學,新校舍建在中山公園腳下,奉化人民醫院後面)。
1985年10月,我縣香港同胞王劍偉先生來奉省親,表示願意在家鄉捐資辦學。10月23日,縣人民政府和王劍偉先生簽訂《會商紀要》,商定:王劍偉先生負責籌募,香港同胞捐資一百五十萬人民幣,本縣集資一百三十萬人民幣,為奉化大橋中學建造新校舍,校址選在鄞奉路東側,縣江西岸,岳林路一帶(即後來的岳林路8號),並將學校定名為奉港中學。
奉港中學於1986年4月9日奠基,1987年10月28日落成。
2006年6月,初、高中實施分離,國中更名為奉港初級中學。2008年,奉化市人民政府斥資一億兩千萬,在奉化金峰路南端128號選址重建,建設期間初級中學暫居原師範校舍和原岳林國小校舍。遷建工程於2011年8月竣工,2011年9月,學校搬遷到新校區,重新定名為奉港中學。
2006年6月,初、高中實施分離,國中更名為奉港初級中學。
2008年,因城市改造,校址新遷,奉港中學高中部與寧波東方外國語學校合併為奉化高級中學。奉港中學國中部由市人民政府斥資一億兩千萬,在奉化金峰路南端128號選址重建。學校於2008年8月至2011年7月期間暫借原奉化師範學校和原寧波奉化岳林中心國小校舍辦學。
2011年8月,遷建工程竣工。
2011年9月,學校搬遷到新校區(岳林街道金鐘路),重新定名為奉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