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李泰和鶻賦

《奉和李泰和鶻賦》是唐代詩人高適創作的辭賦。此賦為和李邕鶻賦》而作,可分兩段:前段寫為人畜養、不得自由之鶻,為以鶻比李;後段寫不受人畜養、自由自在之鶻,是以鶻自比。全賦運用借鶻喻人的手法,頗有剛勁豪邁之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奉和李泰和鶻賦
  • 作者:高適
  • 創作年代盛唐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 別名:奉和鶻賦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奉和李泰和鶻賦
天寶初,有自滑台奉太守李公《鶻賦》以垂示。適越在草野,才無能為,尚懷知音,遂作《鶻賦》,其辭曰:
夫何鶻之為用?置之則已,縱之無匹。懷果斷之沈潛,任情性之敏疾。頭小而銳,氣雄而逸;貌耿介以凌霜,目精明而點漆。想像遼遠,孤貞深密;將必取而乃回,若受詞而無失。當白帝之用事,下青霄而委質;乃順節而勃然,因指縱而挺出。
嚴冬欲雪,蔓草初焚;野莽蕩而風緊,天崢嶸而日曛。忿頑兔之狡伏,恥高鳥之成群。始滅沒而略地,忽升騰而彗雲;翻決裂以電掣,皆披靡而星分。奔走者折脅而絕脰,鳴噪者血灑而毛紛。雖百中而自我,終一呼而在君。
夫其左右更進,縱橫發跡;埽窟穴之凌兢,振荊榛之淅瀝。翕六翮以直上,交雙指以迅擊;合連弩之慶機,類鳴髀之破的。豁爾胸臆,伊何凌厲以爽朗?曾莫蠆芥,豈虞夷險之怵惕?
觀其所獲多有,得用非媒;歷閶闔以肅穆,翊鉤陳以環回。幸耀光於蒐狩,承翦拂於樓台;望鳳沼而輕舉,紛羽族以驚猜。路杳杳而何向?雲茫茫而不開,鶯出谷而徒爾,鶴乘軒而何哉?彼懷毅勇轗軻而棄置,胡不效其閒,關而徘徊?
爾乃顧恩有地,戀主多情;念層空而不起,托虛室而無驚。雅節表於能讓,義心激於效誠。勢愈高而下急,體彌重而飛輕。戢羽翼以受命,若肝膽之必呈;嗟日月之雲邁,猶羈縻而見嬰。
別有橫大海而徑度,順長風而一寫;投足眇於岩巔,脫身逸於弋者。冰落落以凝閉,雪皚皚而飄灑;諒堅銳之特然,寧苦寒以求舍。匪聚食以祈滿,聊擊群以自假;比元豹之潛形,同幽人之在野。矧其升巢絕壁,獨立危條;心倏忽於萬里,思超遙於九霄。豈外物之能慕,曷凡禽之見邀?未知鴛鷺之所以,孰與夫鵬鷃之逍遙云爾哉!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鶻(hú):即隼,一種猛禽,喙鉤爪利,疾飛善襲。馴熟後可助人打獵。
2.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
3.滑台:古台名,故址在今河南省滑縣城東,唐滑州因此得名。太守李公,即李邕,字泰和,廣陵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天寶初任汲郡太守。
4.越:遠。
5.沉潛:沉著鎮定。
6.白帝:古代神話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西方,也主管秋季。
7.委質:即委身的意思。
8.指蹤:指示禽獸的蹤跡。
9.漭(mǎng)盪:空闊的樣子。
10.日曛(xūn):日暮。
11.頑兔:狡猾之兔。
12.略地:巡視地面。
13.翻:迅速變動的樣子,猶如突然。決烈:同“決裂”,分裂的意思。
14.星分:形容鳥獸像群星一樣雜亂分散。
15.奔走者:兔之類。脅:兩膀。脰(dòu):頭頸。
16.鳴噪者:鳥之類。
17.左右更進:忽左忽右,交替前進。
18.凌兢:戰慄惶恐。
19.淅瀝:落葉聲。
20.六翮(hé):飛禽翅膀上的六根勁羽,借指翅膀。
21.雙指:即雙爪。
22.連弩:一種帶有連續發射機械的弓。機:弩上發矢之機關或稱弩牙。
23.鳴髀:鳴鏑,響箭。
24.蠆(chài)介:猶蒂芥指積在心裡的小小不快。
25.虞:預料。怵惕:恐懼驚惕。
26.閶闔:神話傳說中的天門。
27.鉤陳:星名。《星經》:“鉤陳六星在五帝下,為後宮大帝正妃。又主天子六軍將軍,又主三公”。環回:盤旋。
28.輝光:顯耀。蒐(sōu)狩:打獵。
29.剪拂:修剪拂拭。比喻稱譽、推舉。
30.鳳沼:鳳池。古時往往與龍池對舉,皆非凡境。
31.鶯出谷:比喻長遷顯達此以善鳴的鶯比喻那些巧佞之人。
32.鶴乘軒:《左傳》閔公二年:“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後用以比喻濫居祿位之人。
33.間關:鶯啼之聲。徘徊:鶴舞之貌。
34.爾:指鶻。有地:有根基。即不虛浮、不動搖之意。
35.層空:喻高位。
36.虛室:虛心。
37.戢(jí):收斂。
38.雲邁:馳去。
39.羈縻:馬籠頭和牛韁繩,用作動詞以喻牽制和束縛。見嬰:被纏繞。嬰,通“纓”。
40.寫:同“瀉”,形容暢通無阻。
41.投足:落腳。眇:高遠渺茫的樣子。
42.弋者:射者。弋,用帶著繩子的箭射鳥。
43.諒:誠然。特然:出眾的樣子。
44.求舍:追求擺脫,逃避。
45.匪:同“非”。祈滿:求得飽腹。
46.擊鮮:捕殺活物。自假:憑藉自力。
47.玄豹:比喻隱者。
48.升:高。巢:用作動詞,構巢。
49.危條:高枝。
50.倏忽:快。
51.孰與:何如。鵬鷃(yàn):即鯤鵬和斥鷃。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天寶元年,有個人從滑州送來汲郡太守李邕的《鶻賦》讓我拜讀。我遠在鄉下,無才無能,但還想念著知音,於是和作了《鶻賦》。我在這篇賦中說。
鶻有什麼作用呢?棄置不用的話,也就沒有什麼可說的,放開讓它施展本領,那就沒有什麼能與它匹敵。鶻的胸懷果斷,而且沉著鎮定,非常任性但行動敏捷迅速。頭雖小但尖銳,氣魄雄壯超群。鶻的外貌正直,毛色雪白,兩眼炯炯有神,眼珠鳥黑髮亮。志向遠大,性情孤傲忠貞,思維深沉細密。將要擊取獵物,先盤旋飛翔,如果接受了主人的命令,就一定不會失誤。當秋天來臨的時候,飛入藍藍的天空俯視地面,當發現鳥獸的蹤跡時,就突然不顧一切地挺身出擊。
嚴冬來臨,天將下雪的時候,地面上的野草被燒光,原野遼闊,寒風緊吹。傍晚時分,天空布滿了黑雲,狡兔在地面上東跑西竄,成群結隊的鳥兒在空中飛翔,面對這種情景,鶻的心中就充滿了憤怒和恥辱。為了消滅這些鳥獸,開始時先緊貼著地面飛翔巡視,忽然又飛入高高的雲層,發現目標後就翻個身,風馳電掣般俯衝下來,鳥獸們紛紛逃命。奔跑的野獸有的折斷了膀子,有的碰斷了頭,哀鳴亂飛的鳥兒也被鶻擊中,鮮血淋漓,羽毛飛散。這個時候,它雖然也能百發百中,但最終還是因為主人的呼叫配合。
更何況它忽左忽右,交替前進,從各方面發現蹤跡,掃除窟穴中戰慄惶恐的走獸,振動得鳥兒賴以藏身的樹木淅淅瀝瀝地落葉,合起翅膀直上雲霄,俯衝下來用雙爪迅擊,像弩箭從弩機上發出,又像響箭擊中目標。舒展胸臆,那是多么的意氣昂揚,開朗舒暢!鶻的心中從來沒有絲毫的不快,那裡預料過艱險和恐懼!
你看它雖有很多獵獲,但卻找不到得到重用的媒介。它飛過肅穆的天門,在鉤陳六星之間盤旋,在狩獵時榮幸地得到了光榮,在樓台上接受過榮譽。它望著嚮往已久的鳳池輕輕飛起,使鳥兒們都為它的行動吃驚和猜疑。道路遙遠,它飛向何方?雲霧迷茫,天空昏暗不明,要像黃鶯那樣飛升是徙勞,要像白鶴那樣乘軒車怎能辦到!鶻啊,你胸懷堅毅勇敢的品格但身世坎坷被棄置,為什麼不仿效黃鶯那樣唱歌,不學習白鶴那樣跳舞!
你只知道老老實實地顧念著主人的恩情。多情地留戀著主人,嚮往著夭空而不飛去,撫摸著心口而無所驚動。你高雅的節操表現在能夠忍讓,忠義之心在報效主人時激發出來。飛得越高下降越急,體格越健壯飛起來越輕鬆。收斂翅膀等待主人的命令,像是要把肝膽都呈獻出來。唉!日月很快過去了,你還被主人束縛著不得自由!
另有一種鶻橫渡大海而遠飛,順著大風暢通無阻,在高遠的山頂上落腳,躲過了獵人射來的箭鏃。山頂上冰天雪地,雪花飄灑,鶻寧可忍受苦寒而追求擺脫束縛,這誠然是一種最突出最堅強勇銳的鶻。在這裡,它不能聚集食物求得飽腹,偶爾憑藉自己的力量捕殺活物,像隱蔽的豹子,又如同隱居鄉野的隱士。何況它在懸崖絕壁上築巢,站立在高高的樹枝上,心中一會兒想著萬里以外的事情,一會兒又想起九霄雲外的情景。別的事物哪能向他施加暴虐,凡鳥們也不會受它邀見。儘管不知道鴛鴦、白鷺們的去處,但與鵾鵬、斥鸚的逍遙自在相比,不是強得多了嘛!

創作背景

此賦作於唐玄宗天寶元年(724)。當時有人從滑州把汲郡太守李邕創作的《鶻賦》送給高適,高適為酬和李邕的《鶻賦》而創作了這篇賦。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篇賦分兩段。前段寫為人畜養、不得自由之鶻。“懷果斷之沉潛”十句,描寫鶻忠貞、耿介、英勇、果斷的氣魄。“當白帝之用事”二十七句,描寫鶻為主人建立的赫赫功勳。“曾莫蠆芥”二十九句,寫鶻功高無賞、猶受束縛的窘境。這段運用借鶻喻人的手法,比喻朝廷上那些為人主所豢養,雖忠心耿耿,戰功赫赫,但終究不得自由自在的文臣武將。
賦的後段寫不受人畜養、自由自在之鶻。“別有橫大海而遙度”八句,描寫此鶻為擺脫主人的束縛而遠走高飛。“匪聚食以祈滿”至結束十二句,寫此鶻艱難的生活環境和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這段仍用借鶻喻人的手法,比喻那些懷才不仕、隱身肆志的隱士。

名家點評

中國賦學研究會原理事長馬積高《賦史》:此賦為和李邕《鶻賦》而作,故前段以鶻比李,後段則自比:……按賦序說:“天寶初,有自滑台奉太守李公《鶻賦》以垂示,適越在草野,才無能為,尚懷知音,遂作《鶻賦》。”這裡正表現他那種懷才未展、傲岸自負的精神。賦文大體為俳,然頗有剛勁豪邁之氣,與其詩風相類。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原所長孫欽善《高適集校注》:此賦作於天寶元年。借鶻喻人,詠物抒懷,塑造了兩種不同士人的形象,表現了作者對統治者摧殘人才的不滿,以及隱逸自愛的處世態度。題目清抄本同,諸本多作《奉和鶻賦》。《文苑英華》次李邕《鶻賦》之後,《全唐文》作《奉和李泰和鶻賦》(李邕字泰和)。

作者簡介

高適,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早年仕途失意。後來客遊河西,先為哥舒翰書記,後歷任任淮南、四川節度使,終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筆力雄健,氣勢奔放。邊塞詩與岑參齊名,並稱“高岑”,風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待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