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9、1998年6月~2003年2月,任中國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2003年3月,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與農村發展學院及管理工程學院的一部分合併為“人文與發展學院”,本人未報名參加院領導班子的競聘。
8、2000年主持創立中國農業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碩士學位授權點,牽頭主持本學科的工作。
7、1996年3月~1998年6月任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教務處副處長。
6、1996年9月主持創立管理科學系科學技術管理本科專業(隸屬於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兼任系主任;1997年開始招收培養科學技術管理專業本科生。
4、1992年4月~1993年7月赴日本
東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室任客座研究員。
3、1984年12月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
1、1977級本科生(恢復高考後第一屆),1981年12月畢業,獲學士學位。
社會兼職
4、教育部農林基礎教學指導委員會人文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副主任;
5、北京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
研究方向
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科學技術哲學,高等教育。
論文著作
73、丁祺,奉公:對文化創意意蘊的新思考[J]. 江西社會科學. 2011(2)
72、鄒亞文,奉公:基因組考古學——從現存物種尋找祖先生活的遺蹟[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11):93~98。
71、滕明雨,奉公:論國家級公共科技獎勵重心的調整[J],學術交流,2010,(6):66~69。
70、高雪蓮,奉公:三制一體的構建與金融危機的解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11):40~43。
69、高雪蓮,奉公:日本農業技術引進的歷程及模式探討[J],農業經濟問題,2010,(2):104~109。
68、
李艷華,奉公:我國農業技術需求與採用現狀:基於農戶調研的分析 [J],農業經濟,2010,(11):83~85。
67、高雪蓮,奉公:擬成果購買制與後期資助項目的比較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9年7月,第42~48頁。
66、
李艷華,駱江玲,奉公:發達和欠發達地區農戶農業技術需求比較分析——以山東壽光和河北蔚縣兩村為例[J],中國科技論壇,2009年8月,第120~125頁。
65、駱江鈴,楊明,奉公:印度農業技術引進及效果評價[J],安徽農業科學,2009年6月37卷16期,第7731~7733頁。
64、駱江玲,楊明,奉公:布依族生計與耕牛文化的共變機制研究——以黔西南一個布依族村莊為例[J],貴州社會科學,2009年10月,第99~102頁。
63、楊傑,奉公:擬成果購買制的網際網路運作模式探討[J],科技進步與對策,Vol.26 No.8,2009年4月,第16~19頁。
62、奉公:科技創新網路與中部崛起[J],科技進步與對策,Vol.26 No.5,2009(5),第35~40頁。
61、奉 公,余奇才:從威客的發展看擬成果購買制的實施[J]. 中國軟科學,2008(1):69~77.
60、雷大艷,奉公:論財政科技投入對象的多元化[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3期,第18~21頁。
59、彭光華、奉公、李建軍:博士生公共理論課“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的創新功能[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4),第44~47頁。
58、高磊、奉公:論國家財政新型科技投入體系“三制一體”的互補性[J],科學管理研究,2007(2),第106~109頁。
57、譚凱、奉公:網路對科學交流與研究的影響探析[J],科技導報,2006(9),第63~65頁。
56、奉公、譚英、左停:2005年中國農村科技的供求、傳播與套用情況[D],載《2005年:中國農村情況報告》,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5月第一版,第169~181頁。
55、緱博、譚英、奉公:電視文化傳播及其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來自全國27個省市區農戶的調查報告[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第82~86頁。
54、鄂宏哲、楊國軍、奉公:擬成果購買制下的風險投資與普通風險投資之比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9),第5~7頁。
53、江樹人、奉公:全球化視野中的中國大學文化建設,中國高等教育,2006年第11期,第12~14頁。
52、奉公、何潔、周瑩瑩、余奇才:國家公共財政新型科學技術投入體系初探[J],科學學研究,2006年4月第2期,第191~196頁。
51、金爍、奉公:論公共財政資助的科研機會平等問題,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年第4期,第14~17頁。
50、薛晶天、奉公:擬成果購買制架構中的後申報成果制與專利制度的比較研究,科學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第34~37頁。
49、薛晶天、奉公:擬成果購買制架構中的法律問題初探,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年第5期,第37~39頁。
48、楊國軍、奉公、彭光華:公共產品類科研領域的擬成果購買制研究,中國軟科學,2006年第3期,第71~75頁。
47、楊國軍、彭光華、奉公:科學研究分類及其對政府科技政策的影響,科技導報,2006年第2期,第90~92頁。
46、孔偉強、奉公、楊國軍:科研管理的過程管理模式與目標管理模式探析,高等農業教育,2006年第1期,第33~35頁。
45、奉公、周瑩瑩、余奇才、何潔:國家財政科技投入體系的信息庫建設問題初探,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年第11期,第22~26頁。
44、奉公:創建國家公共財政新型科技投入體制的建議,公共管理內參,2005年第2期,第15~23頁。
43、鄂宏哲、奉公:科技投入的擬成果購買制中的風險投資初探,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5年第12期,第19~22頁。
42、奉公、周瑩瑩、何潔、董炳艷:從農民的視角看中國農業科技的供求、傳播與套用狀況,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第6~10頁。
41、奉公:面向碩士研究生的研究型教學初探,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
40、奉公:21世紀本科人才的新素質體系,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二期。
39、奉公:建議確立公共產品類科研成果購買制度,思想理論內參,2003年第19期,第10~19頁。
38、奉公:論公共產品類科研的資金投入的擬成果購買制,科學學研究,2003年第3期,第254~258頁。
37、奉公:論基礎研究資金投入的擬成果購買體制,載周光召主編《加入WTO和中國科技與可持續發展》,北京: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36、奉公:論大學本科的“元才教育” ——超越通才教育和專才教育,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三期。
35、奉公、彭建華:利用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3期,第一作者。
34、FENG Gong:Paradigm of the New Revolu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ng global innov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Session 2:Sustainable agriculture(1), p258~264,Edited by the Organizing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vember 7-9,2001,Beijing,China。
33、奉公、朱樹標:創辦國際奧林匹克藝術節的構想,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
32、奉公: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範式初探,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1年第1期。
31、奉公、李建軍:在高等教育中實施創造教育的幾點思考,教學研究與實踐,2001年第3-4期合刊。
30、奉公:關於“新的農業科技革命”的幾點思考,中國軟科學,1999年第4期。
29、奉公:21世紀初期的農業主導技術,中國科技導報,1999年第1期。
28、奉公: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中國科技月報,1999年第1期。
27、奉公:“層次”概念的混亂與對策,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9年第4期。
26、奉公、彭光華:加強自然辯證法課程的素質教育功能,自然辯證法研究,1998年第2期。
25、奉公:21世紀初期農業科技發展趨勢初探,農業科技管理,1998年第6期。
24、21世紀對高等農業專門人才的素質要求,高等農業教育,1998年第12期,第一作者。
23、奉公、高雪蓮:精準農業——用信息技術改善資源利用(譯文),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1999年第12期,第一譯者。
22、培養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高等農業人才,教學研究與實踐,1998年第3-4期合刊,第一作者。
21、奉公:面向21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本科人才素質要求和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高等農林醫藥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20、《跨世紀科技與社會可持續發展》參加編寫,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鄭積源主編。
19、《學會學習》參加編寫,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8年8月第一版。
18、高等農林教育改革的科技經濟背景研究,載全國高等農林教育研究會編《高等農林教育研究與實踐》(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第一版)。
17、培養跨世紀農業科技人才的重要啟示,高等農業教育,1998年第3期,第一作者(1/2)。
16、農業教育的戰略問題(譯文),教學研究與實踐,1998年第2期。
15、奉公:論“教學創新”,中國農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3-4期合刊,第一作者(1/3)。
14、奉公、張法瑞、彭光華、鄭五福、陸銀初:自然辯證法課素質教育改革研究與實踐,教學研究與實踐,1997年第2期。
13、21世紀社會對中國農科本科人才素質的要求與培養對策,教學研究與實踐,1997年第2期,第二作者(2/2)。
11、人文、社科教育在培養高等理工科人才中的作用,教學與教材研究,1996年第2期,第二作者(2/2)。
10、自然辯證法模組教學系統研究,載《教學內容方法改革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一作者(1/5)。
9、改革演講辯論課程教學 提高學生口語表達水平,載《教學內容方法改革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二作者(2/2)。
8、教育科研管理初探,載《教學內容方法改革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第一版,第二作者(2/3)。
7、論自然辯證法的創造教育功能,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5年增刊。
6、發揮自然辯證法課程的創造教育功能 提高研究生的創造能力,教學研究與實踐,1995年第2期。
5、農業推廣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作用,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1年增刊,第一作者(1/2)。
4、河北省農業科研體系調研報告,載“七五”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我國農業科研體系結構調整的探討”(農業科技體系結構的探討專題組,1990年9月),第119-122頁,第二作者(2/3)。
3、天津市農業科研體系結構調研報告,載“七五”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我國農業科研體系結構調整的探討”(農業科技體系結構的探討專題組,1990年9月),第109-112頁,第二作者(2/3)。
2、國外農業科研體系改革簡析,載“七五”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我國農業科研體系結構調整的探討”(農業科技體系結構的探討專題組,1990年9月),第160-164頁,第三作者(3/3)。
1、從進化論的進化看科學理論的發展,北京農業大學學報,1990年增刊。
發明專利
1、道路減速擋板陣,專利號:ZL200420006963.4,授權日:2005年11月2日。
2、異地空氣供給防護系統,專利號:ZL03266138.X,授權日:2004年12月29日。
3、啤酒冰凍飲品及其製作方法
4、子母廣告方法
5、彩虹眼鏡
6、組合鋼筆
承擔研究項目
22、農業部948工程項目“不同類型國家引進國際農業技術的戰略研究”子項目“印度、日本農業技術引進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引進技術的效果評價”(項目編號:2008-Z14-01,執行年限:2008.08~2010.12),主持。
2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公共產品類科研的資金投入的擬成果購買制研究”(項目批准號:70373035,執行年限:2004.1~2006.12),主持。
21、國家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項目:“完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制度及評價體系的初步研究”(項目編號:2004CCC00100,執行年限:2004.12-2006.12),主持。
20、國家科技部項目“國家科技進步獎科普評獎機制研究”(執行年限:2004.11-2005.11),第二主持。
1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委託項目:“國家創新系統中的科學研究管理體制框架研究”(2003),主要參加。
18、教育部重點課題“高等農業院校人文社會科學建設與教育的研究”(2001.10~2004.12),主持。
17、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農科院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 (2001.1~2004.12),主持。
16、農業部科技司項目“科學技術使農民致富的機制與途徑研究”(2001.6~2002.12),主要參加。
15、教育部“新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農林科本科人才素質教育與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2001.1~2004.12),副主持。
14、教育部留學回國基金項目“高技術創業模式研究”(1995.4~1998.12),主持。
13、教育部“高等農林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改革的綜合研究”(1996.1~1998.12),主持。
12、教育部重點項目“面向21世紀高等農林教育本科人才素質要求和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1996.1~1999.12),主要參加。
11、教育部“農業院校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究與實踐” (1997.4~2001.12),主要參加。
10、
中國農業大學重點課建設項目:博士生學位課“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重點課建設研究(2003.5—2005.5),主持。
9、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型教學”改革研究──以“交叉學科研究方法” 課程為平台,
中國農業大學2003年度研究生教改項目,主持。
8、
中國農業大學課題“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1996.7~1998.12),主要參加。
7、“七.五”農業部重點科研項目“我國農業科研體系結構調整的探討” (1986~1990.9),主要參加。
6、
中國農業大學課題“中國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基礎段課程設定研究”(1997.12~1998.10),主要參加。
5、
中國農業大學課題“中國農業大學教學質量評估體系的研究與建設”(1997.12~1998.10),主持。
4、
中國農業大學課題“課程體系改革配套政策研究”(1997.12~1998.10),主要參加。
3、中國農業大學課題“
管理科學專業的專業段課程設定研究”(1998.12~1999.7),主持。
2、北京農業大學課題“自然辯證法模組教學系統研究”(1994.9~1996.9),主持。
1、北京農業大學課題“演講辯論課程配套教學改革研究”(1994.9~1996.9),主要參加。
獲獎情況
1、2005年度被評為中國農業大學十大傑出教師之一。
2、2000年4月被聘為中國農業大學“新世紀人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
3、2000年度被評為
中國農業大學九大優秀教師之一(全校共9人)。
4、主持的“研究生自然辯證法素質教育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獲1997年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講授課程
1、博士生課: 現代科學技術革命與當代社會
2、碩士生課: 自然辯證法概論
科學技術哲學前沿專題
交叉學科研究方法專題
3、本科生課: 科學技術管理學
西方科學哲學
創造發明學等
教學績效
1、主講的博士生學位課“現代科技革命與當代社會”和碩士生學位課“自然辯證法”均為校級一類課。
2、教學效果評估連年優秀。
指導研究生
技術與農村發展;
2、科學技術哲學碩士點學科帶頭人,每年招收科學技術哲學碩士研究生1-2名,所指導的科學技術哲學2005屆碩士研究生周瑩瑩的畢業論文獲2005年度校級優秀碩士論文獎(全校共評定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