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變形桿菌屬包括普通變形桿菌、奇異變形桿菌、莫根變形桿菌、雷極變形桿菌和無恆變形桿菌。變形桿菌呈明顯的多形性,有球形和絲狀形,為周
鞭毛菌,運動活潑。在
固體培養基上呈擴散生長,形成遷徒生長現象。若在培養基中加入0.1%
石碳酸或0.4%
硼酸可以抑制其擴散生長,形成一般的單個
菌落。在SS平板上可以形成圓形、扁薄、半透明的菌落,易與其它腸道致病菌混淆。培養物有特殊臭味,在
血瓊脂平板上有
溶血現象。能迅速分解尿素。根據
菌體抗原分群,再以
鞭毛抗原分型。此屬細菌X19、XK、X2的
O抗原與某些
立克次體的部分抗原有交叉,可替代立克次體抗原與患者血清作
凝集反應,此反應稱為
外斐試驗,用於某些
立克次體病的輔助診斷。變形桿菌廣泛存在於水、土壤腐敗的有機物以及人和動物的腸道中,為條件致病菌,多為繼發感染,如慢性中耳炎、創傷感染等,也可引起膀胱炎、嬰兒腹瀉、食物中毒等。
病原
本病的病原為奇異變形桿菌。本菌屬腸道正常菌群,為條件性致病菌。在動物正常情況下,本菌無致病作用,動物不會發病,當腸道功能受到擾亂,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方可致病,故本病多在應激情況下發生。 ·
致病性
同株奇異變形桿菌存在多種不同的生長狀態。通過環形接種、點種傳代、
革蘭染色和
鞭毛染色等方法觀察同株奇異變形桿菌的
形態學變化。同株奇異變形桿菌的生長速度、遷徙能力、生長形態及鞭毛形態發生變化。同株奇異變形桿菌存在不同的生長形態。
人類正面臨著內、
外環境的挑戰,微生態環境作為一種重要的
內環境對人體健康影響巨大。生命活動的本質是生物與內外環境形成的
生態系統的平衡過程,而疾病多由各種干擾
宿主的因素過度作用導致
生態失調引起。奇異變形桿菌(Proteus mirabilis, PM)是一種重要的致病菌。
檢測方法
奇異變形桿菌主要污染
動物性食品, 特別是肉類,因此應加大對動物性食品中奇異變形桿菌的監測力度,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有關奇異變形桿菌檢測的通常採用傳統的菌分離、生化反應進行鑑定,操作複雜,耗時較長,不適應日常食品衛生檢測監督工作的需要。
分子生物學方法如PCR、多重PCR 、實時螢光PCR等廣泛套用於食源性致病菌的檢測,克服了傳統檢測方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