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排列

逆序數為奇數的排列稱為奇排列。經過一次對換,奇排列變成偶排列,偶排列變成奇排列。在全部n級排列中,奇、偶排列的個數相等,各有(n!/2 )個。任意一個n級排列與排列 12...n 都可以經過一系列對換互變,並且所作對換的個數與這個排列有相同的奇偶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奇排列
  • 外文名:odd permutation
  • 概述:逆序數為偶數的排列
  • 相關概念:逆序,逆序數
  • 常用性質:對換改變排列的奇偶性
  • 套用領域:線性代數
定義,n級排列,逆序數,奇排列,性質,

定義

n級排列

定義1 由1,2,...,n組成的一個有序數組稱為一個n級排列
例如,2431是一個四級排列,45321是一個五級排列。
註:n級排列的總數是
顯然,
也是一個n級排列,這個排列具有自然順序,就是按遞增的順序排起來的;其它的排列都或多或少地破壞自然順序。

逆序數

定義2 在一個排列中,如果一對數的前後位置與大小順序相反,即前面的數大於後面的數,那么它們就稱為一個逆序,一個排列中逆序的總數就稱為這個排列的逆序數
例如2431中,21,43,41,31是逆序,2431的逆序數就是4;而45321的逆序數是9.
註:排列
的逆序數記為

奇排列

定義3 逆序數為奇數的排列稱為奇排列。(相應地,逆序數為偶數的排列稱為偶排列。)
例如,2431是偶排列,45321是奇排列,
的逆序數是零,因而是偶排列。
註:1)考慮由任意n個不同的自然數所組成的排列,一般地也稱為n級排列。對這樣一般的n級排列,同樣可以定義上面這些概念。
2)對換:把一個排列中某兩個數的位置互換,而其餘的數不動,就得到另一個排列。這樣一個變換稱為一個對換。

性質

定理1 對換改變排列的奇偶性。(經過一次對換,奇排列變成偶排列,偶排列變成奇排列。)
證明:先看一個特殊的情形,即對換的兩個數在排列中是相鄰的情形。排列(1)
經過 j,k對換變成排列(2)
這裡“
”表示那些不動的數。顯然,在排列(1)中如 j,k 與其他的數構成逆序,則在排列(2)中仍然構成逆序;如不構成逆序則在(2)中也不構成逆序;不同的只是 j,k 的次序。如果原來j,k 組成逆序,那么經過對換,逆序數就減少一個;如果原來 j,k不組成逆序,那么經過對換,逆序數就增加一個。不論增加1還是減少1,排列的逆序數的奇偶性總是變了。因此,在這個特殊的情形,定理是對的。
再看一般的情形。設排列為(記為(3))
經過 j,k 對換,排列(3)變成排列(記為(4))
不難看出,這樣一個對換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相鄰數的對換來實現。從(3)出發,把k 與 is對換,再與is-1 對換
,也就是說,把k 一位一位的向左移動。經過s+1次相鄰位置的對換,排列(3)就變成排列(記為(5))
從(5)出發,再把j 一位一位地向右移動,經過s次相鄰位置的對換,排列(5)就變成了排列(4)。因此,j,k 對換可以通過2s+1次相鄰位置的對換來實現。2s+1是奇數,相鄰位置的對換改變排列的奇偶性。顯然,奇數次這樣的對換的最終結果還是改變奇偶性。
定理2 在全部n級排列中,奇、偶排列的個數相等,各有
個。
證明:假設在全部n級排列中共有s個奇排列,t個偶排列。將s個奇排列中的前兩個數字對換,得到s個不同的偶排列。因此s≤t. 同樣可證t≤s,於是s=t,即奇、偶排列的總數相等,各有
個。
註:定理2保證了n階行列式的展開式的n! 項中正負項各半。
定理3 任意一個n級排列與排列
都可以經過一系列對換互變,並且所作對換的個數與這個排列有相同的奇偶性。
證明:我們對排列的級數n作數學歸納法,來證任意一個n級排列都可以經過一系列對換變成
.
1級排列只有一個,結論顯然成立。
假設結論對n-1級排列已經成立,現在來證對n級排列的情形結論也成立。
是一個n級排列,如果
,那么根據歸納法假設,n-1級排列
可以經過一系列變換變成
,於是這一系列對換也就把
變成
. 如果
,那么對
作jn,n對換,它就變成
,這就歸結成上面的情形,因此結論普遍成立。
相仿地,
也可用一系列對換變成
,因為
是偶排列,所以根據定理1,所做對換的個數與排列
有相同的奇偶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