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叔

夷叔

詞目:夷叔

拼音:yí shū

注音:ㄧˊ ㄕㄨ

伯夷、叔齊的並稱。封建社會裡把他們當作抱節守志的典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夷叔
  • 外文名:Yi Shu
  • 拼音:yí shū
  • 注音:ㄧˊ ㄕㄨ
  • 釋義:伯夷、叔齊的並稱
  • 詞目:夷叔
詳細釋義,含義,釋義,典源,運用示例,同源典故,

詳細釋義

含義

伯夷、叔齊的並稱。封建社會裡把他們當作抱節守志的典範。

釋義

商末孤竹君之二子。相傳其父遺命要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登位,先後都逃到周國。周武王伐紂,二人叩馬諫阻。武王滅商後,恥食周粟,採薇而食,餓死於首陽山。封建社會裡把他們當作抱節守志的典範。

典源

史記》卷六十一《伯夷列傳》~222~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唐·司馬貞《史記索隱》:“薇,蕨也。”
《昭明文選》卷五十四《論四·辯命論》~2348~
夷叔斃淑媛之言,子輿困臧倉之訴。唐·李善注引《古史考》曰:“伯夷、叔齊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野有婦人謂之曰:子義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於是餓死。”

運用示例

應劭風俗通·正失·彭城相袁元服》:“伯楚名彭,清擬夷叔,政則冉季,歷典三郡,致位上列。”
陶潛 《飲酒》詩之二:“積善雲有報,夷叔在西山!”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五:“空謗齊景非,徒稱夷叔賢。”

同源典故

不事周 伯夷 伯夷食菜 北山薇 叩馬西山 周粟不顧 問首陽 夷叔夷齊 夷齊採薇 夷齊餓 夷齊餓首陽 孤竹 孤竹餓 恥周粟 採薇 故山薇 笑首陽 蕨薇 薇堪采 薇老首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