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夫人姑厝
歷史沿革,建築格局,媒體報導,古蹟現狀,
歷史沿革
張瑞圖出身晉江青陽下行村農家,父親張志侹“儉樸食貧”。張瑞圖幼負奇氣,聰穎過人。自小習儒,他的啟蒙老師是林天咫(據說林天咫是李贄的後人)。家貧,供不起夜讀燈火,每天夜晚都到村邊的白毫庵(參見《泉州寺廟·白毫庵》)中,就著佛前的長明燈苦讀。年青時,一面執教謀生,一面參加科舉考試。 妻子王氏是沙塘人,乃當地名門望族之後,善於紡織,婚後每以機杼紡織的收入供給家用和支持張瑞圖求學的資用。有一天,張瑞圖從塾中歸家,看到王氏在喝大麥粥充飢,不由長嘆:但願老天開眼,讓我早日出頭,別讓家人總吃這大麥粥!
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張瑞圖舉於鄉。萬曆三十五年進士(1607年),殿試第三名,俗稱“探花”。初授翰林院編修,歷官詹事府少詹事,天啟六年(1626年)遷禮部侍郎,是年秋,與平湖施鳳來同以禮部尚書入閣,晉建極殿大學士,加少師,官至正一品。
張瑞圖仕途飛黃騰達之時不忘妻子多年辛勤供其求學之恩,遂於訪鄉謁親之際修此夫人姑厝,報妻子昔日之恩。
張瑞圖仕途飛黃騰達之時不忘妻子多年辛勤供其求學之恩,遂於訪鄉謁親之際修此夫人姑厝,報妻子昔日之恩。
後張瑞圖逆案罷歸,妻子王氏與其不離不棄,靈柩最終合葬於皇上賜葬的墓道內。二人忠貞不渝的愛情故事也終得圓滿,其故事作為一段民間佳話流傳至今。
建築格局
從建築格局上夫人姑厝是一幢五開間二進的閩南古大厝,兩旁都有護厝。
與大部分的閩南古厝坐北朝南的房屋坐向坐北朝南不同的是,夫人姑厝的房屋是坐南朝北的。由於我國位於北半球,絕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太陽多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冬季,太陽高度角較小,住宅的門、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陽光線進入室內,從而提高室內溫度。而在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太陽從門、窗射入的光線相對就少,從而能保持室內有一定的涼意。
但帝王將相之家慣以坐南朝北以顯示尊貴。時張瑞圖高居太師之位,官位正一品,其夫人王氏又是名門之後,夫人姑厝便是坐南朝北。
而作為張瑞圖與夫人王氏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象徵,夫人姑厝之名便一直流傳並沿用至今。
媒體報導
2014年4月4日泉州晚報報導摘錄如下:
沙塘社區還有一處值得驕傲的古建築,那就是“夫人姑厝”,據說是張瑞圖原配夫人王氏的故居。在王思林先生的帶領下,我們在社區內找到了這幢建於明代的“夫人姑厝”。從外觀上看,這是一幢五開間二進的閩南古大厝,兩旁都有護厝。“張瑞圖的原配夫人王氏是我們沙塘人,據說,這古厝是張瑞圖為王氏回鄉探親而建造的。”王思林說道。
我們在古厝內沒有看到懸掛任何匾額,頗覺奇怪,遂找來附近居民詢問,獲知古厝內原有兩塊張瑞圖親筆題字的匾額,遺憾的是,多年前古公女。公於夫人鏡台婚也。”意思就是說,張瑞圖的元配一品夫人王氏出生於晉江沙堤(沙塘的舊稱)的名門望族。王夫人的母親張氏,是羅山公的女兒。張瑞圖與夫人是所謂的“鏡台婚”,即姑表婚。
林欲楫撰寫的墓志銘中還提到,張瑞圖與夫人王氏的靈柩最終合葬於皇上賜葬的墓道內。看來,這對賢伉儷生死相依,結局稱得上圓滿,他們的佳話也將世代流傳。
古蹟現狀
古蹟原有張瑞圖兩塊手書匾額,於多年前被盜。匾額失竊後不久古厝慘遭大火,大火後雖建築主體並無大礙,但多處遺蹟堪危,並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能得以修繕。現古蹟存於福建省晉江市沙塘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