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II型射電暴的成像觀測研究

《太陽II型射電暴的成像觀測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馮士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聯合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陽II型射電暴的成像觀測研究
  • 項目類別:聯合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馮士偉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II型暴是太陽射電動態頻譜圖中緩慢漂移的信號,通常表現為兩條頻率之比~2的窄帶輻射。二者對應於太陽爆發-激波-高能電子產生的電漿輻射的基諧頻。通常將終止頻率在十幾MHz上的II型暴稱為米波(或日冕)II型暴,其輻射源自太陽爆發能量釋放的關鍵區域(1.2-3 R⊙);米波暴中起始頻率高於300 MHz的,又被稱為高頻II型暴;而將在短時間(20分鐘)內出現兩支或以上的具不同頻漂的II型暴,稱為多支II型暴。米波II型暴的起源一直是個具有爭議的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相關激波是由耀斑還是由CME驅動的,一是其輻射源位於激波前沿的位置(如側翼還是鼻端)。本項目欲利用太陽射電和極紫外/白光波段的成像觀測數據結合相應的射電動態頻譜探究II型射電暴的起源。我們將聚焦於多支和高頻II型射電暴,分析這兩類II型射電暴的成因,爭取在II型暴的起源問題上取得進展,為解決上述爭議做出貢獻。

結題摘要

本項目聯合使用了太陽射電、白光、極紫外波段的成像觀測數據,與太陽射電動態頻譜,探究了米波II型射電暴的起源。主要關注了高頻和多支米波II型暴,研究這兩類II型暴的源區屬性,辨析相關日冕激波的驅動機制,判斷兩類II型暴的源區與相關激波之間的位置關係。 1、對高頻段II型暴,我們研究了發生於2014年8月24日的一例II型暴,發現,在大於400 MHz頻率上,輻射源區位於激波北側;在小於327MHz頻率區間,射電源區位於激波中部,II型暴源區隨頻率的降低發生了轉移。AIA的觀測數據顯示,II型暴源區與CME驅動激波特徵的傳播和演化緊密相關,源區位置的轉移發生在側向EUV波特徵減弱和中部EUV波特徵增強的時間區間。 該事件證實了,不同頻率上的II型暴源區隨頻率變化發生了轉移。這對於射電暴物理起源的認識和有關空間天氣學套用具有重要的價值。一方面,這很可能反映了在激波演化過程中,不同區域電子加速能力的相對變化:在爆發初期,電子先是主要在激波側翼得到加速,之後加速區域移動到激波頂部區域。另一方面,本文的觀測結論意味著日冕中II型暴源區並非嚴格在激波面上相對固定的區域徑向向外傳播,這使得當前一些空間天氣學模型中利用II型暴和某一日冕密度模型來推算激波速度的物理基礎存在問題。 2、對多支II型暴的研究,我們研究了2011年2月16日的爆發事件,發現該事件中的三支II型暴均與同一個EUV波相關。該EVU波是由CME爆發驅動的,伴隨著一個M1.6級的耀斑和日珥爆發。利用NRH的成像結果,以及由多視角的EUV波觀測數據重構得出的三維bow激波,我們計算出射電源的三維坐標。發現這三支II型暴均位於激波的西側翼,其中的兩個輻射源處於激波南部且位置較近;另外一個輻射源位於相距較遠的激波的北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