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聯村

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全村人口有3009人,849戶,轄14個村民小組,系大溪鄉集鎮所在地。主要產業有紅柿、烤菸、“六月紅”芋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聯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
  • 人口:3009人
  • 主要產業:紅柿、烤菸、“六月紅”芋子
太聯村位置,太聯村簡介,太聯村五福樓,

太聯村位置

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

太聯村簡介

太聯村全村人口有3009人,849戶,轄14個村民小組,系大溪鄉集鎮所在地。主要產業有紅柿、烤菸、“六月紅”芋子。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高嶺土、稀土礦。在上級黨委政府關懷,以及各界熱心人士支持下。全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生活逐漸富裕起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各項社會事業得到全面發展,村主幹道鋪設了水泥路面,過往車輛穿行不息。村容村貌整潔亮麗,民眾安居樂業、遵紀守法、崇高科學文明新風,社會和諧穩定。

太聯村五福樓

依山傍水、氣勢恢宏的五福樓,坐落在永定區大溪鄉太聯村。它是一座頗具特色,又飽經滄桑、富有傳奇色彩的圓土樓。大樓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於規模宏大,經過兩代人幾十年的努力才建成。200多年的風雨滄桑,大樓經歷了多次水災、火災和地震,卻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至今仍風韻猶存。
來到樓前,醒目的大樓楹聯“五房有慶,福澤無疆”映入眼帘。據說,樓主人有五個兒子,建造時有意設計成五個單元、五個樓梯、五個通道、五個大廳……寓意其“五房”子孫能同富同貴。
進入樓內,門廳左右兩邊各有一小拱門,拱門的門楣上分別寫有“禮門”、“義路”,字跡已斑駁,但仍清晰可辨。“禮門義路”出自《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禮門”是指君子循行的禮儀之道,“義路”指的是正道。
穿過鵝卵石鋪就的天井,便來到了大樓內環。內環大門蒼勁有力的楹聯格外引人注目。橫批“百忍圖”,上聯“百行思張公家訓”,下聯“忍耐遵朱子格言”。據說,“百忍圖”三個字是嘉慶年間的二甲進士、翰林院編修巫宜福親筆所題。為何要寫這三個字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相傳,樓主游公為人謙遜。一天,游公與其孫子到鄰村收租,不料,田租非但沒有收成,還遭佃戶毆打,游公的孫子急忙回家求援,族人便持械直奔鄰村欲行報復。半路游公與族人相遇,游公勸阻了他們,稱是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還把衣衫摔破,米斗摔壞。多年之後游公才向家人道出真相,慶幸當年能冷靜處理,一忍再忍,不然與鄰村村民的械鬥難以避免,後果不堪想像。游公為警示後代,以“忍”為懷,特請來巫宜福題寫了“百忍圖”三字。
細細品來,不管是門楣上的格言,還是大門兩邊的楹聯,都意味深長,回味無窮。這不能不說200多年前樓主人對後代警示教育的良苦用心。
古往今來,一代又一代的五福樓人,也許受到良好家風的影響,抑或是得到楹聯警句的薰陶,五福樓可謂蘭桂騰芳,人才輩出。距離五福樓不遠的古道邊有一座巍然屹立的石牌樓,橫批上方書寫著“都閫府”(清代正四品武官都司的別稱)三個大字,下方有幾行小字,詳細記錄了清嘉慶年間五福樓樓主一家三代人分別被朝廷誥封、恩授為正四品官員的歷史。
如今,五福樓人大多在樓外建起了新房,或在外地經商從政,不少人還是商界、政界的精英,他們一般只有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時才會相繼在一起。然而,五福樓永遠是他們的精神家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