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甘藍

太白甘藍

太白甘藍,陝西省太白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太白縣高山蔬菜產地位處高海拔山區,距離大中城市較遠。甘藍品種繁多,特性各異,適於高山栽培的品種要求,因其具有的獨特生物特性,成為太白縣主要種植的高山蔬菜品種之一。太白甘藍生長期短、葉綠肥厚、包心緊、個大味美、質脆嫩、適口性好。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太白甘藍”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白甘藍
  • 產地名稱:陝西省太白縣
  • 品質特點:葉綠肥厚、包心緊、個大味美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517號
  • 批准時間:2010年12月24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太白甘藍生長期短、葉綠肥厚、包心緊、個大味美、質脆嫩、適口性好。主栽品種選擇冬性強,耐抽薹、抗病、抗蟲、後期不易裂球、商品性好、耐貯運的品種,早甘藍以“中甘”系列品種為主,晚甘藍以“珍奇”、“慶豐”為主。
太白甘藍太白甘藍

內在品質

太白甘藍營養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其中每千克胺基酸含量在14632毫克以上,蛋白質含量近2%,碳水化合物4.08%,維生素C百克含量為45.4毫克,鈉、鈣、鐵等元素含量均較高。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陝西省太白縣地處秦嶺中高山地帶,秦嶺主脊由東向西橫亘其中,形成東高西低,中間高、南北低的地勢。境內群峰聳立,山體高大,森林植被覆蓋率高達94%以上,植被未遭破壞,生態環境優越,病蟲滋生暫存少。全縣共10個土類,24個亞類,51個土屬。農田土壤類型以棕壤、潮土、淤土為主,中性偏酸,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25.7克·千克—1,有效氮175.8毫克·千克—1,有效磷27.0毫克·千克—1,有效鉀毫克·千克—1,區內無“三廢”企業,生產污染極低,土壤肥沃,是露天蔬菜生產的理想之地。

水文情況

太白縣境內有石頭河、湑水河、紅岩河、太白河、黃牛河五大河流,分屬黃河、長江水系,年平均總徑流量14.9億立方米,水資源極為豐富。2005年經農業部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西安)對我縣農田灌溉水檢測,灌溉用水各單項污染指數均小於1,綜合污染指數為0.50,灌溉用水屬清潔級,符合綠色食品生產要求。

氣候情況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長冬無夏,冷暖乾濕分明,氣候及降雨垂直分布特點明顯。甘藍生產區域海拔高度在1500米左右,甘藍主要生長季節平均溫度13.9℃,晝夜溫差在15℃以上,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甘藍生長。
太白甘藍太白甘藍

歷史淵源

太白縣因橫亘秦嶺主峰太白山而得名,長期以來,太白民眾就有種植蔬菜的習慣,蔬菜作物尤以咀頭甘藍素負盛名,為太白蔬菜作物中的佼佼者。
據《太白縣誌》記載,1976年,太白縣縣劃定咀頭街大隊3個生產隊為蔬菜專業隊,商品菜面積550畝,以甘藍為主,隨後品種逐漸增多。
1982年,太白縣栽植蔬菜面積3000畝,其中甘藍2000多畝,產品因其葉肥厚、脆嫩、包心瓷實、個大、營養豐富,頗受顧客青睞,銷往陝西省內外乃至遠銷成都、上海、香港等地。
1984年,太白縣被陝西省列為蔬菜補淡二線基地,甘藍栽培進一步得到發展。
2000年09月,太白縣註冊了“太白山”牌商標。
2009年,圍繞太白高山蔬菜產業發展升級,為社會提供安全優質蔬菜這個總目標,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太白縣嘴頭鎮方才關村建立蔬菜試驗示範站。專家們把科研實驗室搬進了大田,以國家、省地和學校有關蔬菜新品種選育、示範和推廣以及產業化開發等項目為依託,從優良品種入手,開展甘藍、大白菜、蘿蔔、西葫蘆、菜豆等相關栽培技術研究,5年來由國內外引進優良蔬菜12個種類1274個品種,根據生產實際和市場需求為當地打造甘藍、菜花、白菜、春蘿蔔、西葫蘆等山地特色優勢蔬菜產業帶。“超越”、“中甘15”甘藍等已成為當地的主栽品種,良種覆蓋率達90%以上。

生產情況

2010年,太白甘藍總生產面積3萬畝,年產量12萬噸,產值達6000萬元。
2018年,太白縣甘藍種植面積達3.5萬畝。

產品榮譽

太白縣先後被命名為“全國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全國第二批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基地縣”、“全國第五批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陝西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中國綠色生態蔬菜十強縣”榮譽稱號,扶持培育省級一鄉一業示範鎮4個,培育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8家(其中省級1家,從事蔬菜種植行銷企業4家,從事蔬菜加工企業1家);成立蔬菜類種植行銷合作社76個;培養經紀人260多名;發展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達到57個,咀頭鎮塘口村被評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
2000年08月,太白甘藍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
2002年11月,太白縣被陝西省農業廳認定為首批“陝西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2003年09月,太白縣被農業部確立為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區和全國第二批蔬菜標準化生產綜合示範基地縣。
2010年12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太白甘藍”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太白甘藍太白甘藍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太白甘藍生產保護區域為太白縣境內秦嶺以南、鰲山以北、黃牛河、紅岩河流域以東,石頭河流域以西,包括咀頭鎮、鸚鴿鎮、桃川鎮、靖口鎮、王家塄鄉、高龍鄉等6個鄉(鎮),49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3′00″—107°46′00″,北緯33°38′00″—34°09′00″。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選擇土層深厚、肥力中上等,有排灌條件的平地或緩平山旱地。選擇糧食作物或西葫蘆、菜豆、西芹等非十字花科的蔬菜作物實行2—3年輪作,保持土壤養分平衡。
(2)品種選擇:選擇冬性強,耐抽薹、抗病、抗蟲、後期不易裂球、商品性好、耐貯運的品種。早甘藍以中甘系列品種為主,晚甘藍以珍奇、慶豐為主。
(3)生產過程管理:太白甘藍生產過程執行NT/T5009—2001《無公害食品結球甘藍生產技術規程》。
太白甘藍採用育苗移栽方式種植,平均1畝大田需苗床6—7平方米,種子25—30克。育苗採用溫室穴盤和小拱棚兩種方式。
溫室穴盤育苗法:穴盤40×80厘米,128穴塑膠硬碟,珍球岩或泥炭為基質,採用機構裝盤、點播、出苗室催芽,溫室培養,育苗期25—30天。
小拱棚育苗法: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燥、排灌方便的地塊建床,規格1.0—1.2米×10.0—12.0米。床土用1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和2份填土,混勻、曬乾、打碎、過篩、填入苗床10—12厘米,堆平踩實。每床灌水1.5—2.0立方米,水滲乾後,薄覆一層乾細土,均勻撒播種子。覆蓋0.4—0.5厘米乾細土,用竹棍或枝條搭60—70厘米小拱棚,覆蓋0.02毫米農膜保溫保濕,育苗期45—50天。
(4)產品收穫:在甘藍葉球大小定型,堅實度達到八成以上即
可採收。採收時去掉黃葉和有斑點葉片,保留1—2片外葉,削平根茬,按不同品種、規格等進行分級,並抽取質量檢測樣品。
(5)生產記錄要求:詳細記錄生產操作日期、施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生產廠家、施用等量。

專用標誌使用

甘藍銷售前要選擇符合食品包裝要求的塑膠網袋包裝,每袋30—40千克,甘藍外運前在—0.6——1℃,相對濕度90%的冷庫預冷12—24小時進行。包裝應嚴密結實,防潮濕、防污染。在整個運輸過程中要保持乾燥、清潔,不得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物品混裝、混運,避免日曬和雨淋。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太白甘藍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