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岩

太白岩

太白岩又名西山、西岩,全長3公里,最高海拔405米,占地約60公頃,有“萬州第一山”和“白岩仙跡”之美稱。太白岩石刻群主要分布在半山腰岩壁間,現存歷代名人雅士、老道高僧遊覽題刻43件。其中清以前6件,清代28件,民國9件。新中國成立後鐫碑刻50餘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白岩
  • 別名:西山、西岩
  • 面積:60公頃
  • 全長:3公里
  • 最高海拔:405米
  • 美譽:“萬州第一山”,“白岩仙跡”
景區簡介,景區傳說,書法石刻,神智體,

景區簡介

太白岩,位於萬州主城區北面,高約400米,長約3公里,面積40公頃。太白岩得萬州八景之“白岩仙跡”之利,具有自然風光優勢,岩上古今題刻聞名遐邇。自唐宋以來,就有萬州名勝之稱。
太白岩
太白岩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觀德亭”三個大字。明萬曆年間,四川按察史曹學銓來萬,指出唐代詩人李白曾在西山讀書,遂修建“太白祠”。
太白岩現存摩岩石刻40餘處,清道光年間的摩岩石刻“太白岩”三個大字清晰可見,被國家文物局列為中國名勝。景區內建有“九五萬縣慘案”抗英烈士紀念館、九五慘案紀念碑。太白岩風景絕佳,草木之秀,林泉之勝,莫與爭長。登臨山頂,既可發思古之幽情,抒奮發之壯志,又可覽萬州之全景,賞江山之秀美,是市民遊玩和外來遊客覽勝的常去之地,年均遊客量約20萬人次。

景區傳說

傳說,“詩仙”李白曾到山峰西崖上飲酒弈棋。日落黃昏,晚霞中飛來一隻五彩金鳳,口銜金壺,飄落在李白身邊。李白舉起金壺豪飲,而後拋擲金壺,仰天大笑,跨上金鳳飄然而去。從此留下了“謫仙醉乘金鳳去,大醉西岩一局棋”的千古佳話。那隻金壺落於北面一山頭,頓時化為一股清泉,長流不斷,後人取此泉水釀酒,名為“太白酒”;又將李白弈棋的山崖取名“太白岩”;金鳳棲歇之處名叫“歇鳳山”。
太白岩

書法石刻

歷代文人名家多在太白岩石壁刻石題字,現存有摩崖石刻52餘處,分布在長460米,寬30米的崖壁上。這些石刻是自東晉至民國的石刻遺存,書體以楷為主,涵蓋草、篆、隸、行諸種書體。
太白岩第一山石刻太白岩第一山石刻
沿著陡峭崎嶇的山路向上,進入太白公園的門口,你就會看到一扇寨門,門匾上書“第一山”。山門石刻對聯為清代四川提學使何紹基撰寫的“漫天宿霧,萬泉恢復風牆動。一輪冰霜,群山齊失白岩高。”百年風雨沖刷後,依然筆力遒勁。進入寨門,就進入了一個石刻書法的世界。
在半山石壁,有宋代石刻“觀德亭”三個大字,顏色已經有些黯淡,但是仍能辨別認識。楷書“統束余山”四字也為宋代所刻,該處石刻在清水祖師殿三清殿的岩壁間。因為年代久遠的緣故,現“統”字已剝落,從尚存的其餘三字看,端嚴而稍修長,筆畫挺拔而稍細瘦,頗類黃庭堅書法風格。
清朝的文人士大夫在太白岩上的題刻是太白岩石刻主體,多達43塊。有仿王羲之行書體書刻於光緒庚寅年的巨幅“鵝”字;亞拙山人王錫金書於鹹豐丙辰仲春的頗類趙孟行楷書的“心正”二字;有光緒年間渝城周仁勛所書的“福壽岩”大楷,厚重飽滿,大氣磅礴。
1982年6月,國家文物局太白公園列為“中國名勝”。

神智體

萬州區太白岩碑刻中,“神智體”詩算得上是一罕世之佳作了,原作中,“竹、岩、亭、門、夜、事、有、來”等八個變形字和錯別字,就組成了一首五言絕句詩,讀來可謂妙趣橫生、意境絕妙。讀了《三峽都市報》上《太白岩神智體新解》一文,對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鄧紹基先生的見解頗為欽佩,但對該詩的理解筆者卻又有不盡相同之處。
首句“小竹橫岩栽”,筆者與鄧先生觀點相同,認為用“栽”字欠妥,因為“三平調”乃舊體詩之忌。但若用“上”字,似乎也不妥,減少了該詩幾許韻味。竊以為解為“小竹橫岩外”更好點,一則押韻,二則平仄合轍,三則更符合詩意。次句“空亭門半開”中,若用“空亭”只能反映亭子空曠的客觀狀態,而“亭空”則更具主觀色彩,體現了詩人因孤寂,則更感亭子空蕩。所以,筆者贊同鄧先生順讀的解法,但句子中的“門半開”是否可解為“戶半開”呢?也許“戶”字更合平仄之道一點吧!末句“偏有一人來”。筆者拙見以為目前對此句的解析與該詩的意境相去最遠,且字面上與上一句不相銜接。古代漢語中“有”字是最典型的通假字,與“又”字同義、通用。詩中的“來”字,原詩作者故意少寫了下面的“人”字兩筆,筆者以為末句應解為“偏又少人來”。這從詩面上能講通,更主要是與整首詩意境相吻合。詩人獨坐亭中,孤獨而深感“無一事”,多么盼能有人來與之小坐、閒聊片刻啊!但卻偏偏又少人(或理解為無人)來。
太白岩神智體碑刻太白岩神智體碑刻
( 綜上所述,通觀、細品太白岩上的“神智體”,以為其詩文應解讀為:
小竹橫岩外,
亭空戶半開,
夜長無一事,
偏又少人來
【拙見】吾以為“亭空戶半開”中的“戶”還是用“門”更為趣妙,“門半開”應了字面,半門為戶,“戶半開”與題面相去甚遠。
曾經在太白岩下居住和生活過的中華詩詞協會會員、重慶市詩詞協會會員陳長青給出的破譯版本,在平仄格律和字形解讀上應該更為貼切:
小竹橫岩上,
空亭長半開。
夜長無一事,
偏又無人來。(有,古同又)
----------------------------------------------------------------------------------------------------------------------------------
太白岩石刻文化價值
太白岩是萬州的宗教勝地,它因宗教文化而興,歷代宗教人物活動於此,並以宗教教化等形式在此留下了眾多的題刻。它又是萬州的旅遊勝地,前人所留字跡又成了後人遊玩觀摹的對象,從而形成了太白岩日漸豐富的旅遊文化。當人們遊歷於太白岩石壁間,這些充滿古老文化氣息的書法石刻,為觀賞者帶來了豐富的審美享受。
其次,太白岩題刻的書法價值毋庸置疑。太白岩山勢陡峭,石質堅硬,適宜刻字題寫,且利於保存。從歷代留刻的真、草、篆、隸、行諸種書體來看,均反映了當時較高的書法水平。太白岩石刻諸碑均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獻資料價值。後人觀賞這些石刻,可得到諸多如宗教、歷史、風土、時代藝術特色等多方面的收穫。
可以這樣說,太白岩石刻既是三峽地區歷代文人墨客在此活動的縮影,又是一部三峽地區書法藝術風格演變的源流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