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草藥

太白山草藥

秦嶺自古就有藥山之稱。“去天三百浮雲間,積雪捧海壯奇觀。舉目雲海貫宏圖,俯首滿山盡靈丹。”唐代名醫孫思邈、王燾均在太白山中鑽研過中草藥。秦嶺藥用植物十分豐富,共有藥用植物2271種,其中僅太白山中草藥就有640多種。不少人說,游一次太白山,就等於讀了半本《本草綱目》。

基本介紹

藥用植物分布,各種藥名,癌症藥物,草藥奇效,

藥用植物分布

太白山藥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草本植物中,許多藥用植物都有著有趣的民間傳說。“手兒參”植物名“凹舌蘭”,塊莖呈圓錐狀,常分數個叉,白色,狀如手掌,故名手兒參,有滋補強壯、補的功能,與人參相似。相傳人參原來生長在太白山,因被人發現後,連夜逃跑。藥王孫思邈聞訊後,立即帶人追趕,一直追到長白山才追上,藥王下令將人參用繩倒綁雙手帶回太白山,可回到太白山一看,只剩下人參的兩隻斷手,從此以後,人參便在長白山落戶,而太白山就只有手兒參了。
太白山“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的磅礴氣勢中孕育著太白貝母、太白黃連、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黃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參、太白樹等以“太白”命名的重要藥材。
太白貝母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長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岩石裂縫中,有潤肺、化痰、止咳的功能,是治療呼吸道疾病的最重要的中藥之一。

各種藥名

祖師麻”和“百步還陽丹”都是醫治跌打損傷的重要草藥。“祖師麻”植物名叫“黃瑞香”,是一種落葉灌木,有祛風除濕、溫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民間有“打得順地爬,離不開祖師麻”的諺語。“百步還陽丹”植物名叫“鳥巢蘭”,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強心興奮、活血散瘀、接骨生肌,有使垂危病人回生的功能。“尖葉小羽蘚”是一種重要的藥用蘚,從這種蘚中提取出的青苔素,其消炎作用不亞於青黴素。“地蓬草”能補腎健肝、清心明目,對於眼睛的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近年來還發現了植物名叫“黃底石耳”的“紅石耳”,它不僅是一種健良藥,而且還具有抗癌的功能。“滿天星”植物名叫“細葉泥炭蘚”,不僅具有清熱明目、消腫的功能,這種蘚還具有極強的吸水性,因而還可以做代用藥棉。
太白山草藥

癌症藥物

癌症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而目前秦嶺山中僅太白山一地,可用於癌症治療試驗的藥物已有十一種之多。其中,“桃兒七”植物名叫“鬼臼”,其所含的足葉草樹脂、足葉草毒等物質有抑制癌細胞分裂和抑制腫瘤生長的功能,對治療皮膚癌有較好的療效,民間也常用於治療子宮癌食道癌。裸子植物“粗榧”是一種常綠小喬木,其中含有三尖杉酯鹼、高三尖杉酯鹼等抗癌物質,對白血病有較好的療效。目前已發現的菌類抗癌植物還有“豬苓”、“猴頭”、“樺靈芝”等。

草藥奇效

陝西省秦嶺終南山的主峰,終年積雪,寒光四射,故稱太白山(周代稱太乙山),太白山遍地藥草,從古至今吸引著從醫的聖人、郎中。相傳上古時代的"神農嘗百草,一日遇七十毒"就發生在秦嶺北坡長安、周至、寶雞沿山一帶。唐代著名的上林苑是皇家種藥狩獵的場地,就在終南山腳下的戶縣、周至沿山一帶。東漢著名藥醫家韓康,拒漢恆帝之封,隱居太白山研究醫藥。唐朝蘇敬在《唐本草》中載:茯苓和茯神“雍州南山亦有”。隋末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居太白山10餘年,從事醫藥研究、採集、栽種和炮製中草藥,研究藥性,為民治病,著有《千金異方》,收載藥物800餘種,並詳細記載了200餘種藥物的採集、炮治、主治功能。後人為紀念孫思邈對醫藥學的功績,稱為藥王,稱太白山為“藥山” 。
太白山藥用植物多達3000多種。許多藥用植物都有著有趣的民間傳說。一種草藥因形似鹿蹄,具有強骨壯髓、修骨化刺、祛風除濕等功能的“鹿蹄草”則相傳是一隻金鹿的傑作。相傳很久以前,王母娘娘跟前的一隻金鹿私自跑到太白山遊玩,王母娘娘發現後立即派神兵捉拿,金鹿使盡神力,躍起四蹄,奔向天涯海角,直到海南島的南端才被玉索套住拉回。金鹿賓士時,留在太白山上的蹄印變成鹿蹄草,而金鹿被捉住的地方,至今仍叫鹿回頭。祖師麻植物名黃瑞香,是一種落葉灌木,有祛風除濕、溫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民間有“打得順地爬,離不開祖師麻”的諺語。太白山草藥經過千百年的臨床實踐,師傳口授,在民間已形成獨特的醫療理論體系和太白草藥的配伍理論。草醫們所編著的《太白草藥性賦》、《太白草藥湯頭歌》和《太白草藥性歌括》,是太白草藥醫療理論和草藥配伍理論的集成。它不僅在民間的衛生保健上起著一定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為我們研究新藥源提供了基礎,而“太乙山”黑膏,正是建立在太白山草藥的文化基礎上,根據家鄉流傳的奇方,以保密配方為基質,外加遠紅外陶瓷粉,使古法工藝巧妙結合生物提純技術,研製的新一代黑膏。
【太乙山】黑膏源自唐代藥典《唐新本草》。據史料記載:顯慶二年,長安朝廷,年老大臣常年入朝跪拜,腰椎、膝關節軟骨退化嚴重,多患骨關節病,參拜時“彎腰跪地”疼痛難忍,而經當朝太醫謝季卿熬制黑膏,敷於患處,不久病患全除。後因朝廷動亂,太醫年老隱居終南太白山中,邊修道研醫,邊採集草藥治療民疾,而其奇方在民間流傳甚廣。後經專家,不遺於力對家鄉流傳的奇方搜尋挖掘,更是深入終南山中探訪民間草醫、修行的道醫,經臨床實踐,大膽創新,終研製成。因配方的奇蟲異草大多采自終南山、太白山,周代統稱:太乙山,故名【太乙山】黑膏。
中醫始終認為:病非人體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能治者,未得其術也。一般療法墨守成規,只是簡單的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而忽視了問題的本質,膝關節病是老年性膝關節退行性改變,關節內潤滑液分泌降低、骨失所養,骨膜、滑膜退化剝脫,關節軟骨退化變薄,骨縫變窄所致。太乙山黑膏打破了傳統治療理念,濃縮太白山草藥精華,透皮透肉透骨,層層穿透,深層直達病灶,快速鈍化老骨刺,消除新骨刺,修復受損的滑膜、滑囊並消除炎症,恢復滑膜的潤滑功能,快速修復受損的關節軟骨、半月板,恢復關節軟骨和半月板的韌性和彈性,消除粘連鈣化的肌腱和韌帶並恢復其十足彈性。
中國第一部藥典《唐新本草》有記載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醫學家之一,被後世尊奉為"藥王"。同時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中國道教史上影響很大,後來甚至被尊為神仙,在很多道教宮觀里都有"藥王殿"。他醫德高尚,重視養生,濟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 孫思邈是中國陝西耀縣人,公元581年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受到老師的器重,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學說。由於當時社會動亂,孫思邈隱居陝西境內的秦嶺太白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當時的朝廷下令征孫思邈為國子監博士,被他拒絕了。
孫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經典,探索養生術,同時也博覽眾家醫書,研究古人醫療方劑。他選擇了"濟世活人"作為他的終生事業,為了解中草藥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孫思邈還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中國古代的唐朝(618-907年)政權建立後,孫思邈開始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太乙山黑膏藥物配方正源於藥典《唐新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