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全長: | 雄螈成體全長超過217mm |
體型: | 體型粗壯,軀幹長略大於尾長 |
頭: | 頭部較扁平,頭長大於頭寬 |
吻: | 吻短,末端圓 |
唇褶: | 發達,上唇褶常包蓋下唇後部 |
上、下頜: | 上、下頜具細齒 |
舌: | 舌橢圓形,後端不游離 |
口角: | 口角位眼后角下方 |
犁骨齒: | 犁骨齒每側有齒4枚,呈“/\”型 |
肋溝: | 11條 |
前肢: | 四肢粗短 |
前後肢貼體相對: | 成體前後肢貼體相對時指趾末端不重疊,常相距1~3條肋溝,而亞成體能相互接觸 |
指、趾式: | 指四個,指式為1<4<2<3;趾式:1<4<2<3 |
指、趾角質鞘: | 掌、蹠腹面無角質鞘,有些個體在指、趾末端具角質 |
掌、蹠突: | 無 |
尾型狀: | 尾基部圓柱狀,向後逐漸轉為側扁 |
尾鰭褶: | 尾鰭略高 |
皮膚、體色: | 皮膚光滑 |
表格內容來自:
生活習性
該鯢棲息於遮蔽較好、水流湍急的溪流中(接近黑河源頭)。白天通常隱匿於溪流中間的石頭下,河岸處較難發現。
地理分布
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