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漁山
- 位於:武漢東湖風景區吹笛景區
- 聞名於:姜太公當年在此垂釣
- 毀於:太平天國年間戰亂
概況,周圍景觀,濕地,
概況
您可別小瞧這座太漁山,唐貞觀年間曾在太漁山建有雲岩寺,與洪山寶通禪寺和九峰寺齊名,據傳當時規模宏大,香火旺盛,方圓十餘里的百姓紛紛來這裡祈福還願,遺憾的是在太平天國年間毀於戰亂。
周圍景觀
太漁橋
因姜太公當年在此垂釣而得此名,過橋便是太漁山了。
太漁橋承載了太多的故事,而它腳下的濕地也格外引人注目。
太漁橋親水平台位於太漁橋東邊,平台面積350平方米。通往親水平台的220米瀝青步道一側為鵝卵石健身小道,在親水平台旁建有10個車位的生態停車場。太漁橋親水平台實行階梯式設計,台面層次鮮明、立體感強;底層平台為敞開式,兩側的台階可直接進入水中,使遊客更親近水面;整個台面採用新型防腐抗老化仿木材料,採取間隔安裝,水在腳下,頗有情趣。
濕地
濕地,被稱之為“地球之腎”,與森林、海洋並列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類型,它是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具有保持生物多樣性、蓄洪、防旱和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功能。我國濕地面積約3848萬公頃(包括稻田和人工濕地),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太漁橋濕地資源豐富,地被植物,喬、灌木和路旁種植的各類花卉,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綠樹成蔭、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沿著蜿蜒曲折的生態步游道、可以經親水平台、觀景棧橋欣賞沿湖岸線種植的昌蒲、蘆葦、荷花、睡一蓮等五十餘個品種的水生植物,總計10餘萬株水生植物形成若干片水生植物觀賞區域,如果您遊覽累了還可以在湖邊的茅草亭或是石凳上小憩一會兒,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愜意。每當夏季來臨,荷塘邊涼風習習,清香遠溢,正如古人詩云:“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置身濱湖濕地景觀,水質清澈,水鳥紛飛,蘆雪搖浪,到這兒,您可以欣賞到那 “蒼葡葉飛分鷺羽,荻蘆花散釣魚舟”的和諧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