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常言道:“先有捧乍營,後有興義城。”據史料記載,興義設縣最早於捧乍。捧乍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景點甚多,其中太液天池便是捧乍有名的八景之一。
從捧乍十字街往東行20餘米,便有一日一月模樣酷似台灣日月潭的魚池映入眼帘,這便是太液天池。
太液天池直徑50米,分為內魚池和外魚池,內魚池呈圓形,外魚池呈半圓形緊貼內魚池;內魚池是“日”,外魚池是“月”,故又稱“日月池”。魚池四周用五面石砌成,牆身呈淺褐色,上面成“魚背脊”形,長有零星而細小的青苔,增添了幾分古老與神秘。偶見池內魚兒竄來竄去,或追逐嬉戲或尋覓食物,有垂鈞者手握魚桿,或蹲或坐或站於魚池周圍,閒適靜雅,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魚漂的上下浮沉,默默地等待魚兒上鉤。魚池四周垂柳依依,似少女剛出浴正在梳理飄逸的長髮;池中偶有魚兒倏地彈出水面,划過一道銀白的弧線,與倒掛水面的柳枝“聯袂”,留一幅清純靜美的“合影”。池邊建有一亭宇,靜立池旁,是老人休閒和孩童嬉戲之處,三三兩兩,絡繹不絕,歡聲笑語,嬉戲鬧騰的聲音此起彼伏,好一個幽雅寧靜之處。每到趕集天,本鎮或鄰近鄉鎮村民大都聚於鎮上,池邊熱鬧壯觀,三五成群,相互問候,商旅小販設攤於池邊,將土特產、農具、蔬菜等圍池而商。
傳說
太液天池建於清代,具體建於何年已難於考證。大凡來捧乍的遊客,只要到此一游,都會心生疑問,為何要在捧乍東門修建這樣一個偌大的池塘呢?
據當地的長者介紹,修建太液天池有其神秘的傳說。
一說為“太液”即“聖水”之意,是太上老君所用之水,太上老君洗腳時不慎把洗腳盆弄翻後掉於此形成天池,人們見這天賜之水清澈明淨,喜出望外,便用石頭圍水而築。當年沙之母南征北戰常在這裡憩息梳洗,疲憊的他把“日”池當作洗腳盆,把“月”池當作洗臉盆,梳洗後到池邊高大的石墩上小憩等待驕陽把頭髮曬乾再騎馬上路。另一說為從當時捧乍古縣城所處的地理位置看,從西到東形似一條臥龍,縣城居民正好坐於龍身之上,而龍頭恰好置於東門,東北方向的辛家窪塘恰是龍的左眼,那龍的右眼於何處呢?在縣城居民看來,自己不可能棲息於“獨眼龍”身上,經風水先生擇地,在東門找到一水源絕佳處,於是奏請地方官員撥資修建太液天池。太液天池修成後猶如龍的右眼,居住於龍身之上的縣城居民希望世代人丁興望,幸福久遠。
傳說終究是傳說,它最終詮釋不了修建太液天池的真正原因。
眾所周知,捧乍地處西南要塞,地勢險要,清代知府孫清彥稱其為“西南屏障”,可謂陸上馬六甲,戰時為咽喉,和平年代商賈雲集。捧乍地處高原,海拔1650米,是典型的缺水地區,隨時面臨乾旱的嚴峻考驗。當時捧乍雖為古縣城,但其房舍多為茅房,縣城畢竟人多,加之商旅往來,於是經常發生火災,在沒有現代滅火工具的情況下,水是最好的滅火工具。若城裡某家失火,全城男女老少都會拿出自家的盛水工具,火速趕到太液天池取水滅火,正是太液天池之水,拯救了全城居民的生命財產。再從捧乍縣城的糧食產區看,南門外是沃土良田,是捧乍的糧食主產區,被譽為捧乍糧倉。太液天池的修建者在朝南方向設有兩道閘伐,每到農耕時節,打開閘伐引水灌溉農田。即便是東面、北面、西面地勢偏高的農作物一旦遭遇旱災,村民亦可到太液天池取水救災。可以這樣斷言,太液天池的修建,保證捧乍縣城方圓十里的莊稼旱澇無憂,年年豐收。在平常的日子裡,縣城居民便到此洗衣或洗菜或飲用或休閒。我想,這才是修建太液天池的真正原因。在今天看來,太液天池的規劃設計都獨具匠心,一池多用,真是煞費苦心。試想,在沒有現代挖掘工具的清代,全靠人工用最原始的鋤頭鐵錘鋼釺一鋤一錘地開鑿,我們不難想像那熱火朝天,汗流滿面的勞動場面,不能不為之感動,這是一項浩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項惠及子孫後代的民生工程,據說每天不少於上百人修建,歷時數年,民工吃的糧食姑且不說,僅辣椒都吃了近百旦。
歷史價值
靜靜地佇立於太液天池旁,古人已逝,但池塘保存完好,歷經幾百年還在發揮著當初設計修建者的預想工能,心中不免對設計修建者的智慧和勤勞充滿無限的崇敬和膜拜。
太液天池於2000年被興義市列為文物古蹟正式立碑保護。是的,太液天池是文物,因為它承載著厚重而深沉的歷史,與日月同在,與歷史同行,讓每一個途經這裡的人,都會用飽含深情的目光品讀、仰望。天液天池,不僅僅是一座文物,更是捧乍歷史悠久和人民智慧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