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螳螂拳》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寶民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太極螳螂拳
- 作者:劉寶民
-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 定價:20 元
- ISBN:9787543645547
《太極螳螂拳》是青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寶民著
太極螳螂拳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拳術,屬於象形拳之一。其拳功系依據《周易》之太極陰陽學說推演而成,有螳螂手摘要365手,八肘的八八64肘,講究陰陽、剛柔、進退、虛實。簡介太極螳螂拳是螳螂拳在流傳過程中產生的一個分支。七長八短:...
太極螳螂拳 太極螳螂拳法完全是以《易經》的太極陰陽學說為依據的。另外就太極螳螂拳的運動特點來看,可以看出處處貫穿“太極陰陽學說”的理論。太極螳螂拳法以圓為載體,動作多是圓弧,弧中求直,一正一反,恰如太極陰陽圖。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宋子德(1855~?),字耀坤,萊陽趙格莊人,是清末民初萊陽首富,好武。
《太極螳螂拳》來由於宋子德老師。宋師有感於習練“螳螂拳”者良莠不齊,更有甚者一知半解而改古傳宗法,特加“太極”二字以區別之。“太極螳螂拳”釋義有三:一是指他的原傳性,二是指該拳是由《周易》中的陰陽虛實變化演化而來,三是指該拳練成所走勁力,能達到渾然氣,渾然力,渾然一太極的境界。宋子德...
《太極螳螂拳》是201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作者經過磨鍊和體會,汲取了多家拳法的精華,結合人體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和運動訓練學而編寫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太極螳螂拳的師承與發展 第二節 太極螳螂拳的練功程式和學習方法 第三節 武德 第二章 太極螳螂拳的基本功和入門...
太極梅花螳螂拳是一套與眾不同的螳螂拳法。是螳螂拳在流傳過程中的一個分支,由北京著著名武術家馬漢清先生精心演繹,使之升華成為一種獨特的拳法。這套拳法動作靈活多變,進退自如,神形兼備,招招式式皆為實用手法,尤其突出付肘法,有疊肘、黏肘、墩肘、拐肘、頂肘、轉肘、朝天肘等,是一套實用性極強的象形...
隨著螳螂拳的盛行,當時海陽大秧歌的一些大夫、花鼓隊伍也開始習練螳螂拳,並逐漸將螳螂拳元素融入大秧歌。基本內容 在長期的傳習過程中,螳螂拳的內涵得到不斷的豐富和發展,從而形成了一個具有三宗五派的獨立拳派,流派達十多種,其中主要有“太極”、“七星”、“梅花”、“六合”“小架”等。在幾代螳螂拳傳承人...
梅花太極螳螂拳是象形螳螂拳之一,屬北派螳螂拳。歷史來源 相傳為明末清初山東東萊縣拳師趙起祿向一道人學得。趙後又有幾代傳人,徒眾頗多,能承其拳技者以郝恆祿、曹德坤、郝賓等人較著名。梅花太極螳螂拳以硬、崩、實、砸、粘、拈、幫、貼、采、叫、順、送、提、拿、封、閉十六字為基礎,講求以大制小,著...
三不打中心兩壁四不打兩肋太極 五不打海底撩陰六不打兩腎對心 七不打尾閭風府八不打兩耳扇風 皆致命之處,非性命相搏,幸毋施用,若彼不念人命之為重,亦只招之而已。(“八打”就是,一打眉頭雙睛(眉弓及眼睛),二打唇上人中(人中穴),三打穿腮耳門(面頰和耳門),四打背後骨縫(肩胛骨內外緣...
張顯華先生自1968年10歲開始習武,幾十年如一日,刻苦鑽研,功與日增,他對各門派武藝認真探討,並吸收各家之精華,逐漸自成流派體系,別開一家,名曰:"洪蓮螳螂拳".他是以螳螂拳,洪蓮拳,少林拳等為基礎,同時也吸收了形意,八卦,太極,大成拳,散手及跤術之精華,從而形成了自己的拳,械,技法和功法體系,...
螳螂拳又可分北派螳螂與南派螳螂。北派螳螂拳傳於山東省膠東一帶,南派螳螂又名周家螳螂拳,據傳是清代廣東人周亞南創始的,與南拳各派相似。 螳螂拳形成了六合螳螂拳(又名"馬猴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又名"太極螳螂拳")、通臂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光板螳螂拳、八步螳螂拳等流派。按發勁的形式劃分,...
2024年4月,2024年“拳在萊陽”螳螂拳全國邀請賽拉開帷幕。舉辦競選 2024年4月,2024年“拳在萊陽”螳螂拳全國邀請賽拉開帷幕。參賽陣容 此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1000多名武術愛好者參賽。比賽項目 比賽為期兩天,主要包括螳螂拳、太極拳、長拳等拳種。比賽意義 本次賽事旨在為海內外廣大武術愛好者搭建切磋武藝,相互交流...
王玉山先生自25歲(1917年)開始傳授螳螂拳法。37歲(1929年)在青島國術館第十練習所任教,傳授嫡派太極螳螂拳。個人履歷 1933年萊陽國術館成立,王玉山任教練,在國術館傳授螳螂拳功。1933年夏山東濟南舉行全省國術比賽,王玉山、李崑山先生代表萊陽參加,比賽時,李坤山先生以大槍對刺獲全省第一。王玉山先生則在散手...
螳螂拳在王郎始創時期,只是一個雛形,也不分什麼流派,經過數百年的演變,直到清末民初,螳螂拳呈現出蓬勃繁榮的景象,習練者遍布膠東各地,聲名越來越響,從而衍生出膠東螳螂門十多個門派,其中,主要有六大流派:太極螳螂拳、梅花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小架螳螂拳、八步螳螂拳。而在棲霞一帶則以太極螳螂拳...
太極梅花螳螂拳(上)《太極梅花螳螂拳(上)》是2005年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詳細講解了太極拳梅花螳螂拳的發展及練習程式學習方法、太極梅花螳螂拳運動的基本要求及身體各部位的相互關係、基本功和入門套路、一至六段摘要。
上肢上下轉動,四面環繞,手的招式象朵朵“梅花”,發勁時“張如弓”,發勁結束和靜止時“縮如球”,兼有蛻簿活動之長,所以後來又改名為“太極梅花螳螂拳”,後人也稱為“太極梅花”,也有人簡稱為“梅花螳螂”,實際上都是指的同一種拳術。明朝滅亡,趙珠回原籍。李秉宵也棄醫習武,拜趙珠為師。趙珠見他...
太極梅花螳螂拳(下)《太極梅花螳螂拳(下)》是2005年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炳斗。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亂截與梅花路、一至四段八肘、八步連環拳、八步連環劍等太極梅花螳螂拳的拳譜、動作分解、用法及力點。基本信息
自明末清初王郎創螳螂拳至今,三百多年來,歷經歷代宗師、拳師發展完善,已形成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太極螳螂拳等諸多流派。六合螳螂拳之“六合”,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的內三合,和“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的外三合。與其他螳螂拳流派相比,六合螳螂拳自創始以來流傳並不...
螳螂拳是明末反清志士王郎所創,由李秉霄承其宗法,在萊陽嫡系一脈八代單傳至今。該拳不重象形而在取意,側重於螳螂之體,太極手寒雞步的錘鍊,以勢偏骨正為宗法,以勁道蠻拙,身力遒勁為風格。太極螳螂拳以“亂截”練手梢之勁;以“崩補”演身法之變化;以“八肘”為母演全身之勁法;更以“摘要”為綱...
玉環步的技法在郝家太極梅花螳螂拳中是極為講究的,堪稱跌法之最。這不僅僅因為玉環步有著極好的致跌效果,更由於其名稱的演變、動作細節的精微變化乃至於技法內涵與該派螳螂拳所主張的螳螂拳十二字綱要、手眼身法步、寸力、用氣等等拳理密切吻合,其中又含有富具俠心、合乎道義的該派拳學思想。命名原因 玉環步之“...
修習拳種:散打、太極螳螂拳 武林綽號:閃電虎 習武經歷 從小隨父親習練螳螂拳 1999——2002年在海陽五頭山武校習武 2002年——2005年煙臺市體校 2006—2008山東省武術院 取得成績 2004年山東省散打錦標賽冠軍、武林風第十期擂主。2006年瑞達杯中國武術散打精英爭霸賽冠軍。2008年武林大會螳螂拳年度冠軍。第二屆武林...
崩步拳是王郎在創編螳螂拳初期的母拳。梅花”、“七星”螳螂門中均有此路拳,此路拳在各螳螂門中叫法均有所不同,並且內容和演練風格均有所差異。目前螳螂拳有南北之分。北方螳螂拳主要發源於膠東,主要流派有七星、梅花(也稱太極梅花或者太極)、六合三種,另有摔手、鴛鴦等流派,極少見。七星螳螂拳和太極螳螂拳中...
葛殿升師父1935年出生,現年七十四歲。原住青島市山西路5號,十三歲(1949年)即在青島拜郝恆坡師爺為師,並將恆坡師爺請到家中吃住。葛殿升 師爺將拳藝傾囊相授,並經常結合自己實戰經驗為葛老批拳講解太極梅花螳螂拳的散手用法。葛老奉師甚勤,習武勤苦,每天早四點即隨師到青島第三公園習武。有師兄弟郝貢、...
1975年出生,自幼習武 。武術六段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人物 ;太極螳螂拳崔壽山 一脈 第八代正宗嫡系傳人 ;孫 式太極拳 第四代傳人 ;國家級自由搏擊裁判員、教練員;國家級綜合格鬥裁判員、教練員;國家級健身氣功教練員;全國藝術特長生測評武術專業高級輔導教師;全國藝術特長生武術專業高級考官;太極螳螂拳專業委員...
《三回九轉羅漢功》是太極螳螂拳的獨特練功方法。通過百日的磨練,讓練功者達到脫胎換骨的奇效!該功法的外在表現形式為“排打”,是由老師和徒弟兩人配合完成的。《三回九轉羅漢功》練功用具有:腰帶(在白洋布上用糊塗漿刮擦,疊成10公分寬下,製成之初,有一定硬度,隨著練功時日的增加,逐漸變軟)、棒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