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太息又名嘆息,嘆氣,指情志抑鬱,胸悶不暢時發出的長吁或短嘆聲的症狀。太息之後自覺寬舒,是情志不遂,肝氣鬱結之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息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出處:《黃帝內經》
  • 概念: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
解讀,中醫套用,一、“太息”的病因病機,二、“太息”虛實證伴發的其他臨床表現,三、“太息”的治療,

解讀

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後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嘆氣,稱為善太息,是一個症狀,可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宣引起。

中醫套用

一、“太息”的病因病機

1、肝膽氣鬱,肺氣不宣
《靈樞·經脈第十》“膽足少陽之脈,⋯⋯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足少陽膽經多氣而少血,發生病變,則口苦,善太息。《素問·七十四》說:“病生膚脅,氣歸於左,善太息。”肝在生理功能上主硫泄,凋暢氣機,調暢情志,如這一功能正常,則氣機通暢,情志活動正常,呼吸均勻,升降有度,反之則會出現氣機不暢,善長太息胸悶不舒等一系列症狀。因此善太息是由於肝膽的功能異常影響了氣機,氣機不暢而出現的異常呼吸。基於此,傳統觀念認為善太息證屬肝膽氣鬱,是肝膽失於疏泄、氣機郁滯所表現的證候。
2、宗氣不足
《靈樞·口問》“黃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憂思則心繫急,心繫急則氣道約,約則不利,故太息以伸出之。”《素問·舉痛論》又言“悲則心繫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可以看出《黃帝內經》認為太息的病因是憂、思和悲“三情”,而病機是“心繫急”所導致的“氣道約,約則不利”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其中“不利”、“不通”、“不散”均是氣機不暢的表現。
邢老認為心繫急、氣道約之根本應為宗氣不足,氣虛下陷,故治療補手少陰,心主,以補益宗氣為主。
宗氣又名大氣,是積於胸中之氣,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以行氣血”的作用。因心在膈上,原懸於大氣之中,大氣不足,而心無所附麗也,故心繫急。大氣虛而欲陷,不能緊緊包舉肺外,人覺有呼吸之外氣與內氣不相接續,故氣道約,氣短不足以吸。張錫純在《大氣詮》中認為“心與肺皆在胸中大氣包舉之中,其布護宣通之原動力實賴此氣”。因此,宗氣“走息道”、“貫心脈”的實現,實際上是通過激發心肺陽氣俾心氣心陽溫心脈、行氣血,維持心力、心律和心率,使肺葉布舉主司呼吸之氣、一身之氣,朝會百脈以敷助心血運行。受憂思等情緒變化患者多善太息症狀加重,但情志因素應僅僅視作為誘因,是在宗氣不足、無力推動氣血運行的前提下而使症狀加重,故應在補益宗氣的前提下酌加理氣解郁之品。

二、“太息”虛實證伴發的其他臨床表現

1、善太息之實者,正如《選釋》所言,多由肝膽鬱結、肺氣不宣等邪實所致。
(1)肝膽鬱結之善太息必伴有胸脅脹痛或滿悶、呃逆、噯氣頻作、脈弦等。
(2)膽火實熱者伴有目眩耳聾、頭暈、胸滿脅痛、口苦、嘔吐苦水、易怒、少寐多夢,脈洪數實等症。
(3)肺氣不宣者,或伴有痰濁阻肺之咳嗽氣喘,喉中痰鳴、痰粘稠、胸脅支滿疼痛,倚息不得臥,苔膩色黃、脈滑,或伴有風寒束肺之惡寒發熱,頭痛身楚,無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薄,苔薄白,脈浮緊及寒痰內阻之咳嗽頻劇,氣急身重,痰粘白量多,苔白滑,脈弦滑,或邪熱塑肺之咳聲洪亮,氣喘息粗,痰稠色黃,便乾溲赤,舌乾質紅,苔黃燥,脈數等。
2、善太息之虛者,其病因脈症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治大氣下陷方,升陷湯條下云:“胸中大氣下陷,氣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氣息將停,危在頃刻。其兼證,或寒熱往來,或咽乾作溫,或滿悶怔忡,或神昏健忘,種種症狀,誠難悉數。其脈象沉遲微弱,關前尤甚。其劇者,或六脈不全,或參伍不調。”

三、“太息”的治療

因肝膽氣鬱等實證“太息”的治療,選用四逆散、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劑;因宗氣不足而至虛證“太息”的治療,可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升陷湯,或邢月朋老中醫的益氣升降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