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通寶(北宋錢幣)

太平通寶(北宋錢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平通寶,中國古代錢幣之一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4年)鑄行,宋代第一種年號錢,隸書、篆書對錢形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平通寶
  • 時代: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
  • 類型:一種錢幣
  • 地位:第一種對錢,第一種年號錢
介紹,歷史起因,

介紹

太平通寶方孔錢幣,中國歷代王朝多有鑄造。以其用途,可以分為行用錢和厭勝錢(俗稱花錢)兩類。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南宋高宗朝前後,南宋高宗建炎年間李婆備起義軍,遼聖宗太平年間,明孝宗弘治年間大理國,清代天地會和小刀會起義軍,等,均鑄有太平通寶。
安南(今越南)、日本等國,歷史上也鑄有太平通寶。安南順化太祖阮璜,公元1627年鑄太平通寶;日本鎌倉時代(1192-1338年),民間亦私鑄有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
太平通寶
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公元984)鑄,為宋代第一種年號錢。太平興國(976年十二月—984年十一月)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趙匡義的一個年號,總計近8年。吳越忠懿王錢俶亦用該年號紀年(976年十二月-978年五月)。
隸書太平通寶,存世量巨,錢文大氣磅礴,古拙雄強,雄渾而飄逸,傳為太宗御書,錢徑25mm,穿徑6mm,廓厚1mm,重4克左右。
篆書太平通寶,1995年5月出土于山東省濟南市小清河北部地區,古篆書體,直讀,光背,銅質,錢徑25mm,穿徑6mm,廓厚1mm,重4.3克。
從錢幣形制、錢文風格、鑄錢工藝以及錢幣的共通時代氣息判斷,篆書太平通寶,可以斷定是宋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鑄行。與太平通寶隸書錢幣,形成宋代的第一種對錢。只是因為太平興國時期,為太宗的第一個年號,時間不足八年,其時太宗剛剛登基,政、戰事忙亂,內穩帝位,安撫人心,外迫吳越納土,平北漢、征遼國,試圖統一交趾(今越南),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因此,鑄行的太平通寶錢幣,隸書錢幣推行開來,得以流通全國;篆書錢幣試鑄後,因為時機不成熟或某種意外變故,卻未能鑄行天下。
太平通寶篆書小平錢的發現和肯定,聊補宋代錢幣史缺,與隸書太平通寶一同,可以確定為中國貨幣史重要時期的綱要錢。開宋代以後中國鑄幣年號錢、對書錢和御書錢之先河,並形成傳統、制度,綿延三百餘年,是中國歷史貨幣發展的重要階段。

歷史起因

公元976年,宋太宗即位,改年號“太平興國”,表示要成就一番新的事業。為了政治平衡和安撫人心,對於此次皇位更替涉及的關鍵人物,都做了必要安排。任命其弟趙廷美為開封尹兼中書令,封齊王;封德昭為節度使和郡王,德芳也被封為節度使。太祖和廷美的子女均稱為皇子皇女,太祖的三個女兒亦封為國公主。太祖的舊部薛居正、沈倫、盧多遜、曹彬和楚昭輔等人都加官晉爵,他們的兒孫也獲得相應的官位。而一些太祖在世時曾經加以處罰或意圖懲處的人,太宗都予以了赦免。
976年,宋太祖駕崩,太祖之弟趙匡義以“金匱之盟”名義登基,是為宋太宗。太宗改元太平興國,鑄太平通寶。據《宋史·食貨志》載:“初,太宗改元太平興國,更鑄太平通寶。淳化改鑄,又親書淳化元寶,作真、行、草三體。後改元更鑄,皆曰元寶,而冠以年號。”
太平通寶,鑄造於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形制和宋元通寶相似,錢文書體真書兼八分,光背或有星月紋,以銅質小平錢為主,另有鐵錢鐵母,版式有小平折二折五折十。當時福建建州,也曾短鑄太平通寶,背巨星紋,折十型,鐵錢,因其鑄時短、鑄量少,又因是鐵質,存世罕見。太宗亦鑄有金質、銀質太平通寶宮錢,錢文真書、隸書均有,專門用於賞賜。金質太平通寶,中國國家博物館有藏;銀質太平通寶,偶見於國內某著名藏家。
太平通寶
宋朝建立以後,建隆元年(960年),太祖鑄“宋元通寶”錢。因為在錢幣上直接使用了國號“宋”,所以被稱為“國號錢”。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鑄造過多品“皇宋通寶”等,亦是國號錢。1979年,北京密雲縣的一個廢舊物資資源回收筒,曾從回收的廢銅中發現一枚九疊篆“皇宋通寶”,錢文疊迭,九曲八彎,如同皇帝印璽文字,觀賞性極強,為國寶級錢幣珍品。九疊篆“皇宋通寶”,中國錢幣博物館亦有收藏。
北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錢幣鑄造的高峰,數量龐大,品種繁多,工藝精緻,書法瑰麗。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取代後周,是為宋太祖,定都開封,建元建隆,鑄宋元通寶國號錢。宋元通寶,形制仿開元通寶,深厚淳樸。976年,太祖去世,太宗即位,改元太平興國,鑄太平通寶年號錢。自太平通寶以後,鑄行年號錢和對錢,成為宋朝的制度和傳統。宋代一朝,幾乎每改年號就鑄年號錢。對錢,起源於南唐,發展在宋朝,幾乎每個年號都鑄對錢。據統計,北宋共歷九帝,更年號35次,鑄行了27種年號錢。宋太宗開中國御書錢之先河,親筆題寫了太平、淳化、至道等錢文。在位21年,共用五個年號,三個年號鑄行了年號錢,即太平、淳化和至道;淳化、至道年間,均鑄有楷、行、草書三體錢。還有,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佑元寶和皇宋通寶,為仁宗朝鑄,均為篆、楷書對錢。至和、嘉佑錢幣,以及後來的治平、熙寧、元豐、元佑等年號錢幣,均為篆、楷(行、隸)對錢。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鑄造的“太平通寶”篆、隸書對錢,是宋代的第一種年號錢,之後太宗又鑄行了“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兩種三書體年號錢。此後,整個宋代一朝,幾乎每逢新帝登基或改元,都鑄年號錢,成為錢幣鑄行的基本制度和傳統。特別突出的是仁宗、徽宗時期,幾乎每一個年號都鑄行了年號錢。仁宗在位四十一年(1022-1063年),改元九次,分別鑄行了“天聖元寶”、“明道元寶”、“景祐元寶”、“康定元寶”、“慶曆重寶”、“至和元寶、通寶、重寶”、“嘉祐元寶、通寶”等十種年號錢。
徽宗趙佶,是宋代鑄造年號錢最多的皇帝,在位二十五年,先後鑄行了“建國通寶”、“靖國元寶”、“崇寧元寶、通寶、重寶”、“大觀通寶”、“政和通寶、重寶”、“重和通寶”、“宣和元寶、通寶”等十一種年號錢。
北宋鑄行時間最長的年號錢,是仁宗天聖年間鑄行的天聖元寶和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年)鑄行的“熙寧元寶、通寶、重寶”,鑄期均長達十年。南宋鑄行時間最長的年號錢是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年)鑄行的紹興通寶,鑄期達三十二年。鑄期最短的年號錢是“建國通寶”(徽宗1101年鑄)、“靖國元寶”(徽宗1101年鑄)、“重和通寶”(徽宗1118年鑄)和“開慶通寶”(南宋理宗1259年鑄),因為年號存在時間短促,鑄期均不到一年。
宋代的年號錢,深刻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的錢幣鑄造。宋代以後,歷代王朝鑄行的行用錢幾乎都是年號錢,年號錢成為了中國歷史貨幣流通的主流品種。尤其是明代、清代錢幣,莫不如此,所有皇朝皇帝,幾乎都以同一年號錢幣流通本朝始終,比如明代的洪武通寶、萬曆通寶,比如清代的康熙通寶、光緒通寶,直至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統年間(1909-1912年)鑄行的最後一種方孔錢幣“宣統通寶”,也是年號錢。
宋代非年號錢寡少,分別是建隆年間的“宋元通寶”、寶元年間的“皇宋通寶”和建中靖國時期的“聖宋元寶”等。
宋太宗篆、隸書太平通寶,在中國貨幣史上的地位無可替代,它們的鑄行和存在,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錢幣發展時代,而且對後世錢幣的鑄行,影響深遠。沒有太平興國年間的太平通寶篆、隸書對錢、年號錢的形制和事實,就沒有太宗後來的淳化、至道年間的楷、行、草三體御書錢幣,也就沒有真宗、仁宗朝的祥符元、通寶、天禧通寶和天聖元寶等錢幣形制。因為太平通寶篆、隸書錢幣形制的發端,也因此才有了我們現在知道的整個宋代、乃至後來朝代鑄行錢幣的華美瑰麗的篇章。
宋代的貨幣經濟發展全面,開創了以銅錢為主和銅、銀、鈔並行的歷史新時期。宋代錢幣極具特色,可為承前啟後,在中國錢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對錢、御書錢和年號錢的開啟、發展和形成制度,有繼往開來的功績,為之後歷代王朝的錢幣鑄行起到了引領和示範作用。
宋代錢幣鑄行特點明顯,通行鑄造御書錢,時興鑄造對錢與三體錢,盛行鑄造國號錢與年號錢,還出現了由當朝皇帝和文學巨匠親自書寫年號錢文的文化盛事。從北宋太祖到南宋度宗的三百餘年時間裡,北宋歷九帝,一百六十七年,使用了三十五個年號,鑄行了二十七種年號錢,有上千個版別和品種。分別是太平、淳化、至道、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天聖、明道、景祐、康定、慶曆、至和、嘉祐、治平、熙寧、元豐、元祐、紹聖、元符、建中靖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南宋亦歷九帝,一百五十二年,改年號二十次,鑄行了十九種年號錢,分別是建炎、紹興、隆興、乾道、純熙、淳熙、紹熙、慶元、嘉泰、開禧、嘉定、寶慶、紹定、端平、嘉熙、淳祐、開慶、景定和鹹淳。宋王朝統治的三百十七年中(960-1276年),共鑄行了四十六種年號錢,幾乎貫穿了整個王朝的始終。南宋度宗鹹淳年間(1263-1274年)鑄行的鹹淳元寶,是宋朝的最後一種年號錢,之後,元軍攻入南宋,宋朝滅亡,其它三個短暫的皇帝年號,未及鑄錢,便夭亡了。
宋代錢幣的特點,錢文多用“寶”字,除了沿襲唐代的“寶文錢”元寶、通寶和重寶外,還出現了“天寶”、“真寶”、“永寶”、“萬寶”、“興寶”、“至寶”等錢幣錢文。宋朝錢幣錢文,既有文雅帝王的親書,也有文化巨匠的揮就,可為多姿多彩。從太宗太平通寶、淳化元寶開始,經真宗、徽宗、高宗諸帝,還有蘇軾、歐陽修、司馬光等文學大家的參與,篆書、行書、草書、楷書、隸書五體具備,又有古篆書和九疊篆等極美書體的競相爭輝,形成宋朝主流的書法藝術,濃縮、定格了中國的書法藝術和文字發展階段,深入千家萬戶,並且一直影響到現在。
宋太宗太平通寶隸、篆書錢幣,開創了中國一個錢幣發展的時代。其在貨幣史上的重要程度,猶如唐武德四年(621年)的寶文錢開元通寶,取代了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銖、兩錢幣時代。開宋代以後中國鑄幣對錢、三體錢、御書錢和年號錢之先河,並形成傳統、制度,共同成為中國貨幣史重要時期的綱要錢。如果沒有太平通寶隸、篆書錢幣,中國的宋代錢幣,宋代以後的元、明、清諸朝錢幣,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而是另一個演化、發展的形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