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寧(山西省稷山縣翟店鎮轄村)

太寧(山西省稷山縣翟店鎮轄村)

村名,現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翟店鎮最西部,也是該縣的西界(西鄰為萬榮縣)。地理上處於晉南黃土高原的北緣,地勢起伏較大,微地貌為丘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寧
  • 地點:山西省稷山縣翟店鎮轄村
  • 氣候類型:典型內大陸氣候
  • 村民人數:約4000
村情概要,歷史傳說,

村情概要

村名,現山西省運城市稷山縣翟店鎮最西部,也是該縣的西界(西鄰為萬榮縣)。地理上處於晉南黃土高原的北緣,地勢起伏較大,微地貌為丘陵。從大環境看,該村處於小峨嵋嶺南坡,往北距汾河不足6華里。可南望孤山北守北山系。
太寧
典型內大陸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雨少,秋日清爽有連陰,冬日少雪較寒冷。
傳說古村名為大寧(古有大寧小寧之說,現小寧村尚在),後因與大寧縣衝突而加點更名為太寧。
村內方言略同於稷山縣內“河南”(汾河之南)一路,該土語面積有限,出村以西與萬榮、河津幾個村落,物品名稱、語音語調大相逕庭。跳出山西看,該方言應列入中華語言中“土得掉渣”的頂極系列。該語音絕不同於晉中北,反而與西安話有許多相同之處,大概是受千年古都的影響吧。
村落百姓,狂喜愛戲劇,尤其迷戀蒲劇。村中的大喇叭十日有九都在反覆播放名劇名段。這一古老劇種的許多絕學如官翅、水袖、踩椅等幾乎被京戲偷學殘盡。
整個村落南高北低,東高西低。南有坡地,皆開發為一年一種的旱種梯田,北為平原,機井可澆灌。
十個居民小組,約4000人。居民十之五為南為姓,十之三以孫為姓,十之一以黃為姓,其餘為雜姓。

歷史傳說

村落歷史悠久,古蹟傳說頗多。
一為後池。傳說當年劉秀被追兵緊迫至村北,馬渴人飢,無奈策鞭,不想鞭指處現一泓泉,大難不死。該水池被上世紀80年
後興起的村企造紙廠用於排存工業廢水,為村落滋生了十倍以上的蚊蠅。
一為後廟。老輩人傳說,該廟位於現學校北部,有高桅、廟斗、金身神人像等,初毀敗於日寇之手。文革時徹底剷平。
一為躍進池。誕生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力在村西挖出一方水池,當時解決了人畜吃水問題。八十年代後,隨著自來水開通,該池淪為養魚池,後再度廢棄,成為百姓洗衣池甚或垃圾場。
一為舞台。九十年代前,一處老舞台,坐南向北,兩坡流水,雕檐畫廊;後拆除在原址重建一水泥結構新式舞台,較原台較高,上題:海市蟄樓。每年若干次農閒時分,此處燕語鶯歌,聚四鎮十八村百姓,甚是熱鬧。惜台前一對鐵獅,某夜被盜,文物下場,大抵如此。
一為祠堂。村中西部,一處古香古色的老式建築,是為黃家祠堂。往年吉慶時分,同樂會皆在此鑼鼓天地歡。後該公用建築被設為老年活動中心,名副其實。
一為碉堡。就是日本占領時修築的軍事設施,位於村東南坡底耕地邊沿,現在看當時的選址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不知道當時小日本是處於什麼心理。這一遺蹟就象村裡的老墳,逐年受農犁削弱,現在已經看不出是什麼玩意了。不作專門介紹,村裡的孩子應該不知此為何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