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村(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東太行政村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太和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東部,距鎮政府1.9千米。東臨運河與中堂鎮交界,相鄰自然村有東村、東浦村、新基村。北宋時立村;因村民祈望村莊太平和睦而取名太和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和村
  • 地理位置:廣東省東莞市麻涌鎮
宋元時期,屬東莞縣。明清時期,屬東莞縣中堂司。民國時期屬於第四區。1949年12月,屬第八區公所管轄;1953年,改為第十四區管轄;1958年,屬麻涌人民公社東太生產大隊;1984年,屬麻涌區東太鄉;1987年,屬東莞市麻涌鎮東太管理區;1999年後,屬麻涌鎮東太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鐘、陳、莫、楊、何等5姓。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鐘氏先祖鐘南粵從廣州蘿崗的榕樹村遷至此定居立村。
2015年末,戶籍人口819人,其中男性407人,女性412人;80歲以上15人,最年長者96歲(男)。外來暫住人口47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30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
傳統生產經營以種植香蕉、稻米、甘蔗為主,兼種蔬菜、薯類、豆類和零星果樹。1998年以後,以香蕉種植為主,同時發展集體工業,開闢工業園區,在工業區旁開發商業用地,發展第三產業,招商引資,扶持民營企業發展。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土地出租等。村內有三級古樹細葉榕、水蓊各1棵。特色農產品有香芽蕉、芭蕉(又稱古財蕉)。傳統食品有春節的油角和糖環、端午節的粽子。
鄉道東環路經過該村。1962年通電,1982年通電話,1983年通自來水,199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網際網路。村中有公園1個和健身路徑1條。
村記憶體有傳統廣府民居12座。
厚貴鐘家祠,始建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重修於2006年,占地面積95平方米。坐北向南,三開二進四合院式布局,門廳前用圍牆圍出一個不大的院落;建築為硬山頂,磚木混合結構,建築規模較小,較少裝飾,較為樸素。維修時基本保存原有的格局,地面改鋪地板磚,門前圍牆建有白色寶瓶欄桿,蓋以赭紅色琉璃瓦。作宗祠使用,但極少開放,曾作為族人擺喜酒用。
王母廟,始建於清朝,1998年重建。供奉王母娘娘、觀音菩薩、文昌公,一般在農曆二月舉行開戽儀式,在農曆十一月舉行結戽儀式。平日裡,也有前來上香祈福的信眾。開戽和結戽是王母廟最熱鬧的時候,其他村的信眾也會前來祈福拜祭。
古有“太和四景”:
東明紅花朝八水(村前河邊種有紅櫻樹,河水一日兩次四漲四退,故稱八水);
南來自有相連樹(村南門樓有兩株古榕,樹枝相連);
西塘晚景日重來(村西有魚塘,傍晚日落時,日影由塘底漸漸升起來,就像日出一樣);
北約千秋鳥歸蘭(村北有棵老白玉蘭樹,每日清晨,清脆的雀聲傳得很遠)。
目前四景已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