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龍山道教石窟藝術研究》是2002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原龍山道教石窟藝術研究
- 出版時間:2002年4月1日
-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37719803
- 定價:19.50 元
《太原龍山道教石窟藝術研究》是2002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太原龍山道教石窟藝術研究》是2002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由於地勢偏低,修建不久即因自然災害倒塌而被泥土掩埋,以後一直無人知曉,以至於明清時期太原城的“外八景”都把第九窟遺忘了,命名龍山地區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為“八洞環青”。直到1996年,石窟修建護坡取土時發 現。文物價值 龍門石窟是該時期道教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同期體現中國北方雕刻藝術的代表 之作。龍山石...
《天龍山龍山》是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書籍,在2002年出版。內容簡介 《天龍山·龍山》主要講述了:位於太原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是我國僅有的道教石窟,開鑿於元代初年,由全真教道士宋德芳(道號披雲子)主持興建。原來同時興建的道觀“昊天觀”已經殘破,但道教石窟保存完好,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龍山道教石...
《中國道教石刻藝術史(上下)》是2000年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課題。《中國道教石刻藝術史(上下)》中闡述了中國道教石刻藝術研究的對象,並分為三大塊:一為北朝至隋唐的道(佛)教造像碑、石;二為巴蜀隋唐至宋的道教造像龕窟;三為宋元之際的山西太原龍山道教石窟。《中國道教石刻藝術史(上下)》內容涉及...
石門寺石窟開鑿於隋唐之際,窟內藻井、飛天古風猶存。建於龍山極頂的龍山石窟,最早開鑿於隋唐時期,鼎盛於金元之際,是我國現存僅有的規模最大、題材最豐富的道教石窟,其藝術水平足以代表道教石窟藝術的成熟。現存石窟共有三層九窟,共有雕像65尊,雕像道貌岸然,衣飾莊重,刀法凝重洗鍊,富有中國傳統雕刻的技法;窟...
龍山道教石窟 龍山石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題材最豐富的道教石窟,在我國道教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填補了我國石窟藝術在宋元之交時期的空白。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山石窟主窟開鑿於元太宗六年至十一年(1234-1239),由道士宋德方主持修建,是該時期道教石窟藝術的典範,也是...
因為中國的石窟藝術,最初是在印度佛窟的影響下產生的。因此,全國各地的石窟,幾乎全屬於佛教範圍。道教在中國雖與佛教同時盛行,但因不重於偶像設教,更不習慣於用石窟宣教,因此,在中國不僅很少見有道教石窟,即道教造像,也是在佛像的影響下才出現的。山西太原龍山吳天觀元代道教石窟群,確是我國石窟雕塑史上很...
《論山西龍山石窟開鑿於唐代貞元年間》,載文物出版社《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2006年8月;《唐代道教美術年表》,載中山大學出版社《藝術史研究》第7輯,2005年;《敦煌壁畫藝術略談》,載《敦煌與絲路文化學術講座》第二輯,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年;《三寶與五聖:唐代道教石窟及殿堂的主像...
但正殿寶裝覆蓮柱礎為北齊(6世紀)樣式,中軸線上有山門、經幢和正殿,左右有配殿和鐘鼓樓,其西側和北側約15米為自然山體,崖壁上有北齊時期開鑿的5個洞窟;寺院區向東為硫磺溝,呈東西走向,長1.6千米,溝口距晉陽古城遺址(南城角村)2千米,寺院東南550米處的龍山頂為唐代和蒙元時期開鑿的龍山道教石窟。
兩側及前壁之上留有元代題記,為研究道教石窟藝術和歷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屬道教重要文物,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佛教勢力在元代已失去其重要地位,而道教和其它與迷信活動有關的崇拜卻興盛起來。但保留下來的雕塑作品並不多見。昊天觀三清像模仿佛教造像的體制,線條流利,造型簡約,可大致看出元代雕塑之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