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倉縣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東瀕長江,南鄰上海,西連崑山,北接常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倉縣
- 所屬地區:江蘇省東南部
- 面積:815.14 km
- 下轄地區:24個鄉鎮、333個村和32個市鎮居民委員會
概 述,內容,
概 述
總面積815.14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域占21%,內陸面積占79%。全境地勢平坦,東部沿江略高,西部圩區稍低。境內塘浦縱橫,河港交叉,有瀏河、楊林、七浦三大通江河道,橫穿東西,鹽鐵塘縱貫南北。以滬浮、滬宜、錫蘇瀏幹線和縣內支線構成的公路網,四通八達,水陸交通便捷。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3℃,降水量1017毫米,日照2013小時,相對戀套故濕度81%,無霜期232天,有颱風、寒潮、冰雹等災害性天氣的影響。
內容
1985年末,全縣設24個鄉鎮、333個村和32個市鎮居民委員會。共有13.0521萬戶,43.5359萬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75人。漢族占總人口的99.98%,蒙、回、苗、壯、滿、侗、白等少數民族95人。縣城城廂鎮,位於縣境西南邊緣,素為州、縣治的所在地,現有常住人口2.7185萬人,城區面積4.5平方公里。南臨瀏河塘,西傍滬宜路,北沿錫瀏路,鎮中貫通鹽鐵塘和兩條縱橫交叉的商業大街,市鎮建設初具規模,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太倉古代為濱海村落,人煙稀少,戶不滿百。春秋時屬吳地,秦屬會稽郡,漢為吳郡婁縣之惠安鄉。三國吳於此建倉屯糧,漸次發展。元代於劉家港開臘捉去糠創漕糧海運後,遂日益繁盛,成為萬家之邑。元末築太倉城。吳元年建太倉衛,明初置鎮海衛,屯兵駐防。弘治十年(1497年),割崑山、常熟、嘉定三縣地建太倉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為江蘇直隸州,並析州地置鎮洋縣。民國元年(1912年),太倉州和鎮洋縣合併海宙主,定名太倉縣。中白民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始屬蘇南人民行政公署蘇州區專員公署,後隸屬江蘇省蘇州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3月改隸蘇州市。
(一)
太倉人民有著愛國主義和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元明時代,沿江地區常遭倭寇、海匪危害,人民民眾常與官兵一起,奮力抵禦。明嘉靖年間,陸公市一帶鄉民配合官兵殲滅無數人侵倭寇。
明末清初,沙溪地區廣大貧民和奴僕,不堪殘酷的階級壓迫和剝削,自發組織“烏龍會”,崇禎十七年(1644年)集會員數百人,手執刀、棍,沖人豪門富戶,索取賣身文契,抄沒財物,進行了一次反抗鬥爭。明皇朝覆滅後,清兵南下,烏龍會又配合鄉兵奮起抗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鹹豐年間,朝廷腐敗,民不聊生,農民運動風起雲湧,當太平軍攻克蘇州,沙溪地區各界人士紛紛捐贈錢物,支援太平天國革命。
民國時期,全縣人民堅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民國20年(1931年),農業遭災減產,饑荒嚴重,縣境北部太、常邊境地區農民迫於無奈,集隊向當地政府請求濟荒、減租,遭到武裝鎮壓。次年1月28日,日軍在淞滬發動侵略戰爭,太倉沿江一帶民眾受盡鐵蹄凌辱,奮起抗日。城內學生和社會各界人士聯合起來,舉行罷課、罷市,宣傳抗日,抵制日貨。民國26年11月,日軍侵占太倉,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全縣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國28年起,新四軍一支隊六團與“江南抗日義勇軍”某部向東挺進,開闢蘇常太抗日根據地。太倉人民在中共東路特委和中共蘇常太工委領導下,組建起抗日武裝隊伍和民眾組織,開闢抗日游擊區,打擊日偽囂張氣焰。1941年2月,在鹿河地區誕生了太倉歷史上第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驗舟獄權一太倉縣政府,下轄三個區,總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10萬餘人口。
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太倉人民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抗丁”、“抗租”、“抗暴”鬥爭。民國37年(1948年)11月,沙溪區利泰鄉農民,為反對當局抽壯丁、強征壯丁費而開展“抗丁”鬥爭,大鬧鄉公所。次年1月上旬,正值農民食不果腹之際,歸莊鄉管涇、蘇巷一帶農民得悉警察要來逼租,當即互相串連,集中三四百人,於警察尚未出動之前,首先沖入當地收租處,一危臭局頁舉繳了警察的槍墊捉牛械,搗毀了辦公室。從此,無人再敢下鄉催租逼租。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秘密活動,迎接解放。1949年5月13日太倉解放。解放後,全縣人民積極參加剿匪肅特、鎮壓反革命運動;踴躍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開展減租、反霸鬥爭,進行土地改革,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廣大幹部和職工積極投人“三反”、“五反”運動,打擊經濟領域中的違法犯罪活動,爭取財政經濟的迅速恢復和好轉。在歷次革命鬥爭中,有一大批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二)
太倉自然環境優越,資源比較豐富,有著發展經濟的良好條件。但在解放前,生產發展緩慢,長期是自給和半自給的農業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進行生產和建設,使國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至198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6785億元,比1949年增長17.7倍,
30多年來,經濟發展幾經曲折。50年代初,治理戰爭創傷,整頓經濟秩序,使財政經濟得到較快的恢復和發展。接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各項指標。195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323萬元,年平均遞增率為9.1%。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由於連續三年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至1962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比1957年下降0.9%。經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使經濟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196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544萬元,比1962年上升37%。第三、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和干擾。但是,由於全縣人民的抵制,堅持生產,使國民經濟仍有所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面地進行撥亂反正,清除“左”的餘毒,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從農村到城鎮逐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承包責任制;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及外向型經濟;在堅持公有制為主的前提下,適當發展個體經營;從實際出發,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計畫指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搞活流通渠道,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5681億元,比1978年增長54.9%。1985年,又比1980年增長了115.2%。但在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的是經濟過熱,基本建設投資過多,消費基金增長過快,市場物價上漲。對此,各級領導採取措施,進行克服糾正。
農業是全縣國民經濟的基礎。過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下,生產水平較低。通常年景,水稻畝產120公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摧毀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壯大了集體經濟力量,不斷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改革耕作制度,推廣良種,改良土壤,逐步實行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6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6277億元,比1949年增長2.5倍。“文化大革命”期間,片面強調“以糧為綱”,排斥多種經營,農業經濟效益下降。1979年起,逐步改革農村經濟體制,推行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規模經營的聯合體和專業戶,擴大商品生產;並採取“以工補農”措施,增加農業投人,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2.1422億元,比1978年增長13.2%。其他各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工業是全縣經濟迅速崛起的主體。在太倉歷史上,手工業素稱發達,尤以土紡土織最盛。西鄉的惠安夏布早已蜚聲海外。東鄉的土布,也久已在全國許多省、市享有聲譽。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以興辦私營濟泰紗廠為起點,開創了近代工業的發展史。民國時期,因戰亂不斷,政局動盪,經濟蕭條,工業發展緩慢,先後共開設工廠91家,大多資金少,規模小,產量低。1949年末,全縣工業總產值只有2295萬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1%。1956年,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全民工業和集體工業。70年代起,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縣辦和鄉、鎮、村辦集體工業迅速崛起,使全縣工業飛速發展,建成了擁有紡織、輕工、機械、電子、化學、建材、食品、冶金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至1985年,共有工廠1281個,職工12.4萬人,全年工業產值達15.5914億元,比1949年增長了67倍;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86.7%。鄉(鎮)村工業的發展,使全縣40%的農村勞動力轉入工廠做工,離土不離鄉,亦工亦農,成為社會主義的新型農民。
太倉水陸交通方便,自古運輸發達,尤以水運為主。境內劉家港,素為江海運輸的重要港口。元代,由此海運漕糧,並允許外國商船進港自由貿易,先後有日本、高麗、琉球、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的商船,紛至沓來,進入劉家港交易。從此太倉出現了一派興旺景象,人稱“六國碼頭”。明代,劉家港又是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始發港和安泊處,海上運輸繼續發展,太倉更趨繁榮,遂設州的建置。清康熙年間,劉家港外貿運輸再度興起,於瀏河鎮設立海關,稽察出入港口的船舶,徵收關稅。乾隆末葉,港外陡漲橫沙,巨船不能進港,海運日漸衰落。清末至民國時期,瀏河口設有官鹽經銷機構“五屬公廒”,運銷浙鹽至蘇、滬各地。每年春季海洋漁汛,來自山東、蘇北等地的漁船,雲集瀏河、浮橋,銷售海洋魚貨。魚市和商市共盛,促進了沿江集鎮的不斷擴展。除江海運輸外,內河運輸也素來發達。清光緒末葉,始創機動輪運業,辟有固定的航線航班。民國時期,因屢遭戰爭影響,輪運業時興時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斷發展航運事業,實現社社(鄉鎮)通輪船。1985年,以縣辦和鄉(鎮)辦、企事業單位自辦與個體戶相結合的專業運輸和社會運輸,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運輸隊伍,擁有各種大小船舶1613艘,載重量29937噸,全年完成貨運量200餘萬噸,比1949年增長39倍。
公路運輸發展較早。民國11年(1922年),滬太公路建成通車,為縣內汽車運輸的首創。至1949年,全縣有公路4條,總長101.8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路運輸迅速發展。1981年3月,實現社社(鄉鎮)通汽車。至1985年,境內公路總長143公里,比1949年增長40.2%,其中大多為瀝青路面。設有蘇州市客運分公司太倉汽車營業處和縣農村公共汽車聯營公司,擁有大小客車81輛、4279座,全年客運量達715萬人次。貨運有縣辦汽車運輸公司、鄉鎮辦汽車運輸隊、企事業單位自備貨運汽車,以及個體運輸戶共同組成的機動車運輸隊伍,擁有大小貨運汽車402輛、拖拉機438輛,載重量2000餘噸位。
郵電事業也逐步發展。民國7年(1918年),創辦電話公司。以後,在全縣各鄉、鎮普設郵電分支機構。解放後,郵電事業日益擴展。至1985年,全縣郵路總長2485公里;電路總長3055線對公里;裝有市話自動交換機2000門,農話交換機4420門,實裝電話3927部,實現了村村通郵、通話。
(三)
太倉人民堅持實行計畫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出生率,由1963年的35.6‰下降到1985年的12.3‰。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63年的22.3‰下降到1985年的4‰。成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縣之一。
全縣人民一面努力增產,一面控制人口增長,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越來越大。財政收人逐步增加。1949年,全縣預算內財政收入為505萬元,1985年,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1359億元,比1949年增長21.5倍。1985年,全縣向國家提供商品糧74155噸,商品棉(皮棉)10506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1.4倍和7.1倍。農民人均提供商品糧198公斤,棉花28公斤。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鎮勞動就業問題基本解決。1985年,全民所有制職工人均工資1102元,比1949年增長兩倍以上;集體所有制職工人均工資1053元,比1956年增長2.6倍;農民收入增長更快,1985年人均集體分配收人709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長8.7倍。城鄉居民收人增加,積極儲蓄,支援社會主義建設。1985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1.6359億元,人均377元,在省內名列前茅。各鄉、鎮均有敬老院,使孤寡老人老有所養,安度晚年。農民住房條件不斷改善。70年代草房普遍翻建成瓦房;80年代起向樓房發展。至1985年,樓房戶約占總農戶的三分之一。人民購買力日益提高,市場繁榮。1985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7631億元,比1949年增長19.9倍,收錄機、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等許多高檔家用電器和耐用消費品已開始進人城鄉家庭。
(四)
太倉素以人文薈萃稱著,名家輩出。北宋,有水利學家郟亶;元末明初,有醫學家、畫家王履;明代,有畫家仇英,戲曲音樂家、崑曲創始人魏良輔,文學家、復社領袖張溥,文學家王世貞,玉雕大師陸子岡;清代,有畫家王鑑、王時敏、王原祁,詩人吳偉業;民國以來,有新聞界著名人士俞頌華,教育家俞慶棠、唐文治,林學家傅煥光,電影藝術家朱石麟,崑曲音樂家高步雲。當代還有著名畫家朱屺瞻、宋文治等。
太倉較早興辦教育事業,注重培育人才。自元、明時代始創衛學、州學起,逐漸發展。至清代,又先後增辦試院、縣學及書院和文社,義塾、私塾有很大發展,遍及城鄉。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普辦學堂。民國時期,為適應興辦實業和教育事業的需要,發展中學、師範和職業教育,初步建立起國小、中學、初等職業、成人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調整學校布局,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堅持公辦與民辦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縣、鄉(鎮)、村三級辦學的方法,使教育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得到相應的發展。至1985年,全縣辦有各類學校和幼稚園561所,在校學生67043人,教職工4085人,比民國37年(1948年)分別增長3.6倍、1.4倍和5.8倍。兒童入學率為99.03%,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99.98%。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46.7%。成人教育,卓有成效。全縣農民非文盲人數達到94.65%,分獲省、市頒發的掃盲合格證書。
文化事業逐步發展。解放前有縣圖書館和民教館,較大的集鎮有劇場和書場,農村小集鎮普遍有茶館兼書場,民間有較多的曲社和堂名鼓手,以及少數業餘劇團,江南絲竹音樂愛好者遍布城鄉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斷加強文化事業建設。至1985年,在縣城,設有縣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滬劇團和評彈團、影劇公司、廣播電視局、文聯和影劇場、工人文化宮、少年宮、兒童樂園等文化事業單位、文藝團體及娛樂場所。在鄉、鎮,設有文化站、文化中心、業餘文藝演出隊、電影放映隊、影劇場、圖書室、廣播站等,工廠和農村設有俱樂部或文娛活動室。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終年不斷。文藝創作活躍,成果顯著。文物古蹟得到妥善保護。坐落在城廂鎮和南郊鄉的5座元代古橋,至今風貌如故。明代鄭和下西洋曾親立“通番事跡碑”的瀏河天妃宮,經修繕後闢為“鄭和紀念館”。明代文學家、復社領袖張溥故居經修葺後,設定陳列室,供遊人參觀。通過多次普查,還發掘出一批較有價值的文物,並設庫保存。至1985年,全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9個。
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較快,基本建成了中西醫結合、城鄉結合的衛生醫療體系。至1985年,設有縣級醫防機構8所,地區中心衛生院和鄉、鎮衛生院21所,農村、工廠、學校等衛生室(所)423個。全縣平均每千人有衛生技術人員3.11人。病床3.13張。有鄉村醫生(保健員)566人,平均600個農民有一名鄉村醫生。在國家機關、學校等行政事業單位實行公費醫療制度,工廠企業實行勞保醫療制度,農村實行合作醫療制度,大大改善了全縣人民的衛生醫療條件。長期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血吸蟲病,已經基本消滅,榮獲全國血防工作先進縣的稱號。
民眾體育蓬勃開展,各種設施逐步完善。現在,縣城建有體育場、燈光球場、游泳池、訓練房、旱冰場和兒童樂園。鄉鎮、工廠、學校建有籃球場287個,早冰場1個,室內健身房、毽球場10個、桌球室4個、幼兒游泳池2個,還有許多桌球室、棋室等。全縣建有各種體育協會12個,擁有會員1000餘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共舉辦縣體育運動會8次。全縣參加體育活動人數占總人口36.9%,達到全國體育先進縣的標準。
太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並將繼續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建成一個繁榮、富庶、文明的社會主義新太倉而努力奮鬥。
抗日戰爭勝利後,在中共地下組織的領導下,太倉人民採取多種形式,開展“抗丁”、“抗租”、“抗暴”鬥爭。民國37年(1948年)11月,沙溪區利泰鄉農民,為反對當局抽壯丁、強征壯丁費而開展“抗丁”鬥爭,大鬧鄉公所。次年1月上旬,正值農民食不果腹之際,歸莊鄉管涇、蘇巷一帶農民得悉警察要來逼租,當即互相串連,集中三四百人,於警察尚未出動之前,首先沖入當地收租處,一舉繳了警察的槍械,搗毀了辦公室。從此,無人再敢下鄉催租逼租。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青年,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開展秘密活動,迎接解放。1949年5月13日太倉解放。解放後,全縣人民積極參加剿匪肅特、鎮壓反革命運動;踴躍參加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開展減租、反霸鬥爭,進行土地改革,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廣大幹部和職工積極投人“三反”、“五反”運動,打擊經濟領域中的違法犯罪活動,爭取財政經濟的迅速恢復和好轉。在歷次革命鬥爭中,有一大批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不愧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
(二)
太倉自然環境優越,資源比較豐富,有著發展經濟的良好條件。但在解放前,生產發展緩慢,長期是自給和半自給的農業經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方針,進行生產和建設,使國民經濟得到全面發展。至198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7.6785億元,比1949年增長17.7倍,
30多年來,經濟發展幾經曲折。50年代初,治理戰爭創傷,整頓經濟秩序,使財政經濟得到較快的恢復和發展。接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順利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畫的各項指標。1957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6323萬元,年平均遞增率為9.1%。第二個五年計畫時期,由於連續三年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至1962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比1957年下降0.9%。經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使經濟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1965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8544萬元,比1962年上升37%。第三、第四個五年計畫時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和干擾。但是,由於全縣人民的抵制,堅持生產,使國民經濟仍有所發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面地進行撥亂反正,清除“左”的餘毒,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從農村到城鎮逐步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承包責任制;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及外向型經濟;在堅持公有制為主的前提下,適當發展個體經營;從實際出發,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實行計畫指導與市場調節相結合,搞活流通渠道,推動了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1980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5681億元,比1978年增長54.9%。1985年,又比1980年增長了115.2%。但在經濟發展的大好形勢下,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突出的是經濟過熱,基本建設投資過多,消費基金增長過快,市場物價上漲。對此,各級領導採取措施,進行克服糾正。
農業是全縣國民經濟的基礎。過去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縛下,生產水平較低。通常年景,水稻畝產120公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過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摧毀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壯大了集體經濟力量,不斷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改革耕作制度,推廣良種,改良土壤,逐步實行農業機械化,使農業生產迅速發展。196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1.6277億元,比1949年增長2.5倍。“文化大革命”期間,片面強調“以糧為綱”,排斥多種經營,農業經濟效益下降。1979年起,逐步改革農村經濟體制,推行以家庭經營為主的聯產承包責任制,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義;在確保糧食生產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多種經營,發展規模經營的聯合體和專業戶,擴大商品生產;並採取“以工補農”措施,增加農業投人,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到2.1422億元,比1978年增長13.2%。其他各業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工業是全縣經濟迅速崛起的主體。在太倉歷史上,手工業素稱發達,尤以土紡土織最盛。西鄉的惠安夏布早已蜚聲海外。東鄉的土布,也久已在全國許多省、市享有聲譽。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以興辦私營濟泰紗廠為起點,開創了近代工業的發展史。民國時期,因戰亂不斷,政局動盪,經濟蕭條,工業發展緩慢,先後共開設工廠91家,大多資金少,規模小,產量低。1949年末,全縣工業總產值只有2295萬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1%。1956年,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發展全民工業和集體工業。70年代起,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縣辦和鄉、鎮、村辦集體工業迅速崛起,使全縣工業飛速發展,建成了擁有紡織、輕工、機械、電子、化學、建材、食品、冶金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至1985年,共有工廠1281個,職工12.4萬人,全年工業產值達15.5914億元,比1949年增長了67倍;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86.7%。鄉(鎮)村工業的發展,使全縣40%的農村勞動力轉入工廠做工,離土不離鄉,亦工亦農,成為社會主義的新型農民。
太倉水陸交通方便,自古運輸發達,尤以水運為主。境內劉家港,素為江海運輸的重要港口。元代,由此海運漕糧,並允許外國商船進港自由貿易,先後有日本、高麗、琉球、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和地區的商船,紛至沓來,進入劉家港交易。從此太倉出現了一派興旺景象,人稱“六國碼頭”。明代,劉家港又是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始發港和安泊處,海上運輸繼續發展,太倉更趨繁榮,遂設州的建置。清康熙年間,劉家港外貿運輸再度興起,於瀏河鎮設立海關,稽察出入港口的船舶,徵收關稅。乾隆末葉,港外陡漲橫沙,巨船不能進港,海運日漸衰落。清末至民國時期,瀏河口設有官鹽經銷機構“五屬公廒”,運銷浙鹽至蘇、滬各地。每年春季海洋漁汛,來自山東、蘇北等地的漁船,雲集瀏河、浮橋,銷售海洋魚貨。魚市和商市共盛,促進了沿江集鎮的不斷擴展。除江海運輸外,內河運輸也素來發達。清光緒末葉,始創機動輪運業,辟有固定的航線航班。民國時期,因屢遭戰爭影響,輪運業時興時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不斷發展航運事業,實現社社(鄉鎮)通輪船。1985年,以縣辦和鄉(鎮)辦、企事業單位自辦與個體戶相結合的專業運輸和社會運輸,組成了一支龐大的運輸隊伍,擁有各種大小船舶1613艘,載重量29937噸,全年完成貨運量200餘萬噸,比1949年增長39倍。
公路運輸發展較早。民國11年(1922年),滬太公路建成通車,為縣內汽車運輸的首創。至1949年,全縣有公路4條,總長101.8公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公路運輸迅速發展。1981年3月,實現社社(鄉鎮)通汽車。至1985年,境內公路總長143公里,比1949年增長40.2%,其中大多為瀝青路面。設有蘇州市客運分公司太倉汽車營業處和縣農村公共汽車聯營公司,擁有大小客車81輛、4279座,全年客運量達715萬人次。貨運有縣辦汽車運輸公司、鄉鎮辦汽車運輸隊、企事業單位自備貨運汽車,以及個體運輸戶共同組成的機動車運輸隊伍,擁有大小貨運汽車402輛、拖拉機438輛,載重量2000餘噸位。
郵電事業也逐步發展。民國7年(1918年),創辦電話公司。以後,在全縣各鄉、鎮普設郵電分支機構。解放後,郵電事業日益擴展。至1985年,全縣郵路總長2485公里;電路總長3055線對公里;裝有市話自動交換機2000門,農話交換機4420門,實裝電話3927部,實現了村村通郵、通話。
(三)
太倉人民堅持實行計畫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長速度。人口出生率,由1963年的35.6‰下降到1985年的12.3‰。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963年的22.3‰下降到1985年的4‰。成為全國計畫生育先進縣之一。
全縣人民一面努力增產,一面控制人口增長,對社會主義建設的貢獻越來越大。財政收人逐步增加。1949年,全縣預算內財政收入為505萬元,1985年,突破億元大關,達到1.1359億元,比1949年增長21.5倍。1985年,全縣向國家提供商品糧74155噸,商品棉(皮棉)10506噸,分別比1949年增長11.4倍和7.1倍。農民人均提供商品糧198公斤,棉花28公斤。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城鎮勞動就業問題基本解決。1985年,全民所有制職工人均工資1102元,比1949年增長兩倍以上;集體所有制職工人均工資1053元,比1956年增長2.6倍;農民收入增長更快,1985年人均集體分配收人709元,比1956年合作化初期增長8.7倍。城鄉居民收人增加,積極儲蓄,支援社會主義建設。1985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1.6359億元,人均377元,在省內名列前茅。各鄉、鎮均有敬老院,使孤寡老人老有所養,安度晚年。農民住房條件不斷改善。70年代草房普遍翻建成瓦房;80年代起向樓房發展。至1985年,樓房戶約占總農戶的三分之一。人民購買力日益提高,市場繁榮。1985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3.7631億元,比1949年增長19.9倍,收錄機、電視機、電冰櫃、洗衣機等許多高檔家用電器和耐用消費品已開始進人城鄉家庭。
(四)
太倉素以人文薈萃稱著,名家輩出。北宋,有水利學家郟亶;元末明初,有醫學家、畫家王履;明代,有畫家仇英,戲曲音樂家、崑曲創始人魏良輔,文學家、復社領袖張溥,文學家王世貞,玉雕大師陸子岡;清代,有畫家王鑑、王時敏、王原祁,詩人吳偉業;民國以來,有新聞界著名人士俞頌華,教育家俞慶棠、唐文治,林學家傅煥光,電影藝術家朱石麟,崑曲音樂家高步雲。當代還有著名畫家朱屺瞻、宋文治等。
太倉較早興辦教育事業,注重培育人才。自元、明時代始創衛學、州學起,逐漸發展。至清代,又先後增辦試院、縣學及書院和文社,義塾、私塾有很大發展,遍及城鄉。清末,廢科舉,興新學,普辦學堂。民國時期,為適應興辦實業和教育事業的需要,發展中學、師範和職業教育,初步建立起國小、中學、初等職業、成人教育相配套的教育體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逐步調整學校布局,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堅持公辦與民辦相結合的原則,實行縣、鄉(鎮)、村三級辦學的方法,使教育事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得到相應的發展。至1985年,全縣辦有各類學校和幼稚園561所,在校學生67043人,教職工4085人,比民國37年(1948年)分別增長3.6倍、1.4倍和5.8倍。兒童入學率為99.03%,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為99.98%。國中畢業生升學率為46.7%。成人教育,卓有成效。全縣農民非文盲人數達到94.65%,分獲省、市頒發的掃盲合格證書。
文化事業逐步發展。解放前有縣圖書館和民教館,較大的集鎮有劇場和書場,農村小集鎮普遍有茶館兼書場,民間有較多的曲社和堂名鼓手,以及少數業餘劇團,江南絲竹音樂愛好者遍布城鄉各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斷加強文化事業建設。至1985年,在縣城,設有縣文化館、圖書館、新華書店、滬劇團和評彈團、影劇公司、廣播電視局、文聯和影劇場、工人文化宮、少年宮、兒童樂園等文化事業單位、文藝團體及娛樂場所。在鄉、鎮,設有文化站、文化中心、業餘文藝演出隊、電影放映隊、影劇場、圖書室、廣播站等,工廠和農村設有俱樂部或文娛活動室。民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終年不斷。文藝創作活躍,成果顯著。文物古蹟得到妥善保護。坐落在城廂鎮和南郊鄉的5座元代古橋,至今風貌如故。明代鄭和下西洋曾親立“通番事跡碑”的瀏河天妃宮,經修繕後闢為“鄭和紀念館”。明代文學家、復社領袖張溥故居經修葺後,設定陳列室,供遊人參觀。通過多次普查,還發掘出一批較有價值的文物,並設庫保存。至1985年,全縣共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9個。
衛生醫療事業發展較快,基本建成了中西醫結合、城鄉結合的衛生醫療體系。至1985年,設有縣級醫防機構8所,地區中心衛生院和鄉、鎮衛生院21所,農村、工廠、學校等衛生室(所)423個。全縣平均每千人有衛生技術人員3.11人。病床3.13張。有鄉村醫生(保健員)566人,平均600個農民有一名鄉村醫生。在國家機關、學校等行政事業單位實行公費醫療制度,工廠企業實行勞保醫療制度,農村實行合作醫療制度,大大改善了全縣人民的衛生醫療條件。長期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血吸蟲病,已經基本消滅,榮獲全國血防工作先進縣的稱號。
民眾體育蓬勃開展,各種設施逐步完善。現在,縣城建有體育場、燈光球場、游泳池、訓練房、旱冰場和兒童樂園。鄉鎮、工廠、學校建有籃球場287個,早冰場1個,室內健身房、毽球場10個、桌球室4個、幼兒游泳池2個,還有許多桌球室、棋室等。全縣建有各種體育協會12個,擁有會員1000餘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共舉辦縣體育運動會8次。全縣參加體育活動人數占總人口36.9%,達到全國體育先進縣的標準。
太倉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個方面已經取得了輝煌的業績,並將繼續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深化改革,進一步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為建成一個繁榮、富庶、文明的社會主義新太倉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