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岩,又名“老君洞”,在索道公路旁。群峰圍繞,地勢高聳,環境清幽。唐代始建;宋代擴建;元代設有山門庵;明永樂十年(1412)敕建。明代玉虛宮提點任自垣曾在此編修《道藏》和《大岳太和山志》。已毀廢,僅存遺址和石窟摩崖群像,是武當山發現最早、最大的石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太上岩
- 別稱:老君洞
- 洞高:4.35米
- 寬:4.15米
石窟依岩而鑿,呈券形狀,洞高4.35米,寬4.15米,深2.3米,周圍懸崖峭壁之上,眾多大小石窟嵌畫像碑數百通,摩崖題刻比比皆是。窟頂題刻“老君岩”三個字,窟內依岩斫刻太上老君像一尊,高2.35米,呈扁平狀,有唐代之遺風,內衣為左衽,腹系玉帶,中衣圓領,外為長袖風袍,手足均內藏,有明顯的“天盤”修煉之狀。
沿老君像後側正中向兩邊分別有13尊陽刻畫像,也為太上老君修煉之狀。洞口兩側各有兩尊武士站將把守洞口,均為陽刻,一人持斧,一人持戟。洞左摩崖群有“太子仙岩”和“蓬萊九仙”畫像摩崖,均為陽刻,其旁豎刻“靜樂國王太子仙岩”、“蓬萊真境”等。洞右峭壁上嵌刻數通畫像碑,均為淺浮雕造像,騰雲駕霧,飄逸灑脫,栩栩如生。這些摩崖造像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