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的演化》是197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文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體的演化
- 作者:戴文賽
- 出版時間:1977年10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統一書號:13031626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 目錄
- 前言
- 緒論
- 第一章 恆星世界概況
- 第二章 恆星的起源和演化
- 第三章 太陽系概況
- 第四章 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
- 第五章 銀河系和河外星系
- 第六章 星系的起源和演化
- 結束語
- 附錄一 天體質量的測定
- 附錄二 維里定理
- 附錄三 潮汐作用
《天體的演化》是197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文賽。
《天體的演化》是1977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文賽。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評述近二、三十年來國外關於恆星、太陽系及星系的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成果,某些地方也提出了作者本人的一些見解.本書力圖說明各類天體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一樣,都是按照辯證法的規律在運動,在發展,不斷地發生和變化著 本書幾乎用了一半...
《天體的演化》是1999年8月1日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本書主要講述了天體的演化過程與一些探索科學的思想與方法。內容簡介 《中國科普佳作精選》所收入的作品,正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佳作的共同特點,一是不只局限於對科學知識的闡述,而是注重弘揚科學精神,宣傳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二是通俗易懂,引人...
天體的演化是指天體形成以後的發展過程。歷史 康德於1755年提出的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假說,是第一個科學的天體演化學說。研究表明,地球的年齡不少於46億年,其他行星和太陽的年齡也都是幾十億年。有些恆星的年齡超過100億年,也有些恆星的年齡不到100萬年。新的天體還在不斷地產生,老的天體(白矮星、中子星等)...
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始於46億年前一片巨大分子雲中一小塊的引力坍縮。大多坍縮的質量集中在中心,形成了太陽,其餘部分攤平並形成了一個原行星盤,繼而形成了行星、衛星、隕星和其他小型的太陽系天體系統。這被稱為星雲假說的廣泛接受模型,最早是由18世紀的伊曼紐·斯威登堡、伊曼努爾·康德和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
太陽系的起源和演化,太陽系是由太陽、八大行星、眾多的衛星、為數更多的小行星和彗星以及行星際物質組成的天體系統。它的起源和演化的內涵涉及太陽系在何時,由何種原因,由何物質構成,經過何種方式和何種演化過程,如何導致現有各個成員天體的各自特徵及成員天體之間的差異。此外,還包括闡述具有特殊意義的地球的起源和...
約瑟夫·夫琅禾費和安吉洛·西奇開創了科學的天體光譜學,他們發現恆星光譜中黑暗的譜線是由大氣層吸收特定頻率的波長造成的。20世紀,恆星研究開始轉向物理方向。1913年,赫羅圖問世,它推動了恆星物理學的研究,恆星內部結構的解釋和恆星演化的模型被成功地提出。因為量子力學的發展,恆星光譜中的問題也能很好地得到解決。
天體演化理論是天文學專有名詞,來自中國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的天文學專有名詞中文譯名,詞條譯名和中英文解釋數據著作權由天文學名詞委所有。補充說明 “英漢天文學名詞資料庫”(以下簡稱“天文名詞庫”)是由中國天文學會天文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以下簡稱“名詞委”)編纂和維護的天文學專業名詞資料庫。該資料庫...
美國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Warren Brown領導的一個小組,新近發現了這樣一顆流浪的恆星。這顆暗淡的恆星距地球18萬光年,位於長蛇座方向上。科學家使用亞利桑那州MMT天文台的6.5米望遠鏡發現了它。研究小組發現,它的運行速度在700公里/秒以上,這幾乎是地球軌道速度的25倍,是銀河系逃逸速度(足以擺脫...
恆星演化論,是天文學中,關於恆星在其生命期內演化的理論。 由於單一恆星之演化通常長達數十億年,人類不可能完整觀測,理論仍有部分是推測的假說。天體物理學家主要利用觀測大量恆星,判斷其在生命期的不同階段,並以計算機模型模擬恆星的演變。誕生 恆星的演化開始於巨分子雲。一個星系中大多數虛空的密度是每立方...
演化 演化道路1:再電離前,宇宙溫度低,暗星可能因其自身釋放不夠多的熱能來抵抗自身的引力而坍塌成黑洞, 可以解釋黑洞為什麼在早期宇宙就已經存在。演化道路2:暗星的暗物質消耗完畢,剩下的普通氣體坍塌成普通恆星。演化道路3:暗星內的氣體冷卻和暗物質加熱可以保持平衡,允許暗星存活。相關報導 2023年7月,美...
天體(Astronomical object),又稱為星體,指太空中的物體,更廣泛的解釋就是宇宙中的所有個體。天體的集聚,從而形成了各種天文狀態的研究對象。天體,是對宇宙空間物質的真實存在而言的,也是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通稱。人類發射並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空間實驗室、月球探測器、行星探測器等則被稱為...
《天體演化的能態熱力學——鄧昭鏡論文集》是2015年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鄧昭鏡。內容簡介 負能譜熱力學,指出了負能譜物質系統的演化遵從熵減少原理;證明了穩態黑洞內部是一個負能譜系統,因而黑洞物質在引力聚集形成黑洞的過程中它的熵也是減少的。鄧教授的黑洞研究另闢蹊徑,走的是熱和引力結合的...
《太陽系及恆星系統天體的動力學演化》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周濟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重點項目。項目摘要 本項目研究天體力學國際前沿課題和基礎理論,內容包括:太陽系近地小行星的動力演化、柯依伯帶小行星的分布與結構演化、外太陽系行星系統的形成與穩定性、星系或星系團中恆星或恆星系統的相互作用與動力學演化,以及天體...
天體物理學相關的學科有太陽物理學、太陽系物理學、恆星物理學、恆星天文學、行星物理學、星系天文學、宇宙學、宇宙化學、天體演化學、射電天文學、空間天文學、高能天體物理學等。用物理學的技術和方法分析來自天體的電磁輻射,可得到天體的各種物理參數。根據這些參數運用物理理論來闡明發生在天體上的物理過程,及其...
因此,研究天體的演化就是要在物理定律的制約下,說明各種因素如何協調地變化。按照天體的質量和化學成分,運用物理定律,可以計算出不同時間的內部結構,即從恆星中心到表面各層的溫度、密度、壓力、能流及恆星輻射的總光度和表面溫度等物理量,從而可以確定恆星在赫羅圖上的位置;這樣還可以得出恆星的結構與物理參量隨...
雙星演化脈動天體 雙星演化脈動天體(binary evolution pulsator)是一個特殊雙星系統。2021年4月6日報導,雲南天文台發現了雙星演化脈動天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發展情況 2021年4月6日報導,雲南天文台發現了雙星演化脈動天體,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The Astronomical Journal上。
這表示雙星系統中的恆星也許比較容易產生噴流,進而形成HH天體。有觀測證據顯示,規模最大的HH天體噴流可能來自於一個分裂的聚星系統。有人認為恆星應該大多是以聚星系統的型態集體生成的,在星際物質與彼此間重力的互動作用下,大多數原恆星的團塊會在演化為主序星之前被扯成碎片。紅外線觀測 HH天體的噴流源頭-年輕...
在一次無與倫比的大爆炸中分裂成無數碎片,形成了今天的宇宙。1948年,俄裔美籍物理學家伽莫夫等人,又詳細勾畫出宇宙由一個緻密熾熱的奇點於150億年前一次大爆炸後,經一系列元素演化到最後形成星球、星系的整個膨脹演化過程的圖像,該理論存在許多使人迷惑之處。巨觀宇宙是相對無限延伸的。“大爆炸宇宙論”關於...
太陽系起源,天體演化學的一個分支,研究太陽系是在什麼時間、由什麼形態的物質、以什麼方式、經歷怎樣的過程、用了多長時間形成的,是什麼原因產生太陽系的現有特徵和各類天體的。地球是行星之一,它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是太陽系起源的一個重要內容。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太陽是顆恆星,它的形成和演化與行星系的形成有...
中子星從發現至今,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時間,儘管如此,不論在推動天體演化的研究方面,在促進物質在極端條件下的物理過程和變化規律的研究方面,它已經為科學家們提供了非常豐富而不可多得的觀測資料,作出了貢獻。同時,它也在這個新開拓的領域內,向人們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和難解的謎。“磁星”(Magnetar)是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