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村

天青村

天青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南陽山區船埔鎮,離市區27.8公里。現有住戶460多戶,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餘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處丘陵,四面環山,中間低平,且有一池,遠觀似井,近看似湖,故稱天井湖。聚落呈塊狀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經過,路口建設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門。有耕地面積543畝,山地面積4082畝。主產青梅、橄欖、香蕉等,曾以盛產柿餅著稱,兼種糧食作物。有國小1所,衛生站1個。屬革命老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青村
  • 別    名:天青湖、天井湖
  • 地    址:廣東省普寧船埔鎮
  • 人    口:5800多人
  • 面    積:耕地面積543畝,山地面積4082畝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粵V
  • 所屬地區:廣東省普寧市
  • 方   言半山客
  • 行政區類型:村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天青村航拍圖,

基本信息

天青行政村,曾名天青湖,亦名天井湖,位於廣東省
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天青村】
普寧市南陽山區船埔鎮,離市區27.8公里。現有住戶460多戶,人口2800多人。明末有餘姓居民在此定居。因地處丘陵,四面環山,中間低平,且有一池,遠觀似井,近看似湖,故稱天井湖。聚落呈塊狀分布。村西北有里坪公路經過,路口建設有天青湖碑石和天青湖大門。有耕地面積543畝,山地面積4082畝。主產青梅、橄欖、香蕉等,曾以盛產柿餅著稱,兼種糧食作物。有國小1所,衛生站1個。屬革命老區。

歷史沿革

祖先遷徒地點 路線 上祖由江西省贛州府會昌縣遷福建
由余53世淵海 戭公,居福建 泉州府同安縣54世源從公遷廣東 始興曲江 叔英公遷廣東 潮州 ----
遷江西 奉新---- 遷福建 建安 福州--- 遷江西 洪州 南昌 ---遷福建 興化 莆田----遷江西九江-
--遷福建古田三陽----遷江西會昌-----遷廣東惠州 歸善----遷廣東 長樂 五華----遷廣東普寧梅林尖石
村(原惠來縣梅林尖石)----遷廣東惠來縣葵潭鎮 圩邊菜園村 ----遷廣東省普寧船埔鎮古坑村---遷廣東普
寧船埔鎮 告田 艮龍寨---遷廣東普寧船埔鎮天青湖村 又名天星湖,現名天青村.
船埔天青湖村最早屬博羅縣管轄再屬海豐縣管轄,後由惠來縣管轄,現由普寧市管轄
由惠來縣管轄時地址:
廣東潮州府惠來縣龍溪都梅田樓長坑甲天青湖村 又名天星湖村
現地址:廣東省普寧市船埔鎮天青村
海豐縣為嶺南所稱望邑。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已在東南沿海聚居生息。歷夏、商、周至春秋戰國為“南蠻”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214年),秦平百越設郡縣,次年設南海郡,置龍川、博羅等縣,海豐地域隸屬南海郡博羅縣。東晉成帝元年,析南海郡之東為東官郡,海豐隸屬東官郡博羅縣。東晉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從東官郡的博羅縣劃出部分地區設定海豐縣。據傳因海豐地臨南海,海產豐富,取意於“南海物豐”,稱海豐縣。海豐置縣後,至南北朝均隸屬東官郡。唐代屬循州,唐代天寶元年(公元724年),海豐縣擢升海豐郡。海豐郡管轄歸善(今惠陽、惠東)、博羅、海豐、河源、雷鄉(今龍川)、興寧六縣。唐代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廢置海豐郡,仍為海豐縣。五代屬越州,宋代屬惠州,元代屬惠州路,沿至明、清均屬惠州府。
海豐置縣後,區域界限曾有變更。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5年),從海豐縣劃出部分地區設定安陸縣(即原陸豐縣的前身)。至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安陸縣又並回海豐縣。宋代神宗熙寧元年(公元1068年),推行王安石“募兵制”新法,海豐縣設八個都,有興賢都、金錫都、楊安都、石塘都、石帆都、吉康都、坊廊都、龍溪都。當時的海豐縣區域包括現在的汕尾市全境和惠來、普寧、揭西等部分地區。明代嘉靖年間,全縣又分設8都30里。
明嘉靖三年(1524),始析潮陽縣隆井都一半和大坭、惠來、酉頭3都及海豐縣的龍溪都合置惠來縣,因縣治在惠來都,故名。嘉靖四年(1525)建城,得名惠城,因其地處葵嶺東南,故又稱葵陽。嘉靖三十二年(1553),又割入靖海千戶所。置縣後隸屬潮州府管轄至清末。民國時期,先後屬廣東都督府、巡按使潮循道、東江行政委員公署、東區綏靖委員公署、廣東省第五、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5月20日惠來全境解放,8月,成立惠來縣人民政府。惠來縣先後隸屬潮梅人民行政公署、潮汕臨時專員公署、潮汕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潮汕專員公署、粵東行政公署、汕頭專員公署。1958年12月10日,撤銷惠來縣建制,與普寧縣合併。1961年3月恢復惠來縣建制,隸屬汕頭地區行政專員公署。
普寧
漢時隸屬南海郡揭陽縣。東晉成帝鹹和六年(331年)隸屬潮陽縣,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析潮陽縣西境洋烏、戎水、黃坑3都,取“普遍安寧”之意首建置普安縣,初始縣治設於戎水都(今汕頭市潮南區貴嶼鎮境內)。至萬曆十年(1582年),將普安縣改稱普寧縣,又將普寧縣洋烏、戎水2都劃歸潮陽縣管轄,萬曆十四年(1586年)縣治遷於厚嶼(今洪陽鎮)。清雍正十年(1732年)廣東巡撫楊文乾奉旨批文將潮陽縣戎水都170個村、貴山都西半部93個村以及洋烏都尾段45個村劃歸普寧縣管轄,在明、清兩代普寧縣隸屬潮州府,民國時期隸屬潮循道、東江行政委員公署、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7月1日普寧縣人民政府在流沙鎮成立,新中國成立後,普寧縣先後隸屬廣東省潮汕專署、粵東行署、汕頭專區專員公署、汕頭地區行政公署、汕頭市,1950年3月1日將惠來縣的南陽山區505個村、陸豐縣的大坪鄉以及揭陽的九斗、烏石村劃歸普寧縣,1952年普寧縣駐地由洪陽遷至流沙鎮,1958年12月惠來縣併入,1961年3月惠來縣析出。1993年4月6日,民政部(民行批[1993]71號文)批准普寧撤銷縣建市(縣級)。

天青村航拍圖

2015年天青村航拍大圖2015年天青村航拍大圖
2015天青村航拍大圖2015天青村航拍大圖
天青村2015航拍大圖天青村2015航拍大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