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閒
- 拼音:tiān xián
- 注音:ㄊㄧㄢ ㄒㄧㄢˊ
- 出處:《天馬行應製作》
詞語,關於天閒的詩詞,元朝詩詞,清朝詩詞,關於馬,西北大馬,雷台銅天馬,有關人物,弼馬溫,天閒星,
詞語
基本信息
【詞目】天閒
【詞語解釋】
1、皇帝養馬的地方。
關於天閒的詩詞
元朝詩詞
清朝詩詞
關於馬
西北大馬
中國人對馬崇尚已久,由馬引出的美德歷來有口皆碑,我們在西北考察中,發現西北人民對馬的感情尤為深厚,馬在他們心裡打上了很深的烙印。
位於甘肅山丹縣南部祁連山下的大馬營草灘,有個山丹軍馬場,以良種馬馳名中外,這是我國歷來最大的馴馬基地。擁有草原百萬畝的軍馬場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隋唐時,這裡曾蓄養軍馬達10萬多匹,西晉民謠《涼州大馬》唱道:
涼州大馬,橫行天下;
涼州鴟中寇賊消,鴟翩翩怖殺人。
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
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
西北大馬名揚天下,西北的許多名勝古蹟、出土文物、神話故事也與馬緊密相聯。
雷台銅天馬
8月2日,我們參觀武威雷台公園,這裡曾在1969年10月發現了一座東漢晚期大型磚室墓,出土珍貴文物231件,銅幣近三萬枚,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銅天馬”,亦稱“銅奔馬”、“馬超龍雀”、“馬踏飛燕”,現藏於甘肅省博物館。
雷台銅天馬以青銅鑄就,通高34.5cm,長45cm,造型運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藝術手法,巧妙利用力學平衡原理,造就風馳電掣的天馬形象,天馬體態矯健,昂首揚尾,四蹄翻騰,張口嘶嗚,以對側重步賓士向前,後足踩在疾如閃電的鴟鵂背上,鴟鵂回首驚顧,似乎想看清是何神物凌空而來;天馬側首左盼,也想看清蹄下踩中何物?作者以無比高超的手法,把天馬與鴟鵂在驚心動魄的一剎那間的動作神情表現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後人贊之“天馬馳騁,鴟鵂騰飛,豪氣凌雲”。
雷台銅天馬的神駿與完美程度,與古代相馬術中對千里馬體態和形象的描述完全符合。它作為一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是我國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代表,曾多次出國展出。它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傾倒了無數國外觀眾,被稱為“古代藝術之冠”。“世界文化頂峰”,其知名度之高,使得它在1984年被國家旅遊局定為中國旅遊標誌,它所具有的內在生命力和一往無前的氣概,是整個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堪稱“天下第一馬”。
在酒泉古城地下的古墓葬中,埋藏著幾千年以來歷史發展的偉大文化,城西北十五華里的地方,有一片礫石灘,1977年7月,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和酒泉地區考古學習班,聯合發掘了一座十六國時期的大型彩色壁畫墓,定名為“丁家閘五號壁畫墓”,譽為“地下畫廊”。
8月9日下午,在前往嘉峪關途中,我們特意去了家庫,當時正刮狂風,黃沙滿天,我們在礫石灘中艱難前進,這塊在飛沙中看起來一望無際的大墳場,不知有多少座魏、晉時期的墓葬,在一孤零零的建築物前面,我們下了車,沿著長長的甬道下去。黑暗中,一種陰涼感遍步全身,在講解員淡淡的照明燈照明下,我們見到了“地下畫廊”。頓時,我們為墓室的氣魄驚嘆起來。這座壁畫墓歷史已達1600多年,但至今色彩仍很鮮艷,畫面保存十分完整。壁畫都是通欄大畫,不同於一磚一畫的畫象磚墓,繪畫內容具有很濃厚的生活氣息,真實地再現了十六國時期的生活狀況和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生產生活的情景。
在前室北壁龍首下,繪一匹頭豎紅纓,騰空飛奔的駿馬,神態如生,勾畫遒勁流暢,從頭至尾一氣呵成,可謂巧奪天工,這匹馬稱之為“神馬”亦可,稱之為“天馬”亦無不可,因其就繪在天景上。墓室中出現這種畫面,大約是墓主人生前榮華富貴,享盡人間尊榮,死後再去“天堂”游轉的意思吧,《漢書·天馬歌》雲“天馬來,龍之媒,游閶闔(天門),觀玉台(天宮)”。
在民間,“天馬”傳說眾多,地處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臨松山下的馬蹄寺,其寺名由來就是突出一例,馬蹄寺是有名的佛教勝地,是河西走廊和青海等地信徒朝拜佛祖聖地,歷史悠久,保存著屹立於世界之林的石窟藝術珍寶。
民間相傳,神馬騰空時,在馬蹄寺處一塊岩石上踩下了深深一個蹄印,馬蹄寺也由此而得名。《肅鎮志》中載;“張掖城南一百里,岩石間有神驥足在焉,故名,又有臨松,青松丹碘三名山下,有詩流寓……”
有人說,馬蹄印是格薩爾王豹馬踩的,有人傳是駝螺王的馬留下的,還有種說法是唐僧西天取經時,來到此山岩之下,白龍馬眼見前無路,騰空飛起,在懸岩頂處留下蹄印。這些民間傳說雖眾說紛紜各不相同,但都為了說明馬蹄印跡從何而來。
8月6日,我們前往馬蹄寺。張掖素有“金張掖”之稱,一路風景優美,有詩為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進入臨松山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南面起伏的山巒,山頂的積雪銀光閃閃,半山腰一條銀帶似的瀑布飛流直下,茂盛的雲杉林,滿山森秀,烏奇音粹,名花一十三種,相繼開謝,天然石洞,人見嘆美。(馬蹄山佛殿碑記)翹首向兩面的懸岩看去,岩壁上石塔龕密布,錯落有致,造形美觀,雕刻精細,轉過一個大彎,眼前豁然開朗,馬蹄寺就坐落在這裡。
踏有蹄印的石頭,現存馬天殿內,供人們朝拜還願。清人高無振曾寫過一首《馬蹄遺蹟》詩對蹄印進行了描述:
飛空來驥足,馬立落高兒。
入石痕三寸,周規印一圓。
不緣馳穆駿,豈意列天閒。
雨剝蹤仍顯,霜雕粉自斑。
年多碑尚勒,代遠色爾殷。
神馬峰頭立,旃旄漫渡關。
穆駿,相傳周穆王馳八駿經張掖去崑崙山與西王母相會;天閒,指皇帝養馬的地方。
民間流傳著的眾多與馬蹄有關的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風物傳說,以及人眾叛親離時對馬蹄印的敬仰與朝拜,說明了“神馬”、“天馬”在當地人心目中的地位。
三十多天的考察,我們只對西北的風物景觀有點大致的了解。雖然行程比較匆忙,我還是對西北大馬有較深的印象,我想引用古人的一段詩詞,表達對西北大馬的讚美之情:
幾度物換星移,集北國精華如夢中,看秦皇風骨,爾展真容;漢武雄略,風騷獨領,一代斯文,五涼興盛,隴右河山別樣紅,重抖擻,送風流人物,躍上崑崙。
有關人物
弼馬溫
在天閒養馬之人的稱呼。
孫悟空為什麼被封為“弼馬溫”?這真是個負責養馬的官嗎?唐朝時期是我國養馬業達到頂峰的時期,中央王朝飼養的官馬曾多達75萬匹,全國設有眾多的牧場和馬坊,專門用來放牧或飼養朝廷用馬。當時尚書省設立駕部郎中和員外郎各一員,主要掌管官馬的登記和分配。太僕寺和殿中省各設立尚乘局及尚乘奉御,主要掌管官馬的遴選、飼養、調教和駕馭等事務。地方眾多牧場設立監、丞之職,由皇帝所派親信之官群牧使和監牧使統一管理,主要負責具體養馬事務。東宮還有九牧監、丞,專門為皇太子牧養馬匹。由於皇帝和朝廷的高度重視,這時候養馬官具有較高的地位。特別是在宮中專門為皇帝養馬的人,即使開始身為奴僕,也能為皇帝矚目、寵愛並躋身高層。像王毛仲,原本是李隆基的家奴,後來因養馬功勞卓著而被封為大將軍,官居一品,以至於飛揚跋扈,目中無人,甚至對小孫子一生下來就被賜五品官還不滿足。唐肅宗時期的宦官首領李輔國,本是普通的“養馬小兒”,由於養馬有術而升遷,被任命為掌管御馬的飛龍廄使,並藉此掌握了宮中大權,最後控制了皇帝、皇后,朝廷百官無不畏懼。可以說,這時候的養馬官絕對不是沒人瞧得起的“弼馬溫”,而是相當威風的高官權臣了。
天閒星
公孫勝 ,複姓公孫,單名勝,道號“一清先生”,生得一雙杏眼,落腮鬍須,身長八尺,相貌堂堂,乃薊州人氏,自幼在鄉中好習槍棒,學成武藝多般,大家都呼他為公孫勝大郎。後來師從羅真人,學得一身道術,善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江湖上都稱他做“入雲龍”。
公孫勝上梁山的緣由:
為給岳父蔡京慶壽,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大肆搜刮民財,共得十萬貫金珠寶貝,名曰“生辰綱”。公孫勝得之訊息後激於義憤,往投晁蓋獻劫奪之議,在晁蓋莊遇劉唐、吳用、阮氏兄弟,風雲際會一拍即合,七星聚義,又有"白日鼠"白勝加入,遂成“智取生辰綱”之舉。石碣村一戰,運用所學道術,巧運長風火燒官軍戰船立下頭功,上梁山後助晁蓋火併王倫,開水滸寨基業。後中途省親回家,宋江大戰高唐州為高廉妖法所敗,戴宗、李逵上九宮縣二仙山相請,奉師父羅真人之命,二次下山大敗高廉,石碣天文位列天閒星,與吳用一起共為軍師。
公孫勝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