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歷史
學校前身是清乾隆時期(公元1754年)知縣李雲飛創辦的天門書院,系鄂地最早的三大書院之一。1912年秋在此基礎上創辦了天門中學,2005年遷址於竟陵鎮鐘惺大道西端。學校具有豐厚的人文底蘊,原址與茶聖陸羽煮茶處毗鄰,是明代著名文學流派竟陵派的發祥地。
教育成果
學校秉承“求實、嚴謹、勤奮、進取”的校訓,確立了“博學明德、自強致遠”的辦學理念,科學管理,民主治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力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教育教學成果顯著。1977年以來,為各類高校輸送大學生2萬餘人,其中北大清華200多人。2013年過清華、北大線6人,上一本線人數達610人,成為“2014年清華大學新百年領軍計畫優質生源基地”。學科競賽中有500多人獲國家級一、二等獎。先後培養出了地質學家李延禧,開國將軍、共和國部長黃忠學,中國工程院院士、電波傳播專家張明高,現代著名詩人鄒荻帆,著名企業家陳東升等一大批傑出的校友。
學校領導
彭善德 天門中學校長 黨委副書記
文化傳統
學校以校風優良、環境優美、管理最佳化、質量優異贏得了社會的信任和讚譽。著名作家秦牧曾在《文匯報》撰文《天門縣上了狀元榜》,《人民日報》記者杜若原曾撰文《江漢才子出天門》,《人民日報》曾刊登《狀元榜眼同出天門,狀元之鄉再創佳績》,盛讚天門中學。2003年1月《人民日報》又以“狀元搖籃德為先”為題,介紹了我校“以德治校” 的成功經驗。學校榮獲教育部、人事部共同授予的“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榮獲教育部授予的“全國特色學校”稱號,榮獲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授予的“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稱號,連續九屆獲得湖北省“文明單位”和“最佳文明單位”稱號,連續三屆被中央文明委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先進單位,並先後被評為全國學校體育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安全文明校園、湖北省園林式學校、湖北省素質教育實驗學校、湖北省教改試點學校、湖北省教育科研實驗學校、湖北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湖北省校本培訓示範學校。
地圖信息
地址:湖北省天門市人民大道東97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