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山寺

天門山寺

天門山寺,始建於明朝,是湘西地區的佛教中心,自建寺以來信士眾多,香火鼎盛。舊寺坐北朝南,廟門上高書“天門仙山”,兩邊楹聯為“天外有天天不夜,山上無山山獨尊”,全寺三進兩殿,殿後有觀音堂,氣勢浩大。寺外古木參天,不遠處有七級浮屠,堪稱古雅清幽。自民國之後,天門山舊寺日見衰頹,現仍有遺址可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門山寺
  • 占地面積:萬餘平方米
  • 風格:採用清代官式風格
  • 組成:山門、鐘鼓樓、天王殿
保存狀況,介紹,最佳旅遊時間,

保存狀況

現在的天門山寺為原址重修,由、大雄寶殿、觀音閣、藏經閣、法堂等建築組成。其中,觀音閣造型尤為奇巧,樓層設定明二暗三,其構造之複雜,堪與國內各古典名樓相娉美。寺廟坐落山窩,視野開闊,極目東南,眾山皆小,確有一山獨尊的氣概。

介紹

2009年06月08號下午,修葺一新的湖南張家界天門山寺,莊重嘹亮的號聲響徹山間,法樂迴蕩四方,中國佛教界首次組團前往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故鄉——尼泊爾藍毗尼迎請的舍利,正式安放此間。
佛舍利是指佛教祖師釋迦牟尼佛,圓寂火化後留下的遺骨和珠狀寶石樣生成物。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涅盤,弟子們在火化他的遺體時從灰燼中得到了一塊頭頂骨、兩塊肩胛骨、四顆牙齒、一節中指指骨舍利和八萬四千顆珠狀真身舍利子。佛祖的這些遺留物被信眾視為聖物,爭相供奉。
安放此間的釋迦牟尼佛舍利如黃豆大小,呈現出象牙白的光澤。一同安放在天門山寺的還
天門山寺
有釋迦牟尼兩大弟子目犍連和舍利佛的兩枚舍利。
始建於唐朝的天門山寺,自建寺以來信士眾多,香火鼎盛。二○○二年,當地耗資八千多萬元人民幣對古剎進行了重新修建。重建後的天門山寺占地兩萬餘平方米,是目前湖南省境內最高的佛教建築群。
此次安放的三枚舍利均由尼泊爾藍毗尼中華寺贈予。一九九八年竣工的中華寺由中國佛教協會承建,是中國有史以來在海外的第一座正式寺院。中華寺僅有兩枚釋迦牟尼佛舍利,均由尼泊爾藍毗尼蓮花寺前方丈必蒙拉難陀長老所贈。懷著對湖南的深厚感情,曾於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南嶽衡山出家的中華寺方丈懷善大和尚將這兩枚佛舍利中的一枚贈予天門山寺。
安放當日,張家界下起了傾盆大雨,上萬名中外遊客和佛教信徒冒雨見證了這一莊嚴時刻。據悉,此枚釋迦牟尼佛舍利不僅是湖南省首枚,也是中國目前僅有的五枚之一。張家界佛教協會與天門山景區將共同為佛舍利投保一億元人民幣。

最佳旅遊時間

天門山寺屬於張家界地區,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間。年平均氣溫16.6℃左右。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16.8°c,可謂四季如春,四季均適合遊覽,最佳旅遊時間是每年的4月-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