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宮

天聖宮

天聖宮位於鹹陽市秦都區雙照鎮大魏村,創建於金世宗年間,為紀念全真教創立者王重陽而修,至弟子馬丹陽關中弘教之時增修,名曰:“天聖”,寓意天降聖人於此地。元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敕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真君”。元至元己丑(1289)天聖宮大修,劉祖謙撰《重陽王祖師仙跡記》立於廟中。至大三年(1310年),元武宗加封王重陽為“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明洪武六年(1373),道士趙崇啟,虔心夙起,鳩工掄財重修。明嘉靖四年、明萬曆三十五年、清乾隆五十六年,歷經數代,得到重修與擴建。可惜因清同治年間戰火,部分殿堂受到破壞。民國初,僅存祖師殿三間,七真殿、藥王廟等建築,至上世紀建國初,廟舍作為學校使用,1963年拆除地面建築,原宮址復耕還田。

天聖宮東南約百步為“重陽祖師先塋”(父母墓),其墓東側有祭祀御道曰“古路”。天聖宮在中國道教歷史上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僅次於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聖宮
  • 外文名:TIANSHENGGONG
  • 地理位置:鹹陽市秦都區雙照鎮大魏村
  • 門票價格:免費
歷史尋跡,歷代重修,

歷史尋跡

大魏村之東“天聖宮”,創建於金世宗年間。歷經數代,風雨浸壞,至明洪武六年(1373),
瓦困於雨,木蠹於風,日就傾圮,道士趙崇啟,虔心夙起,鳩工掄財,置蓋三清殿三間,祖師殿三間,左靈官一間,右傍方丈一院,地宮一處,祖師殿三間,盡心修理。其工未完,趙崇啟逝。之後,乏繼徒眾,是宮漸次頹廢。期至正德(1506-1521)本縣知縣李公,誠意懇切,給帖邀本縣太清觀道上王道玄、同徒崇樞等到宮。王道玄募四方之財,同心協力以張前人之光。
不三四年,掄換其財,新其所舊,又修雷祖殿一間,宮院蔭以茂林嘉樹,環置穡地蔬圃,占地約十畝,外地三十畝。至明嘉靖三年(1524) 落成,自是勝跡復榮。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秦藩信官張朝,遐慕仙風,觀宮牆猶為土築,慨然樂輸資材,貿易磚石,包砌修葺。清乾隆年間,宮院頹廢將盡。時有道士李聞一,年高而好善,常往來秦中諸邑,每見祠宇有傾壞,必為募資修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湖北大中丞福公,方開藩秦中,李聞一以天聖宮事相告,福公與陝西督糧道兼管水利事務溫承惠遂捐資,庀材鳩工,頹者以立,圮者以整,無費於民,遂還舊觀。可惜! 清同治(1862-1873)年間部分殿堂毀於戰火。至民國初時,天聖宮存祖師殿三間,中供重陽王祖師,兩側供全真七子塑像。殿前兩側藥王廟和娘娘廟各三間。廟內三清殿、焚紙樓和玉皇樓僅存遺址。至上世紀建國初,廟舍作為學校使用,1963年拆除地面建築,原宮址復耕還田。原廟內四通碑石移鹹陽博物館保存。天聖宮東南,約百步為“重陽祖師先塋”(父母墓),老者稱”先人墳”。其墓東側有祭祀御道曰:“古路”。原天聖宮道士季明道,每逢清明、十月一、年令時節,都會向重陽祖師先塋送香,其去世後本村村民季振國(其養子)負責掃墓。清代“重陽祖師先塋”墓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不幸被截成兩段用於夯實土牆,現存大魏村。又據村中老人口述,天聖宮原有廟志四卷,記載該廟歷史由來,及重陽先塋情況。1979年,宗教政策恢復後,村中善信在舊處建廟堂一間,塑重陽像,香火奉祀,每年農曆二月十五廟會,從未間斷。
大魏村

歷代重修

金世宗始建
陝西鹹陽天聖宮係為紀念王重陽祖師而修。至弟子馬丹陽關中弘教之時(1172-1181)增修,名曰:“天聖”,寓意天降聖人於此地。
元代大修
元至元己丑(1289)天聖宮大修,劉祖謙撰,劉汾題額並書,王天錫刻石,楊志純立《重陽王祖師仙跡記》。原在大魏村天聖宮內,1963移鹹陽市博物館
嘉靖四年
嘉靖四年(1525),王九思撰,張緯篆額,王獻書,趙應祥刻石《重修重陽天聖宮碑記》記述了天聖宮道土趙崇啟於弘治六年(1493)募資重修天聖宮之事,功未成而仙逝,後維無人,本縣知縣李公請鹹陽太清觀道士王道玄住持天聖官,王道玄同徒崇樞到宮,屢觀前人之修跡未完,恪恭厥心,勵志攸存之事。原在大魏村天聖宮內,1963移鹹陽市博物館。
萬曆三十五年
明萬曆三十五年,秦潘信官張朝主持重修天聖宮圍牆,馮從吾撰文,李廷信篆額,高學詩書,趙儉,楊甫松刻石《重修天聖宮牆垣碑記》原在大魏村天聖宮內,1963移鹹陽市博物館。
清代重修
清乾隆五十六年,名紳李聞一倡議,滿族大臣福寧溫承惠捐資,再次重修。溫承惠親自撰文,福寧書丹《重修天聖宮道觀碑記》原在大魏村天聖宮內,1963移鹹陽市博物館。
解放初期
天聖宮道士季明道組織五村四社民眾,對天聖宮院牆進行整修。
其他參考文獻:
天聖宮
天聖宮
金源濤撰《終南山神仙重陽子王真人全真教祖碑》,
金大定二年(1225年)立
《明萬曆●鹹陽縣新志》前卷《地理志●古蹟》,第15頁
尹志平撰《清河真人北游語錄》卷二,第10頁
馬丹陽撰《漸悟集》上卷,第18頁
秦志安撰《金蓮正宗記》,蒙古太宗十三年(1241年)
王重陽撰《全真集》卷九,第11~12頁
《道藏》第二十五冊,第739頁
《清乾隆●鹹陽新志》卷五《古蹟●碑碣》第66頁
王重陽及其家族
王重陽,原名中孚,字允卿,重陽為其號。宋徽宗政和二年十二月二十二
日(公元1112年1月11日)出生於陝西鹹陽大魏村,仙逝於金大定十年(1172),四子: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往大梁迎取師傅遺骨,葬於劉蔣(今戶縣祖庵鎮)為金代“全真道”創立者,有詩詞千餘篇,分為《全真》前後集傳於世。
對其早期家族情況,可見王重陽《全真集》卷9,第11-12頁,《道藏》第25冊,第739頁《悟真歌》“余當九歲方省事,祖父享年八十二,二十三上榮華日,伯父享年七十七,三十三上覺婪耽,慈父享年七十三”,墓在縣西北三十里,又有《全真集》卷十《上兄壽》諸詩,可知王重陽是家裡的第三個兒子,上有長兄二人,而從其《全真集》卷六《漁家傲》詞中可以得知王重陽五十三歲時,兩位長兄已經亡於家鄉,王重陽有詩《又兄去後贈侄元弼元佐》,提及家鄉侄子王元弼、王元佐、馬丹陽《漸悟集》卷下《憨廊郎》,《掛金燈》也有提及王重陽侄子網周臣等家族後人。
大魏村為何沒有魏、王兩姓?
大魏村位於雙照辦西郊,東與毛村毗鄰,西與小依村接壤,北與西城村連地,南與一號路白良村相通。原名大一村。相傳,在周秦時期這裡有一大一小兩個村莊,大村裡有魏、王兩姓,小村只有陳姓一族。因兩村住的很近,約五六百米相互依靠,後改稱大依村,小依村。大一村內魏、王兩姓中魏姓發展較快,占村中人口較多,後改為大魏村,也因魏姓戶大而得名。但是,近百年來
大魏村卻無一魏姓,而以高姓居多。
事情要從康熙末年說起。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的高建章來鹹陽做縣令,他得知大魏村出了一位神仙王重陽,認為此處人傑地靈,乃風水寶地.於是,將其五子由山西洪洞縣遷居大魏村,五子排號琮、吉、廣、和、通,也就是村裡的五大家族。高姓,官高勢重發展快,面對高姓官員魏姓人聰明地選擇欺官不如讓官的上策,從大魏村遷出,人走村在。魏姓人讓村於高姓人,表現出魏姓人的開懷大度。解放初期,魏姓人還來大魏村祭祖。高姓人守護村名表現出尊重魏姓,尊重事實,尊重歷史,這就是大魏村村名延續百年無魏姓的答案。而王姓因戰亂、天災等原因早已遷出本村。據村中老人講述:“今禮泉舊縣村王家為大魏村王姓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