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秤座流星雨最主要的發現證據是羅納·麥克因特什(Ronald A.McIntosh)在1935年發表的《南天流星群索引》以及澤內·瑟卡尼納(Zdenek Sekanina)兩次無線電流星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秤座流星雨
- 者發現證據:羅納·麥克因特什
- 時間:3月24日延續到5月7日
- 文章發表:《南天流星群索引》
基本介紹,詳細介紹,
基本介紹
麥克因特什在他的索引中有兩個輻射點相當相似,134號基於9個過去已經觀測過的輻射點,活動時間4月13-21日,輻射點從赤經233.5度,赤緯-19度移到赤經238.5度,赤緯-22度。141號則基於3個過去已經觀測過的輻射點,活動時間4月17-19日,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236度,赤緯-15度。
詳細介紹
瑟卡尼納將這個群稱為“天秤座流星雨”,活動時間從3月24日延續到5月7日,過節點時間4月17.6日(太陽黃經27.2度),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232.1度,赤緯-16.0度。瑟卡尼納第二次觀測觀測到兩個很相似的群,第一個他認為是第一次觀測的確認,也稱為“天秤座流星雨”,活動時間3月10日-4月21日,過節點時間4月5.5日(太陽黃經15.2度),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224.3度,赤緯-12.8度。第二個群則被稱為“天秤座θ流星雨”,活動時間從3月11日到5月5日,過節點時間為4月18.4日(太陽黃經27.9度),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236.3度,赤緯-18.4度。
僅有的更多觀測數據來自威廉·丹寧(William F.Denning),1887年4月16-21日,觀測到5顆來自赤經235度,赤緯-15度的緩慢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