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變態狂

天生變態狂

變態心理學書籍。TED演講人詹姆斯·法隆作品,2016年4月群言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天生變態狂:TED心理學家的腦犯罪之旅
  • 作者:【美】詹姆斯·法隆
  • 原作品:The Psychopath Inside:A Neuroscientist’s Personal Journey Into the Dark Side of the Brain
  • 譯者:翟名晏
  • 出版社群言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2月
  • 頁數:256 頁
  • 定價:3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80256-950-8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詹姆斯·法隆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十年來成就最大的神經科學家,他有著美滿的事業和家庭,研究大腦組織35年。多年來,他深深著迷於心理變態者的腦部結構研究,並發現心理變態者的大腦邊緣皮質都存在相同的變異。2005年,在對正常人和異常人腦部掃描圖的研究中,他竟然滑稽地發現,自己的腦部結構跟心理變態罪犯的一模一樣。自此展開了他自我在心理變態腦科學領域下的自我探索。
2005年12月,在家庭聚會上,母親悄悄塞給他一本書說“這本書,或許可以讓你好過一些。是關於你父親家族的。”書開頭就講述了詹姆斯父系血統康奈爾家族的第一樁弒母案,隨後的200年裡,其父系陸續曝出過殺妻弒母等數個殺親案件。2011年後,另兩支父系血脈,一支被曝出全是兇殺犯,一支全是拋棄妻子的流氓惡棍。
2008年,詹姆斯受邀參加TED,鼓起勇氣自白了自己的狗血家族史。演講被放到YOUTOBE上後引起關注熱潮。顯然,對大眾而言,“天生殺人犯”比“神經科學家”更可以喚起注意。
犯罪心理》的導演西蒙找到作者,邀其在電影中本色出演。而《華爾街日報》也湊熱鬧,將其狗血經歷付諸筆端……

作者簡介

詹姆斯·法隆: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的教授及學科帶頭人,獲獎神經科學家,教授精神病學和人類行為學已經35年。他所研究的課題非常廣泛,包括:成人幹細胞、中樞神經系統迴路、神經營養因子、神經解剖、基底神經節多巴胺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人類大腦成像等。
他的神經復原公司獲得了年度最佳生物新技術的評選,推動了幹細胞研究的重大突破。《紐約時報》說他對產後新神經元發育的探索是十年來大腦研究最重要、最驚人的成就。他經常為各類媒體提供犯罪和恐怖心理的專業分析,在犯罪心理電台上露面,在BBC“Are You Good or Evil”節目中占據了突出的位置。
在《犯罪心理》系列劇中那個攜帶變態心理基因的心理學教授是其本色出演。

目錄

01.一張腦部掃描圖引起的混亂
一個心理變態可以偽裝出很關心他人或是充滿悔意的樣子,但他的大腦卻會說實話。這就是我在2005年那個10月一直在做的事,直到我發現了自己怪異的腦部掃描圖,暗示我的大腦在負責同理心和道德觀的部分活動減弱。
02.成長之路:那些不起眼的“罪惡”/015
我的無端恐懼症大都是在二十幾歲和剛過三十歲的那幾年發作的,直到我學會了當預感到恐懼症要發作時,如何對它加以控制之後,它才離我而去。但在頭五百次恐懼症發作時,我都堅信自己在一兩分鐘內就要死了。
03.我是誰:科學家VS心理變態
我先是大吃一驚:“這一定是在開玩笑!”接著又笑了。我心想:“這真是個笑話。”如果你多年來一直受邀研究兇手的大腦,還從中總結出一套兇殺犯大腦的通用模式,最後竟然發現自己也擁有這樣的大腦,那可真是個天大的笑話。
04.充滿血腥的家族史
康奈爾家族這種自相殘殺的癖好,還真是獨具一種別致的公德心。最後,事情出現了讓人愉快的結果,也像是歷史的必然,這條兇手鏈在十九世紀末終於趨於平淡、消聲匿跡,使我和我的父親得以遠離了這條家族血脈。
05.變態大腦的現實成功之謎
我有心理變態者的大腦。我背著這么個家族故事,還可能遺傳了心理變態的基因。然而我同那些我一直以來所研究的連環殺人犯有著天壤之別。所以這其中一定另有奧妙,而這也是激勵科學家們追求真相的契機所在。
06.從TED到《犯罪心理》
八月下旬的幾天裡,我收到了兩封郵件,接了兩通電話。電話和郵件來自於《華爾街日報》科技通訊社的社長高塔姆.奈克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犯罪系列片《犯罪心理》的執行製作人兼作者西蒙.米倫。他們都想要知道TED視頻里故事的後續……
07.愛情、友情和那些不堪回首的韻事
立刻要求回報不是一種操縱。小伙子們會對姑娘們大獻殷情,然後立刻要求與她們上床。操縱者從不使用這種蹩腳的手段。他們會像個混蛋一樣用優雅的方式完成一切。
08.其實我還有躁鬱症
我的輕度狂躁發作的狀況是這樣,我會躺在家中的浴缸里喝到深夜,接著在我那些個志趣相投的好兄弟里找到一人,一起開車去拉斯維加斯,在那裡花上整個周末喝酒賭博,好像再也沒有明天需要擔憂一樣。
09.你能改變一個心理變態嗎?
2011年,當我的“情況”通過電視和廣播媒體向大眾公開之後,大部分人對待我的態度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同。大多數人,包括黛安和我另一些家人以及朋友只是這樣對我說:“聽到你有一些社會性病態人格,我一點也不意外,一點點也不。”
10.論心理變態存在的必要性
變態人格者不會體驗到普通人所具有的感情,所以他們不會像普通人那樣露出馬腳。他們的冷認知能力要比熱認知,即情緒認知能力來的超凡得多。真正的(或者說成功的)心理變態者可以憑空編織起一個不可思議的謊言,卻不流露出一丁點兒的愧疚和懊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