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使用的主要植物染料有:紅色類的茜草、紅花、蘇枋;黃色類的藎草、梔子、姜金和槐米;藍色類的鼠李;黑色類的皂斗和烏桕等等,它們經由媒染、拼色和套染等技術,可變化出無窮的色彩。下面著重介紹一下紅花和靛藍這兩種染料的製作過程。
紅花
紅花(又名紅藍草)可直接在纖維上染色,故在紅色染料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紅色曾是隋唐時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詩句“紅花顏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況了紅花非同凡響的艷麗效果。根據現代科學分析,紅花中含有黃色和紅色兩種色素,其中黃色素溶於水和酸性溶液,無染料價值;而紅色素易溶解於鹼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產生沉澱,形成鮮紅的色淀。
古人採用紅花泡製紅色染料的過程如下:將帶露水的紅花摘回後,經“碓搗”成漿後,加清水浸漬。用布袋絞去黃色素(即黃汁),這樣一來,濃汁中剩下的大部分已為紅色素了。之後,再用已發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沖洗,進一步除去殘留的黃色素,即可得到鮮紅的紅色素。這種提取紅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稱之為“殺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時期就已傳到日本等國。如要長期使用紅花,只須用青蒿(有抑菌作用)蓋上一夜,捏成薄餅狀,再陰乾處理,製成“紅花餅”存放即可。待使用時,只須用烏梅水煎出,再用鹼水或稻草灰澄清幾次,便可進行染色了。“紅花餅”在宋元時期之後得到了普及推廣。
靛藍
靛藍,是一種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還原染料。戰國時期荀況的千古名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就源於當時的染藍技術。這裡的“青”是指青色,“藍”則指製取靛藍的藍草。在秦漢以前,靛藍的套用已經相當普遍了。
我國人民在長期實踐中,已逐漸摸索出製取靛藍的關鍵技術,從而打破了藍草染色的季節限制。古人的造靛方法如下:先將刈藍倒豎於坑中,加水過濾,將濾液置於瓮中,按比例加入石灰,再用木棍急劇擊水,加快溶解於水中的靛甙與空中氧氣的接觸,使之氧化成為靛藍,沉澱後,將水除去,等靛藍的水分完全蒸發,則可將其盛到容器內,製成藍靛。這種造靛和染色的技術,與現代合成靛藍染色的機理是完全一致的。
與紅花一樣,藍草也可製成固體染料:先製成泥狀的靛藍,待染色時,先用酒糟發酵,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氫氣、二氧化碳可將靛藍還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的白布,經空氣氧化,又可顯現出藍色。靛藍的這種發酵還原技術在春秋戰國時期已開始使用,而且該種古老的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約公元前100年,印度始製成靛藍,與中國人不同,他們採用尿發酵法染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