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仙人國指天涯海角風景區,位於海南省三亞市天涯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涯海角仙人國
- 地址:海南省三亞市天涯鎮馬嶺山腳下
簡介,景觀,
簡介
史載, “天涯”兩字為清雍正年間崖州知州程哲所題,銘刻在一塊高約10米的巨石上(岩石下方有郭沫若詠“天涯海角”的三首詩題刻)。“海角”兩字刻在“天涯”右側一塊尖石的頂中端,據說是清末文人題寫。這兩塊巨石通稱“天涯海角”。傳說一對熱戀的青年男女分別來自兩個世仇的家族,雙雙發誓不管到天涯海角也要永遠在一起。在其族人的追趕下,被迫雙雙逃到此地。而此時兩人跳進大海,化成兩塊巨石,永遠相視相對。後人為紀念他們的堅貞愛情故事, 在此石頭上刻下“天涯”“海角”。現在戀愛中的男女也常以“天涯海角永遠相隨”來表達自己的心跡。
離“天涯”摩刻左側幾百米,有一尊高大獨立的圓錐形巨石,這就是“南天一柱”奇景。它擎天拔地,有獨立南天之勢。“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州范雲梯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安海域一帶惡浪翻天,人民生活困苦。王母娘娘手下的兩位仙女知道後偷偷下凡,立身於南海中,為當地漁家指航打漁。王母娘娘惱怒,派雷公電母抓她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在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天涯海角遠離中原,古時候交通閉塞,人跡罕至。這個“鳥飛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淒涼,是古代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宋代名臣胡銓曾用“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的詩句與唐代宰相李德裕的“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傾吐了謫臣的際遇。這裡記載著歷史上貶官逆臣的悲劇人生,經過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和描繪,這裡便成為一個富有神奇色彩的古蹟和遊覽勝地了。遊人至此,似有一種到了天地盡頭感覺。
“ 天涯海角 ” 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之一。一些古典詩詞,如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因體現了純樸親情而流傳百世, “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 、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因表達了廣袤友情而成為千古絕句。一些現代歌曲,如 “ 天涯呀海角覓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們倆是一條心 ” 、 “ 希望你能愛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 ” ,因反映了深厚愛情而廣為傳唱。 “ 天涯海角 ” 這一集親情、友情、愛情等多種情緒感受於一體的辭彙,千百年來積澱下豐富的文化內涵,也在國人心中植下了深深的 “ 天涯情結 ” 。
“ 天涯海角 ” 在哪裡?在人們的心目中,海南島上的天涯海角遊覽區就是這一文化情結的地理落腳點和物化象徵。為什麼古人把這裡定為天涯海角呢?長期以來,一直是難解的歷史之謎。近年經過多方考察,這一歷史之謎已經揭開。清代康熙盛世時期,曾進行了第一次全國性版圖《皇輿全覽圖》的測繪活動,位於海南島南端的天涯海角景區所在地,成為這次測繪中國陸地版圖南極點的標誌。負責主持測繪的欽差官員們在此處剖石刻碑鐫書 “ 海判南天 ” 四個大字, “ 以為標誌,並須永久保存 ” 。由此“ 海判南天 ” 成為天涯海角遊覽區內最早的石刻。
景觀
天涯海角除了有聞名遐邇、讓人撫今懷古的摩崖石刻群外,現在還包括黎族風情園、歷史名人雕塑園、笆籬凝霞景區、海天自然景區和 “ 天涯路 ” 等幾大區域,以原始、自然、古樸為主要特色。黎族風情園集中展示了海南黎族絢麗多姿的風土民情。歷史名人雕塑園建有十幾尊塑像,緬懷追思對海南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歷史人物。笆籬凝霞景區,婀娜搖曳的椰樹在艷陽、晴空和大海的襯托下,展示著海島特有的熱帶風情。海天自然景區,海浪長年累月的沖刷塑造出千姿百態的磊磊奇石,巍然屹立於海天之間,笑傲驚濤駭浪,見證著滄海桑田的變遷;拾級而上登台望遠,但見滄海泛波高天流雲,一派海闊天空的景象。穿行於林蔭 “ 天涯路 ” ,觀石、賞花、聽溪,各種奇石異木和高山流水、百川歸海等園林景觀營造的生態氛圍和文化意境又令人流連忘返。
隨著不斷的建設發展,天涯海角景區已擁有了更多現代、浪漫和時尚的氣息。電瓶遊覽車、海上遊艇、觀光潛艇、動力傘、大象表演、海濱浴場、歌舞表演等,讓遊客在享受自然美景和領略歷史文化之餘,得以放鬆身心。一年一度盛大的天涯海角國際婚慶節和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又使這裡成為情侶們表達忠貞愛情的聖殿和模特們展示美麗風采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