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1年,國家
科技部、
農業部等6部委聯合啟動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項目,同年津南農業開發區被評為首批啟動的中國21個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之一,並命名為天津津南農業科技園區。津港公路貫穿園區南北,津晉、丹拉高速公路分居園區兩側。2003年開園即被確定為天津市科普
教育基地和大中國小學生學農基地。轉年即被評為中國農業旅遊示範點,AAA級旅遊景點。
地理環境
天津津南農業科技園區是天津市唯一的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規模龐大,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位於華北平原北端,
北緯39。04',
東經117。33',地勢平坦,距天津市區僅15公里。距
天津港25 公里,距天津濱海國際機場15公里,交通便利.園區地處華北平原北端,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 121℃。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49℃,最低氣溫零下10℃左右。7月份最熱,月平均257℃,最高氣溫35℃。年平均日照時數26389小時,
無霜期201 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541毫米。年平均濕度50%。70%的降水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風速37米/秒,冬季多西北風,春夏季多西南風,形成冬季乾冷,夏季濕熱的自然氣象因素。土壤條件為海積與河流沖積平原,屬輕粘壤土,土壤耕層有機質含量為15%,全氮含量0083%,全磷含量0125%,全鉀含量43%,PH值為72,土壤含鹽量015%,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以及開展
綠色食品的生產。
園區特點
天津津南農業科技園是以“休閒農業”為主題,集科普性、趣味性、參與性於一體的大型綜合園區。建有名貴花卉、精品苗木休閒觀光區,現代設施化無公害蔬菜生產區,新、特、優水產種苗繁育區,小站稻籽種繁育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區,科技研發、人才培訓、產品展示區六個功能分區;以及迎賓區、遊客購物中心、蝴蝶蘭育培園溫室、生態植物園、度假觀光垂釣園、馬術訓練館、
農業生態園、蔬果採摘園、農產品深化產業園、天嘉湖生態風景區等十幾處旅遊觀光景點。
建設布局
天津津南農業科技園區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令人豁然開朗的萬人廣場,即迎賓區。大型主題活動均可在這裡舉行,屆時大家即可感到農科園人的熱情與真誠。此外,路旁的音樂噴泉噴涌而出,與花草亭榭交相輝映,相得益彰,使人仿佛置身於
維也納的街頭,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迎賓區的正前方是園區內集辦公、會議、招待、住宿為一體的會務中心,六層框架結構,設計美觀大方。中心的首層為科普展示大廳;二層是
信息化和科技人才培訓中心;三樓是
電子商務中心和科研中心;四、五層為接待中心;六層為會議中心。
其後坐落著總占地面積為12470平方米的研究中心,即中國科學院
院士,世界著名雜交水稻專家
袁隆平老先生專門研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的中心。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落戶津南農業科技園區,使得天津小站稻的研究、開發和利用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帶動了天津優質小站稻產業化種子生產,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園中的農產品深化產業園是小站稻等特色農產品的深化基地。
遊客在產業園裡,可親眼看見那些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如
納米生物肥料的產生、糧食變為瓊漿玉液的美酒等有趣的生成過程。
迎賓區的右側即為農業科技園中的明珠:蝴蝶蘭育培園。一縷幽香,一襲彩衣,少的是粉飾太平的雕琢,多的是從容不迫的高貴。在這裡你可以切身了解到蝴蝶蘭培育生長的全過程,兼融
知識性與
趣味性。宋代文學家朱熹所云“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蝴蝶蘭培育基地:整個聯動溫室占地4萬平米,用來種植蝴蝶蘭,品種達400餘種。蝴蝶蘭喜濕潤,怕陽光,室溫最好在12-28度之間,保持晝夜溫差1-2個月,可開花,
花期長達半年之久,四季都可開花。
除此之外,生態植物園中設有占地1200畝的花卉休閒園,栽植酒金柏、
銀杏、紫薇等名貴花灌木、喬木及常綠樹木50餘個品種、20餘萬株,這裡是天津市高檔社區綠化工程的花卉樹木輸出基地。
指導思想
天津市津南農業科技園區以市場為導向,先進適用技術為支撐,發揮區域優勢。突出天津特色。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提高
農業整體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
生態環境,加速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進程,加強農業技術的組裝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傳統農業的改造與升級;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完善運行機制,促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
運行機制
天津市津南農業科技園區堅持體制創新,在“政府搭台,企業唱戲”的原則下,實行“集約化管理,企業化運作,
市場化經營,規範化
服務”的運行機制。園區管委會充分發揮指導、協調、服務的功能,保證園區政策的落實。園區管委會還下設了管理公司,對園區開發建設實行企業化管理,區內各企業按市場經濟運作。
發展目標
園區規劃把高起點、高
標準、高投入、高
質量與實際、實用、實效相結合,本著“因地制宜,持續發展”的原則,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先導,以基地建設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託,以改善生態環境為宗旨,以法律、法規、標準為依據,以農業環保產業技術為保證,通過規劃引導和典型示範,逐步建立健全天津特色、有機食品生產、市場、
監控和保障體系,努力促進社會、經濟和環境協調
發展,形成綠色環保的生態農業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