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2007年,30名兩院院士上書國務院倡議建立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
2008年,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建設納入國務院《國家海洋事業發展規劃綱要》。
2010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覆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落戶天津濱海新區。
2012年,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准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立項。
2014年10月,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2018年12月,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通過竣工驗收。
2019年5月1日,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對社會公眾開放。
2022年12月5日起,國家海洋博物館恢復開放。
建築格局
綜述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占地面積150000平米,建築面積8萬平米,展廳面積共約2.3萬平方米,建築主體3層局部4層,共設六大展區15個展廳,包括:海洋自然展區、中華海洋文明展區、海洋互動展區、宣教中心區、海洋生態展區、高端合作及臨時展覽區,同時設有博物館商店、餐廳、咖啡廳、影院等公共服務設施。
展廳
展覽地點:博物館一層。
遠古海洋展廳以地質年代為軸,通過展覽疊層石、三葉蟲、鸚鵡螺、菊石、魚龍等1158件化石標本,講述了46億年以來地球、海洋和生命的演化故事。
展覽地點:博物館二層。
龍的時代展廳通過展覽魚龍、翼龍化石及霸王龍化石模型揭示海洋是生命的搖籃這一主題。
展覽地點:博物館三層。
今日海洋展廳展示了本底海洋、生命海洋、海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3大部分知識,整個展廳5000餘件精美標本令人讚嘆,有長達9. 4米的鯨鯊標本,極其罕見的懷孕雙髻鯊塑化標本,海底滑翔機蝠鱝、大王烏賊以及300餘種五彩斑斕的魚類、100多種海生鳥類、品類較全的一套中國海域無脊椎動物標本。
展覽地點:博物館三層。
發現之旅展廳展現了隨著大航海時代的興起,世界從分散走向整體。勇敢的探險家克服了種種困難讓地球的全貌逐漸展現到世人面前。
展覽地點:博物館三層。
海洋與天文到底有什麼樣的關係。隨著我們對天文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發現地球海洋的許多現象都與天文有著密切的關係,它們影響著海洋的同時也影響著日常的生活。人類不再甘於在地上研究星星,轉而前往宇宙探索,因而衍生出了衛星導航系統,套用於航海和日常出行中,天文與航海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
展覽地點:博物館二層。
中華海洋文明展示中國沿海早已有人類活動。生活在海濱及島嶼上的海洋先民,靠海用海,從海洋中獲取物質生活來源。新石器時代,我國東部海濱及海島從南到北都有人類活動的遺蹟,以海洋經濟為特色的貝丘遺址與沙丘遺址盛極一時。獨木舟的使用拉開了近海捕撈和跨海交流的序幕。
展覽地點:博物館一層。
從風帆到行輪展廳以帆船、輪船的發展簡史為背景,以館藏的船舶設備、器具為核心,帶您了解、感知船舶歷史的基本輪廓和發展路徑,從而以更大的視域宣傳人類海洋文化。
展覽地點:博物館一層。
海洋災害體驗廳通過互動體驗的方式,向大家介紹海洋災害的成因和規避措施,直面強大而又不可抗的自然力量,呼籲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尋求與自然相處的和諧之道。
館藏文物
綜述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藏品涵蓋海洋人文藏品與自然類藏品。海洋人文類藏品包括陶瓷器、古籍文獻等三十餘個門類,涵蓋了體現中國海洋文化發展各個時期的歷史見證物。自然類藏品包括現生類標本和化石類標本。截至2019年末,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藏品有43360件/套。
重要藏品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重要藏品包括生類標本和化石類標本。
機構設定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由自然資源部與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濱海新區人民政府直屬的公益二類文化事業單位。
截至2020年,在編員工42人,派遣制員工70人,碩博士多名。
參觀信息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海軒道377號。
公共運輸
天津市內乘坐生態城公交3、4號線至海博館站。乘坐濱海公交972路、947路海博館專線至海洋博物館公交站。濱海公交127路到中生大道站換乘生態城公交3號線至海博館站。
捷運交通
天津市內乘坐捷運9號線達到東海路站換乘游2路公交。
周二到周五:9:00一17:00;周六、周日:9:00一18:00; 法定節假日:9:00一19: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免費,需提前預約。
所獲榮譽
2022年11月15日,入選“2022全國旅遊廁所建設與管理優秀案例”名單。
2023年1月,入選2022年度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