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五烈士紀念碑位於現中山公園南側,它銘刻著大革命時期犧牲的十五位英烈的光輝事跡,記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的令人難忘的一段歷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津十五烈士紀念碑
- 外文名稱:Tianjin fifteen Martyrs Monument
- 類別:烈士紀念碑
- 地點:天津市中山公園南側
- 竣工時間:1984年
建築歷史,鬥爭,立碑紀念,
建築歷史
天津十五烈士紀念碑位於現中山公園南側,它銘刻著大革命時期犧牲的十五位英烈的光輝事跡,記載了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的令人難忘的一段歷史。
1924年1月,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中國國民黨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國共統一戰線形成。天津和直隸省共產黨員於方舟、江浩、李錫九也出席了這次大會。會後,他們回到天津,很快在英租界義慶里40號(現南京路義慶里21號)籌建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骨幹的國民黨直隸省、天津市兩個執行委員會機關(簡稱省、市黨部),根據革命工作的需要,黨、團員都以個人名義加入國民黨。江浩擔任國民黨直隸省黨部的負責人,於方舟任執行委員,共產黨員辛璞田、江震寰先後擔任國民黨天津市黨部的常委,負責市黨部的工作。1925年底,馮玉祥的國民軍進入天津後,國民黨的活動公開了,於是將義慶里40號的省、市黨部遷至老鐵橋大東旅社(今東北角長途汽車站)。1926年3月,國民軍在中外反動勢力夾擊下撤出天津,奉系軍閥捲土重來,查封了大東旅社,黨及其領導的民眾組織被迫轉入地下,於是又恢復起用義慶里40號,但僅有國民黨市黨部在這裡辦公,由共產黨員、共青團天津地委書記在這裡主持工作,開展秘密的革命活動。同時為了確保全全和工作方便,地委在同一胡同的另一端17號設立機關,由地委書記李季達常駐那裡負責具體工作。
奉系軍閥占領天津後,褚玉璞當上了直隸保全司令。他出身土匪,乖戾殘暴,對革命黨人進行瘋狂鎮壓。到1926年下半年,白色恐怖更加嚴重。10月,在裕大紗廠捕獲國民黨員3人,在嚴刑訊問下,被捕者背叛了革命,泄露了國民黨在津活動的內情。同時保全司令部獲得“共產黨人在各租界設立機關、秘密活動”的報告。隨後,大破壞、大逮捕開始了。11月23日下午,天津警察局勾結英租界工部局,前往義慶里40號的國民黨天津市黨部查抄,封閉了機關,將在機關辦公的共產黨員和國民黨革命派江震寰、鄔集中、王純善、馬增玉4人逮捕,將《國民黨黨綱》、《孫中山演說集》和許多宣傳品、檔案等,連人帶物一起送交英工部局。並派暗探在義慶里“臥底”,以便逮捕前去機關的革命同志。
江震寰等被捕後,在《華北晚報》工作的共產黨員及時發出訊息,以使同志們聞訊從速躲避。但由於許多同志沒有看報條件,結果又有許鳳山、徐建中、孫寶山、王鶴洲、孫一山、倪家志、王建文、馬自芳、王益三、趙玉良、韓玉亭等11人先後被捕。事後,經英國工部局調查,證明他們確係國民黨員,查抄的檔案、書籍也全是國民黨的,本不想引渡,但由於軍閥當局多次派人向英國領事交涉,直到通過外交部干預,英國方面妥協了,遂用兩部汽車將被捕者引渡給天津警察廳。在那裡,十五位共產黨員和國民黨革命派人士受盡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但他們毫不屈服,表現了革命者的英雄氣概。
鬥爭
在這期間,廣州國民政府曾致電英國政府外交部,提出抗議,聲明:倘被捕諸人受害將令英國政府負責,即將來諸人被開釋,應該賠償損失。中國共產黨機關報《響導》周報刊載題為《天津英租界引渡國民黨員之嚴重意義》的署名文章,指這一嚴重事件是“英國帝國主義致奉魯軍閥的見面禮之一”,揭露“租界是摧殘革命運動助長反動勢力的根據地”。同時,組織上派人來津對被捕同志進行了營救工作。
1927年4月18日清晨,軍閥頭子張作霖與蔣介石在上海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殺遙相呼應,下令將共青團天津地委組織部長、國民黨天津市黨部常委江震寰等十五位革命志士以所謂“組織黨部,宣傳赤化,陰謀暴動”的罪名押赴刑場(今南市食品街)槍殺。在開赴刑場途中,江震寰等高呼革命口號,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張,沿街民眾被他們的英勇壯舉所感動,潸然淚下。他們犧牲時,巍然屹立,高呼“打倒帝國主義!”“打倒軍閥!”“國民革命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將年輕的生命奉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這就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為人們崇敬的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天津的十五位烈士。
立碑紀念
1931年,天津各界人士為紀念他們,在中山公園立碑公祈。碑文中除記述十五烈士之外,另將新軍閥混戰時死於1930年的張志全、王弢樓二人補入,成為“十七烈士”。國民黨這樣做,不過是為了欺騙人民美化自己罷了。此碑“文革”中被遺棄,埋入地下。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復立此碑,並列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後又被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