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學

天津公學

天津公學(,簡稱:耀華英語:YaohuaHighSchool),曾名天津公學、耀華學校、天津市第十六中學,坐落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南京路106號,占地80畝,是天津市最為著名和歷史悠久的重點中學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津公學
  • 英文名:YaohuaHighSchool
  • 校訓:尚勤尚朴,惟忠惟誠
  • 創辦時間:1927年
  • 所屬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天津市南京路106號
  • 類別:1952年改為公立學校
  • 現任校長:任奕奕
學校介紹,名稱沿革,歷史,創辦初期,戰亂時期,1949年以後,校園風貌,老校舍,新校舍,院士銅像,學校傳統,校訓,校旗,校歌,校慶活動,教學情況,歷任校長,校友,學界,政界,藝術界,耀華系列學校,

學校介紹

耀華中學於1927年由近代實業家莊樂峰在天津英租界創辦的面向華人英式私立精英學校,初名天津公學,1930年代更名為耀華學校,寓意“光耀中華”,1952年改為公立學校。耀華中學的校訓為“尚勤尚朴,惟忠惟誠”,校門的匾額由近代著名書法家的孟廣慧書寫。
目前,耀華中學是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現任暨第十五任校長為任奕奕。

名稱沿革

天津市耀華中學1927年創辦之時,是一所服務英租界納稅華人的英式精英學校且隸屬於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即英租界行政機構,故根據英國傳統最初命名為“天津公學”。1934年,更名“耀華學校”。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華學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管,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學”,校名由葉劍英題寫。1988年12月21日,學校復名“天津市耀華中學”沿用至今。
[編輯]

歷史

1927年天津公學開辦時的攝影
[編輯]

創辦初期

耀華學校創辦人莊樂峰
1920年代,居住在天津英租界的一批中國社會名流向天津英租界工部局提出,英租界向界內華人徵收稅款,理套用此做一些諸如興辦教育等有益公眾的事。民國十六年(1927年),由時任天津英租界華人納稅會董事莊樂峰先生籌三萬四千兩白銀創辦天津公學並任校董,聘請北洋大學學監王龍光為校長,最初校址位於天津英租界戈登道(今湖北路)37號,是一所服務英租界納稅華人的英式精英學校,名為“天津公學”,隸屬於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英租界內還成立了與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訂立保管契約的天津公學保管團以主導學校管理事務。在1920年代末“教育中國化”的浪潮中,由英租界華人完全接管,成為私立學校。
1928年,天津公學遷至英租界17號路(今新華路)新校址,但申請就讀者與日俱增,學校仍無法容納。莊樂峰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劃地擴建的要求,覓得牆子河畔一片53畝的窪地作為學校擴建的新校址,並聘請英國建築設計設計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設施齊全的學校,後遷至牆子河(今南京路)畔的現址。含有國小部、男生中學部、女生中學部、體育館、圖書館等,又從國外購進物理、化學、生物等儀器。1929年,第一校舍落成,作為男生中學部;1930年第二校舍落成,作為國小部。1930年中學部成立,男女分班,有學生600餘人,教職員30餘人。1931年,學校管理委員會成立,同年第三校舍落成,作為生物、化學等實驗實習室以及女生中學部。1932年,學校禮堂在校園東端開始動工興建,工程造價為28萬兩白銀;最後,又建成第四校舍,作為物理實驗實習室以及女生國小部。
耀華學校校門老照片
因當時民國政府規定學校立案不能以所在城市的名稱作為校名,私立學校更不能以“公學”命名,且中學應隸屬於“省”,國小應隸屬於“市”。為解決學校在教育主管部門立案的問題,1933年10月,經教育部核准立案,中學部改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初級中學。1934年1月4日,國小部經天津市教育局核准立案,改名為天津市耀華國小校。1934年9月經教育部核准,定名為河北省私立耀華中學校。定名“耀華”,取“光耀華人”之意,後引申為“光耀中華”。同年,耀華校董莊樂峰以八百銀元為價,經多方托請,由當時著名書法家孟廣慧書“耀華學校”四字牌匾。天津公學管理委員會一致決定邀請在教育界有崇高威望的“趙君達公”出任第三任校長也是更名後的首任校長,趙天麟欣然接受聘請。1934年11月,耀華學校管理委員會確定了校旗,校色和“勤樸忠誠”的校訓。規定校旗為紅色,並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藍色盾形,繞以華文校名,校色用紅藍,校訓定為勤樸忠誠,校標為盾牌,譜寫了校歌,撰寫了校志銘。1936年8月,《天津耀華學校記》《本校禮堂落成記》石碑製成,嵌入禮堂入口大廳的牆壁。1936年6月,天津市舉行首屆高中畢業生會考,耀華學生的成績居全市各校之冠,高中會考全市前五名中有四名為耀華學子:何鼎基獲第一名,何支恂獲第三名,岳昌烈獲第四名,孔令文獲第五名。在抗日戰爭之前,耀華學校有“貴族學校”之名,一則因為它位於英租界中校舍、設備、師資等條件在當地首屈一指;二是袁世凱、曹汝霖、徐世昌、張學良等政商名流的後代均在耀華學校就讀,學費也比一般私立學校略貴。同時抗戰之前,耀華學校同英租界內教會學校一樣重視英文教育,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授課。1938年耀華學校為紀念建校十周年,出版了耀華年刊同時刊登了大量當時學校的影像資料病保存至今。

戰亂時期

1939年洪災期間的耀華學校
1940年代的耀華禮堂
1937年七七事變後,位於租界外的南開大學、南開中學校舍被日本侵略軍的飛機炸毀。南開大學開始向內陸搬遷,而南開中學部分師生則失學。耀華中學因坐落在英租界而幸免於難,耀華學校第三任校長趙天麟主動開設“特班”,收留南開中學在天津的失去校舍而教學活動中止的師生以及其他因戰爭失學的學生。為此,抗日戰爭時期的耀華中學校舍為擴容並改為上午、下午的兩班制,以供由耀華與南開的師生上下午交替使用,原南開師生等下午在耀華學校校舍上課。一年後,耀華學校正班改為“耀部”,南開特班改稱耀華學校“華部”。
在天津被日軍占領後,趙天麟因抵制占領當局推行的“親善”教育,拒絕更換占領當局指定的教材和日軍武裝入校參觀,每逢重大活動堅持唱中國國歌、懸掛中國國旗,引起日軍的不滿。1938年6月27日清晨,趙天麟在前往學校途中,被日軍暗殺團分子槍殺。隨後,耀華學校全體師生及社會人士,自發地組織遊行請願,抗議日軍暴行。武漢國民黨中央政府對趙天麟頒布褒獎令,中共建政後趙天麟亦被追認為烈士。1942年,耀華學校第五校舍落成。1942年起,耀華學校被迫由教授英文改為教授日文。直至抗戰結束重新恢復英文教學並部分課程使用英文授課。1947年暑期,國民政府委派《民國日報》總主筆俞大酉任耀華學校第六任校長,任校長期間大力提倡課外社團活動,組建了歌詠團、舞蹈班、口琴隊、話劇團、國劇社、演講組等社團組織。1948年6月,在趙天麟校長犧牲10周年之際,耀華中學將學校圖書館定名為“君達堂”以示紀念。同年12月中旬,中華民國國軍94軍43師師部一個炮兵營和129團部,總共3000餘人,進駐耀華學校並以此為據點。1949年1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路攻城部隊在耀華學校攻下駐守國軍的最後一個據點後會師,宣告“天津解放”。
[編輯]

1949年以後

1949年1月15日,成立耀華學校復校委員會並於1月25日耀華中學首先正式複課,隨後在1月27日耀華國小複課。1950年,抗美援朝時期,耀華學校共有73為同學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全校師生共為抗美援朝捐款11,114,121元(舊幣制)。其中,鄭宗慶、李俊水、陳爾和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授予“空軍英雄”稱號。1951年2月24日,中共天津市委在耀華學校禮堂舉行報告會,周恩來總理作《關於目前形勢的報告》。1952年12月23日,私立耀華學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辦,耀華學校由私立學校改為公立學校,中學部與國小部分開,中學部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學”,國小部更名“天津市五區五小”。從此,耀華學校的中學部和國小部分為兩個獨立單位。1956年6月20日,天津十六中制定的校規“對學生文明行為統一教育要求的七十二條”刊發在《中國青年報》上,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同年8月29日,《中國青年報》全文發表“七十二條”並發表社論“培養教育中學生的一個重要問題”,就“七十二條”再次引發教育界的廣泛討論。1960年代,耀華中學被評為全國先進教育單位,耀華中學飛機航模小組學生得到周恩來、鄧穎超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與肯定。1962年12月18日和1963年2月初,教育部部長楊秀峰兩次到耀華中學視察工作。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耀華中學的教學秩序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干擾。1966年8月,學生自發回響《人民日報》“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社論,曾短暫將校名改為“毛澤東主義戰校”。1974年,天津市政府計畫將耀華中學自市中心遷往當時市區邊緣的天拖南地區,最終在師生、校友的強烈反對下作罷。然而文革期間,建校初期自外國購買的部分精良儀器設備遭到損毀。
天津耀華中學山西路校門
1978年,天津市第十六中學被確定為天津市首批重點中學,現為天津市教育委員會直屬重點中學。1988年,學校決定復名“天津市耀華中學”,復名大會於同年12月21日耀華禮堂召開。1990年,“耀華科教館”落成,是天津市以及華北地區第一座用於中學理化實驗教學的科教樓。1998年,圖書館新館重建落成,並對耀華禮堂、老校舍及地下室,操場、體育館等進行了大規模維護和修繕。
天津市耀華中學新教學樓
2000年,時值天津市中國小布局調整,耀華中學爭得規劃局等部門協助,將校址旁邊已經被賣出的耀華里土地歸還,併入學校成為新校區,使得學校面積由49畝擴大為80畝。2003年,耀華中學新教學樓在老校區東北一側的新校區落成,新教學樓由耀華中學校友、天津華匯工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周愷主持設計。新教學樓分別以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朴樓”、“惟忠樓”和“惟誠樓”,其中尚勤樓為理化生實驗樓。2005年,耀華中學收購緊鄰的“新華職工大學”大樓,將其改造為耀華嘉誠國際中學的國中部,並將校園擴展。2006年8月8日,天津市第一塊歷史風貌建築保護標誌牌在耀華中學禮堂前掛牌。2010年,耀華中學獲得首屆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資格。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地區發生強烈地震,耀華中學隨即承擔了563名災區學生的轉移安置和就學任務。2011年被評為中國百強特色十佳創新學校。2011年10月,耀華中學拔尖創新人才後備梯隊培育中心成立並舉行揭牌儀式。

校園風貌

1927年建設中的耀華校舍
耀華學校禮堂
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
所在 天津市和平區
分類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時代 1932年
編號 3
登錄 1997年6月2日
[編輯]

老校舍

主條目:耀華學校禮堂
耀華學校校址於天津英租界圍牆道(ElginRoad)的一塊三角地,採取封閉、完整、自成一體的院落式布局。整個校舍的總平面圖近似於一個三角形,所有校舍都沿著東部進行周邊式布置,第二與第四校舍以過廳(現名為“二四通道”)相連,而第一與第三校舍則用大禮堂門廳相銜接。這種內廊式的校舍平面布局,不僅使整個校舍連貫互通,有機結合,而且使用起來也十分使捷而緊湊。在大樓的首層內,不僅設有以門廳、衛生間和樓梯間相分隔的專業教室與普通教室,而且還巧妙地利用半地下室部分空間設立了一個健身房,在健身房的上面,設立有物理實驗室、演講室、會議室、衣帽間和樓梯間等。整個校舍的建築風格,具有明顯的折衷主義傾向,不僅講求立面處理的簡潔性和注重建築功能的實用性,而且對門廳、人口和室內裝飾方面也十分在意使用古典的建築構件。
第一至第四校舍目前是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其中第三校舍和第四校舍原本由英國人設計,後因費用較高,改由閻子亨設計。耀華學校禮堂由英國建築師庫克和安德森二人共同設計的,是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和特殊保護等級的歷史風貌建築。耀華禮堂建於1932年至1935年,當時工程造價為28萬兩白銀,位於耀華校園三角地帶的東端。大禮堂為2層磚木結構帶地下室。外立面為紅缸磚,台基、檐口、窗券等部位採用水刷石裝飾。建築平面呈扇形,與第一、三校舍相連。禮堂內設有1270個座位。另外,還設有前廳、觀眾廳、舞台、化裝室、放映室及廁所、衛生間和倉庫等附屬房間。大禮堂有連通校內、校外的三個入口,在二層與第一、第三校舍相連。為一座供師生習禮、集會、講演和觀看影劇的多功能大禮堂。
法國梧桐,為建校初期栽種,歷經80餘年被視為學校歷史的象徵。2011年8月,由天津市教委統一安排對校舍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加固、提升防震抗災級別,但遭到部分文物保護人士的舉報。耀華路,介於耀華學校新校舍與舊校舍之間一條路,以“耀華”二字命名,曾為天津市的一條交通道路後被併入校園。由於校舍古樸,時常成為影視作品取景之用。電視劇《張伯苓》《玉碎》和電影《梅蘭芳》《風聲》《白芳禮》曾在耀華中學老校舍“物理講演室”“耀華路”“耀華禮堂”等地取景。
[編輯]

新校舍

耀華中學新校舍於2003年落成,由教學主樓和宿舍樓組成,總建築面積43,000平方米。由天津華匯工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築師周愷主持設計。耀華新館的主立面是一片柱廊,串聯起四棟教學樓,四座主要教學樓依據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朴樓、惟忠樓、惟誠樓。二層是通廊,三到五層是辦公區,一道160米長的半透空的柱廊劃定了校園的領域。在使用方面,尚勤樓為物理、化學、生物等理科實驗樓,同時配有兩間階梯教室。尚朴樓、惟忠樓和惟誠樓三座樓均為高中部教學樓,一樓2間教室,二至五樓各三間教室。
天津耀華中學錢偉長銅像
[編輯]

院士銅像

耀華校園中銅像共有十餘座,已經成為學校景觀重要的組成部分。1995年,在耀華科教館前樹立原校長趙天麟烈士銅像,後遷移至2006年落成的耀華中學校史館前。2004年,校友的捐助集資30餘萬元,為14位在耀華任教過就讀過的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耀華路旁設立銅像。2005年11月,錢偉長院士銅像在新教學區“才華橫溢”噴泉池前落成。

學校傳統

[編輯]

校訓

耀華學校校訓為“勤樸忠誠”,自1934年擬定沿用至今。亦可擴充表述為“尚勤尚朴,惟忠惟誠”。2003年落成新教學樓分別以校訓命名為“尚勤樓”、“尚朴樓”、“惟忠樓”和“惟誠樓”。
[編輯]校徽
耀華學校校徽也曾稱為校標,為盾形,中間書寫“耀華”二字。不同身份人員佩戴不同底色校徽,耀華學校教職員佩戴紅底色校徽,中學部學生佩戴藍底色校徽,國小部學生佩戴黃底色校徽,學校工友佩戴綠底色校徽,家長佩戴紫底色校徽。中共建政後,一度改為長方形校徽,教職工佩戴白底紅字校徽,學生佩戴紅底白字校徽。目前,耀華中學的標準校徽沿用最初版的藍底色盾形校徽。
[編輯]

校旗

1930年代的耀華學校校旗
1930年代,耀華學校管理委員會規定,校旗為紅色,並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藍色盾形,繞以華文校名。目前,使用的是由啟功手書耀華中學四字白底紅字旗幟。
[編輯]

校歌

耀華學校校歌於1934年前後譜寫並填詞,最初為三個段落,而後精簡為兩個段落,沿襲至今。固定在每周升旗儀式奏唱國歌之後,全校集體唱校歌。同時在重大典禮活動和集會之時亦奏唱校歌。以下是校歌歌詞:
環球人類文明日熾昌,教育神聖業,普及萬邦;
勖哉耀華為我學界光,宗旨純且正,教導優良。
斐然學子,濟濟聚一堂,日新復月異,進步無疆。
勤樸忠誠服膺我校訓,智德體三育,策勵維勤;
淡泊寧靜守朴率本真,仔肩社會業,忠以宅心。
誠能動物,藹然自可親,敬業復樂群,淑世淑身。
[編輯]

校慶活動

耀華學校始建於1927年10月6日,因而每年10月6日是耀華中學傳統的校慶日,每年舉行校慶活動周。每逢五年和十年的整數年份舉行慶典活動,並製作、出售紀念徽章、郵票、明信票等紀念物。紀念章一般為校徽形狀的盾形徽章,並有建校紀念等字樣。2002年,耀華中學建校75周年之際,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為耀華中學校慶題詞:“面向時代、光耀中華”;全國政協副主席、曾在耀華學校教授物理課的物理學家錢偉長題詞:“勤樸忠誠、耀我中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向學校致賀信。
2007年,耀華中學建校80周年校慶之際,梁思禮院士等校友為學校題詞,蔣大為等校友為校慶發來賀信,天津市有關領導和眾多知名校友參加了校慶慶典。

教學情況

耀華中學自建校初期在教學方面便“宗旨純且正,教導優良”。1936年6月,天津市舉行首屆高中畢業生會考,耀華學生的成績居全市各校之冠,高中會考全市前五名中有四名為耀華學子:何鼎基獲第一名,何支恂獲第三名,岳昌烈獲第四名,孔令文獲第五名。成績一出便在當時引起轟動。延續至今,耀華學校在天津市的教學水平仍然為全市領先。近幾年,耀華中學多名畢業生取得天津市高考狀元的的成績。同時,屢有學生獲得諸如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牌等殊榮。耀華中學的高考錄取率均達到本科率100%,重點率97%以上。
同時,耀華一貫提倡德、智、體、群、美育全面發展,在民國年間便建有堪與大學媲美的體育場,室內體育館、實驗室、大禮堂等,並開設大量社團。1936年初,著名歌唱家夏里亞賓曾在耀華禮堂舉辦音樂會,聽眾不乏曹禺、沈湘在內的眾多文藝界人士和學校師生等。1945年中國第一步交響詩《蘇武》亦是在耀華禮堂首演。資深學者、校友資中筠在其文章《何謂素質教育——憶母校天津耀華中學》中盛讚耀華中學自建校初期便推行“素質教育”。耀華中學於1988年創辦“早期智力開發實驗班”。實驗班施行初高中連讀制,國中2年,高中3年,無小升初和中考。
[編輯]

歷任校長

校長趙天麟烈士像
任數 校長 在任時間 備註 任數 校長 在任時間 備註
第一任 王龍光 1927-1928年 曾任北洋大學學監 第十任 魏偕元 1957-1957年 -
第二任 嚴松章 1928-1934年 哈佛大學博士 同第八任韓烽1957-1960年 二度任職
第三任 趙天麟 1934-1938年 原北洋大學校長 第十一任 於汝鮫 1961-1968年 -
第四任 金邦平 1938-1939年 原啟新洋灰公司經理 第十二任 費春和 1972-1978年 -
第五任 陳晉卿 1939-1947年 - 同第九任 金秉真 1978-1984年 二度任職
第六任俞大酉1947-1949年 《民國日報》總主筆 第十三任閻治身1984-2000年 -
第七任 趙伯炎 1949-1950年 - 第十四任曲麗敏2000-2008年
第八任 韓烽 1950-1956年 《張家口日報》總編輯 第十五任 任奕奕 2008年-至今
第九任 金秉真 1956-1956年 - 名譽校長 錢偉長 1930年代曾任教 物理學家
[編輯]

校友

曾在耀華中學教授物理並任班主任的錢偉長
耀華中學在建校初期多位政商名流子嗣就讀學校,諸如清朝皇室的愛新覺羅·溥任、愛新覺羅·韞娛和愛新覺羅·韞歡曾化名金友之、金韞娛和金韞歡在耀華學校就讀。耀華中學建校以來,培養出諸多各界人士。諸如中科院院士孫家鐘、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怡濂、鋼琴教育家劉暢標、國際關係學家資中筠和原西北電管局總工程師錢家鑲等傑出人士曾為耀華中學的同班同學。
[編輯]兩院院士
耀華中學校友中備受校方推崇的是院士校友群體,為此2006年校方在耀華路修建了十餘座院士校友銅像。耀華校友中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梁啓超之子、飛彈控制專家梁思禮,1940屆校友、物理學家金建中,地質學家郝詒純,物理化學家朱起鶴,兩彈一星功臣、理論物理學家于敏,化學家王夔,1946屆校友、物理冶金學家,化學家孫家鐘,海洋學家馮士笮,以及中國科學院、工程院兩院院士、雷達與通訊系統專家王越。校友中中國工程院院士還有2003年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大型計算機專家金怡濂,化工結晶專家王靜康,中國工程院院士,化工結晶專家,外科專家張金哲,飛行器專家馮培德等。
[編輯]

學界

資深學者、1947屆校友資中筠(右)
耀華校友中在科學教育界的人物有教育家、北洋大學校長趙天麟,美國沃頓商學院終身教授、參與世界第一台通用數字計算機ENIAC的設計建造的朱傳渠,南開大學原校長侯自新,蘇州大學原校長陳克潛,清華大學黨委書記、副校長方惠堅,海軍總醫院原副院長,耳鼻喉科專家汪磊,國際政治及美國研究專家、資深學者、翻譯家資中筠,北京軍區總醫院主任醫師、1950屆校友華益慰等。
[編輯]

政界

耀華校友中的政界人士有原天津市市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1946屆校友聶壁初,美國蒙特利公園前市長,美國國務院東西方研究中心董事,美國首位華裔女市長陳李婉若,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外交家、1945屆校友周南,原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副秘書長、1945屆校友馬彭祖,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副部長,華潤集團董事長,1958屆校友谷永江,中國駐白俄羅斯、保加利亞大使于振起及夫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國家預防腐敗局首任局長、1967屆校友馬馼,北京市原副市長、1963屆校友范伯元,外交部首位女發言人李金華。
[編輯]

藝術界

耀華校友在藝術界中有演員黃宗江、1944屆校友黃宗洛,石揮,鮑國安;歌唱家、1966屆校友蔣大為,1981屆校友劉歡;書法家、畫家陳驤龍等。
[編輯]傑出教工
物理學家錢偉長曾在耀華學校教授物理課並擔任女生班班主任。物理教育家楊桂宮,地質學教育家蘇良赫,音樂理論家張肖虎等均曾在耀華任教。
[編輯]

耀華系列學校

耀華嘉誠國際中學和耀華濱海學校是耀華中學創辦的民辦學校。耀華濱海學校是天津市耀華中學與天津濱海發展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創辦的全日制寄宿中學,地處東麗區與河東區鄰界處,在世紀大道沿線的南側,是為濱海新區服務所建設的分校,與耀華中學師資共享。占地104677平方米,建築面積82477平方米,是耀華中學本部校園面積的2倍,亦是環渤海地區規模最大配置最高的民辦學校。耀華嘉誠國際中學由天津市耀華中學和北京加成通業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共同創辦,前身是公辦民助的天津市華星中學,以收購的新華職工大學教學樓更名的明德樓作為國中教學樓。
耀華國小歷史上原本是耀華學校國小部,同耀華中學有歷史淵源。1952年12月23日由當時的人民政府接管後改為公立學校,更名為“五區第五國小”,幾經合併拆分,2007年10月6日於耀華中學80年校慶之際,更名“耀華國小”,但與耀華中學並無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