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沙河位於江門市區西北部,屬西江下游珠江三角洲的中小河流,發源於鶴山市皂幕山脈觀音帳山峰的北側,流域集雨面積為290.59平方公里,天沙河發源地至天鄉匯流點為上游,天鄉匯流點至桐井為中游,桐井以下為下游,幹流全長48.5公里。天沙河之得名,是由於“河水經天河流至白沙,各取一字,故稱‘天沙河’”。天沙河貫穿著大雁山、李鐵夫畫閣、良溪古村落、公坑寺、舊西江師範學校(位於篁莊)、五邑大學、叱石、陳白沙祠、白沙公園等歷史文化景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沙河
- 所屬水系: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江門河的支流
- 發源地:廣東省鶴山市觀音帳山峰北側
- 流經地區:鶴山市、江門市、新會市
- 河口:廣東省新會市江咀
- 全長:49千米
- 流域面積:290.6平方千米
- 河床比降:1.32‰
流域範圍,幹流水文,流域治理,相關歷史,
流域範圍
江門市區有一條內河叫天沙河,天沙河發源於鶴山市雅瑤鎮觀音帳山,支流有南靖水、三堡水、桐井水、天河水、杜阮水等,流經鶴山市雅瑤鎮和江門市蓬江區棠下鎮、杜阮鎮、環市街道辦、白沙街道辦,以及新會區的會城街道辦。天沙河下游在五邑大學玉帶橋分為兩支:一支經耙沖、東炮台流入江門河,另一支經里村、白沙、江嘴注入江門河。
天沙河流域範圍涉及鶴山市雅瑤鎮、江門城區及棠下、杜阮、環市等鎮街。天沙河流域地形複雜,先後匯集天鄉、沙海、泥海、桐井和丹灶等水系,在五邑大學玉帶橋處分兩支,一支經耙沖水閘、東炮台入江門河(稱上出水口),另一支經里村匯杜阮水後從江咀水閘入江門河水道(稱下出水口)。
幹流水文
天沙河位於流域東北部,屬江門河支流,發源於鶴山市雅瑤鎮的觀音障山,流域面積290.6平方千米,幹流長度49千米,河床比降1.32‰,流域先後匯集天鄉、沙海(雅瑤水)、泥海、桐井和丹灶等水,經鶴山雅瑤鎮、新會市棠下鎮、杜阮鎮與杜阮水匯合至江門市區東炮台(上出口)及新會市江咀(下出口)匯入江門河道。河流上游建有那咀中型水庫1座,小一型水庫9座,小二型水庫14宗,控制集水面積62.50平方千米,總庫容5143萬立方米。
流域上游屬山區河流,坡陡,中、下游屬平原河流,河床坡降平緩,局部河段出現倒坡現象,河道流經江門市政府所在地的江門市區段枯水期流量偏小,水環境容量小,河道淤積、污染嚴重,經規劃,按“疏河、砌堤、環保、綠化”同步進行治理的原則,對天沙河進行整治,於下游二出口處,改建耙沖節制閘,新建江咀節制閘,控制河道水量,並於西江沿岸的各水閘增大引入西江水,規劃於篁邊地段建抽水泵站,對天沙河進行抽水增流,保證天沙河水環境的流量。
流域治理
天沙河幹流全長46.5公里,流域面積271平方公里,沿河遍布居民生活區和工業區。據江門市環保局副局長齊丁民介紹,天沙河多年以來一直在進行治理,但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這主要由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一是截污工作沒有做好,二是源頭沒有活水來。
天沙河在2004年已展開自流與動力相結合的整治工作,總投資8350萬元分兩期進行,已基本完成原計畫。第一期工程中,天沙河上中游現有的橫江、寧波、耙沖三個水閘設引水口,並新建下游江嘴水閘作為出口節制閘調節上游水位,第二期工程擴建抽水泵、引水渠、節制閘等配套工程,將天沙河市區河段的水位在枯水期維持在0.8米的景觀水位。西江水引進之後,景觀水位將進一步提高,枯水期也將極少會再出現。
從2007年始,蓬江區對天沙河裡村橋至耙沖水閘河段進行河道疏浚。為進一步加大天沙河整治力度,有效改善天沙河水環境,2011年市、區兩級政府再次投入了1.69億元啟動了天沙河引水增流工程建設,通過引進西江水,提高天沙河的水位,從而達到沖污和改善水質的目的。工程已於2011年11月順利完工。
相關歷史
天沙河的整治實際上從1912年就已開始,是由當時在北京政府所設立的督辦廣東治河事宜處譚學衡督辦(棠下天鄉里村人,曾任清海軍部副大臣)主持的。在當時的整治中,譚學衡利用杜阮河在白沙公園側的出水口比原天沙河東炮台處的出水口水位低的有利排水條件,開挖由舊社至白沙段新河,以改善棠下、江門一帶的農田排水。至此,天沙河就包括棠下、杜阮水系,並在里村到鳳溪處相貫通,暴雨洪水可通過東炮台和白沙兩個出水口注入江門河。
歷史上,天沙河的水利工程除沿河村鎮對河堤不斷加高加固、興建一些小型水閘外,近百年來,人們曾對天沙河進行過5次大規模的整治。
第一次,1912年,開挖舊社(貫溪)經豬乸嶺至白沙的天沙新河,增開白沙公園下出水口,把天沙河出水口引向江門河下游,以加快泄洪速度。工程主持人為譚學衡。
第二次,天沙河的第二次整治在1915年。當時,廣東的東、西、北三江洪水同時暴漲,出現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沿天沙河兩岸的堤圍均告崩潰,出現嚴重水災。大水過後,譚學衡回到新會處理善後,決定在天沙河上出水口的耙沖處興建水閘,並於1917年請治河處的瑞典籍工程師柯維廉幫助設計施工,建成三孔共淨寬14.9米石砌的耙沖水閘,使西江洪水高漲時不能從江門河倒灌入天沙河,以降低內河水位,減輕天沙河兩岸堤圍抗禦西江洪水的壓力。1917年,在天沙河東炮台興建耙沖水閘,以防止洪潮倒灌,延長排水時機。水閘為3孔,淨寬14.5米,鋼筋混凝土結構,由瑞典工程師柯維廉負責設計施工、廣東省治河處督辦譚學衡主持。
第三次,1952年,將舊社至白沙段裁彎改直和疏浚,開挖白沙大地里至江嘴共長1755米的新河道,把白沙公園的出水口下移至江嘴,以利用江門河水位的自然坡降加快泄洪。工程由新會縣人民政府主持。
第四次,1966年,開挖貫溪豬乸嶺長500米的山坡為河道,以裁直、擴寬天沙河,又疏深下游5300米河段,工程由新會縣革命委員會主持,至1973年3月完成。
第五次,從1994年至2000年,由江門市人民政府主持,主要是整治由新昌至上、下出水口河段,工程有5個重點:1、疏河,把獅山橋至東炮台上出水口和三岔口至江嘴下出水口河段全部擴寬至35米,並疏深河床;2、砌堤,對市區內河段實行石堤化,共完成砌堤護岸河段長8.7公里;3、綠化,沿河岸建景觀帶形象工程,在石堤上加設護欄,在護坡上植樹、種草、種花,形成一個個河濱公園;4、治污,由江門市環保局出面,對市區內天沙河沿岸17家重點污染企業訂出限排措施,又聯同鶴山、新會,對流域內60家重點排污企業限期整改,以保障天沙河水質達標;5、清障,對河道內的舊橋墩、翼牆、沉船和爛船、臨河違章建築等障礙物進行清理和拆遷,以保證河道暢順。
由於天沙河的支流天河有3個進水口通西江,天河的河道又與西江平衡,歷史上,天河大堤曾發生過多次崩決,西江水沖毀了天沙河河堤和水利設施、田地、房座,因而構築天河圍大堤成了整治天沙河的關鍵。
據《新會鄉土志》記載,清朝時,天河大堤的修築工程有:嘉慶年間(1796~1820年),石頭村富商盧觀恆曾捐款修築周郡圍;道光二年(1822年),西江發大水,周郡、橫江、天河三圍崩決後,盧觀恆之子盧文舉捐資13.3萬兩白銀,修築石堤3458丈,又捐出黃布臀田825畝,以田租作三圍歲修經費,並奏準官府免除每年加派給村民每畝白銀六分的大堤維護費;光緒十八年(1892年),盧文舉又捐資把大堤加高。
民國和新中國時期,政府和民間也曾多次出資整修西江天河大堤,最大規模的一次,是21世紀初由江門市人民政府出巨資沿西江大堤修築的濱江公路,從而徹底解決了天沙河受西江洪水威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