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黑社火,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俗,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黑社火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天水市秦州區
- 保護單位: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
天水黑社火,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俗,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
天水黑社火,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俗,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歷史淵源天水黑社火,又名黑煙歌,顧名思義就是晚上耍演的社火,屬於秧歌的範疇,是集民間音樂、舞蹈、說唱、表演等為一體的合性民間...
天水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地處秦州城區西南部,東與平南鎮相鄰,南與汪川鎮接壤,西與隴南市禮縣鹽官鎮相連,北與華岐鎮毗鄰,區域面積92.02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天水鎮常住人口為21799人。古代,屬西犬丘、西垂宮、西縣。三國時,為蜀魏爭戰之地,歸屬多變。
大門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地處秦州城區南部,東與娘娘壩鎮相鄰,南與汪川鎮及隴南市徽縣麻沿河鎮接壤,西與汪川鎮相連,北與天水鎮和平南鎮毗鄰,區域面積75.0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門鎮常住人口為14349人。明代前,為文州千戶守御所之屯地。清時,屬徽縣大門...
秦州夾板舞又稱打夾板,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舞蹈,屬於祭神古樂的延續。主要分布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秦州區集中分布在東關及玉泉鎮的東方紅村、陳家莊、金家莊、棗園村等地。該舞蹈原主要用於“朝山會”祭祀活動,後發展成為民間社火表演形式。屬於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表現形式 秦州夾板舞屬於民間舞蹈範疇,它是...
社火(Shehuo),又稱“演社火”,是指在傳統節日裡扮演的各種雜戲,屬於民間的一種自演自娛活動,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社火的內容非常多,如西北地區的社火表演內容包括踩高蹺、耍獅、扭秧歌、跑旱船、鐵芯子、打鐵花、耍腰鼓、騎竹馬等。“社火”來歷源遠流長,經歷史發展,社火已不僅指傳統...
在明朝“秦聲”又以皮影、木偶戲的形式出現,在天水、隴南一帶流傳的燈調(又稱梅花調、老東調、正調)就是由皮影和木偶戲結合而來。一直到清中葉以後,全國範圍內地方戲興起,“秦聲”在其原生地仍以皮影(兼有木偶)的形式演出,但在劇目、聲腔、曲牌及臉譜等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過去,秦腔戲班一直認社火為“...
《關隴社火藝術研究》是趙德利主編的民俗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2年12月。該書著眼區域文化,總論關隴地區生活文化和社火特性。該書指出,關隴民俗生活文化具有日常生活信仰性特點,是一種古今相合的生活方式,使生命、自然、社會相對和諧共生。雖然這種人文生態特性具有文化的保守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滯後性,但是它...
清水縣,甘肅省天水市轄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東北部,隴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頭河流域;東界陝西省隴縣、寶雞,南連麥積區,西接秦安縣,北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毗鄰;地處隴山山地向隴西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轄15個鎮、3個鄉,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2020年末,總人口33.2萬人,其中,...
馬引珍 馬引珍,女,漢族,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天水黑社火傳承人。申報地區 天水市,秦州區 項目級別 省級
齊壽鎮,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地處秦州城區南部,東與麥積區甘泉鎮相鄰,南與娘娘壩鎮接壤,西與平南鎮相連,北與皂郊鎮毗鄰,區域面積74.2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齊壽鎮常住人口為13965人。民國元年(1912年)後,屬興隆鎮及平南鎮所轄。1949年後,境內設齊壽、九源...
此後爺爺騎一輛黑色的紅旗牌老舊腳踏車,穿梭在老家和學校之間。曾在天水市秦州區楊家寺鄉的土盆村、田家莊、馬河灣村等村小執教。後來又因家道變故不得不忍痛離開三尺講台。回到家裡後,爺爺承擔起山田,開始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自打我記事起,爺爺身邊常伴的就是一匹瘦馬,一頭老驢。爺爺說這一馬和一驢是...
鳳閣嶺鎮,隸屬陝西省寶雞市陳倉區,地處陳倉區西部,東與拓石鎮為畔,南、西均與廿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三岔鄉相鄰,西北與甘肅省清水縣旺興鎮接壤,東北與隴縣關山鄉毗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1千米,總面積204平方千米。鳳閣嶺文化底蘊深厚,仰韶文化遺址鴨下嶺形似鴨汲渭水,渭河川道仍留古城...
1961年,劃入天水縣,為牡丹區楊家寺公社。1967年,改為永紅公社。1971年,復名楊家寺公社。1983年,改為鄉。1985年,屬秦城區。2005年1月,歸秦州區管轄。2015年10月,撤鄉設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楊家寺鎮轄楊家寺、松樹、黑引坡、煤灣、石馬、中川、士子、王趙、三灣、鄭宋、白家溝、北具、蘆子灘、...
《陳倉區西山酒歌》是寶雞市流傳的民間歌曲。簡介 寶雞市陳倉區鳳閣嶺鎮位於我省的最西端,與甘肅省天水市北道區三岔鎮(又叫吳砦鎮)隔河相望,是秦嶺與隴山的交匯之處,是先秦“陳倉渭水道”重要關節點。這裡歷史悠遠,民淳風朴!這裡沉積著許多古老的神韻,流傳著一種特殊的民間歌曲——酒歌。流傳於我區西部...
甘肅天水一帶,稱伏羲為人宗爺,以正月十四日為人宗爺誕辰日,這天要舉行祭祀活動。前一天晚上就開始準備祭品,祭品有宰殺好的整豬、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院內古柏樹上,貼滿了小小的紅紙人。子時一到,開始讀祭文,回顧祖宗的功德,述說現今的美好生活。之後進行朝拜,給人宗爺唱戲,耍社火,祈願保佑歲歲平安...
永登社火 永登社火一般有龍、頭場、小場(臘花)、鐵芯子、獅子、熊、高蹺、旱船、太平鼓組成。夜社火中還有滾燈。木偶和皮影 木偶和皮影,是永登地區民眾喜聞樂見的古老表演藝術,當地人把木偶稱為“肘猴子”,把皮影叫做“燈影戲”或“影子”。永登全縣有20多個木偶戲班,主要分布於莊浪河、大通河、秦王川地區。...
天剛放亮,天水市就已經鼓樂喧天,人頭攢動,一派喜慶氣氛。8點整,穿紅帶綠的中國民間民俗文藝表演隊伍從市區東邊的天水市政府大院出發,一路展演著緩緩向城區西邊的伏羲廟行進。走在這支隊伍最前列的,是一幅巨大的由眾人簇擁著的伏羲的畫像,其身後是身穿黑衣黑褲,按8行8列排著的一個64人的方陣,他們手...
周王朝的先祖就發祥於涇河流域和隴東地區.橫掃六合、統一中國的秦始皇的先祖就崛起於天水一帶。自西漢張騫通西域後,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甘肅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曾孕育了一大批傑出人物,產生了李廣、趙充國、金日辟、竇融、張芝、王符、馬超、姜維等眾多的英雄豪傑,到了魏晉南北朝,隨著傳入中國的佛教...
秦州平腔 清水小曲 唱風水 階州唱書 文縣琵琶彈唱 肅州老曲子 蘭州鼓子詞 河州賢孝 平涼曲子 隴東道情 嘉峪關雜話 鑼鼓草 玉壘花燈 河州平弦 景泰弦子書 山丹太平車調 說古今 蘭州太平歌 河州打調 蘭州小曲子 快板 隴東老曲子 河州財寶神 喊牛腔 說春 寧州竹鼓 搖麻糖 白格爾演唱 評書 河南墜子 山東快書 相聲...
天水南集村宋墓出土伎樂磚雕 靈台城寺嘴舍利塔出土五代磚雕 清水劉家溝宋墓出土磚雕 靈台牛大王廟戲曲磚雕《八郎送飯》靈台楊村化妝盒木雕戲畫《龍鳳呈祥》清代戲衣·帔 清代戲衣·蟒 清代戲衣·宮裝 清代戲衣·靠旗 清代戲衣·靠 清代戲衣·靠 清代戲衣·軟靠 南路秦腔臉譜 馬武 燃燈 方臘 張奎 龍君 金兀朮...
地毯織造技藝(閬中絲毯織造技藝、天水絲毯織造技藝) 四川省閬中市,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 894 Ⅷ-111 灘羊皮鞣製工藝(二毛皮製作技藝) 寧夏回族自治區 900 Ⅷ-117 金銀細工製作技藝 山西省稷山縣 907 Ⅷ-124 民族樂器製作技藝(扎念琴製作技藝) 西藏自治區拉孜縣 910 Ⅷ-127 漆器髹飾技...
310(連雲港—天水)、209(呼和浩特—北海)兩條國道幹線縱橫交錯,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連線豫、晉兩省,正在建設的洛(陽)——三(門峽)高速公路將使三門峽的交通條件更為優越。三門峽汽車客運站位於東風路,距離火車站1500米左右,打的一個起步價就到了。三門峽到鄭州坐汽車大概4個小時,從東風路的汽車站發車,...
驚險怪異的社火 視覺的遊戲——皮影 地道美食 招牌店 當飯莊遇上民俗 下榻西安書院 明城牆上 魁星閣 碑林史話 從小吃街到住宿地 小雁塔和薦福寺 番客擁向興善寺 “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大雁塔)36 夢回大唐 青龍寺 西安周邊:扮作俠客鑽山忙 “崩”出來的翠華山 驚世遺存漢陽陵 西安半坡遺址(...
西晉,沿襲漢制,龍林屬秦州武都郡。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龍林屬之,其後少數民族割據政權,龍林屬地頻繁更變。南北朝,北魏置漢陽郡,治所在蘭倉(今石橋鎮漢陽);西魏改漢陽郡為漢陽縣,屬長道郡。龍林南北分別屬武都...
漢高祖劉邦二年(公元前205年)十一月,置阿陽縣(治在今縣城南城川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隴西郡置天水郡(郡治平襄,在今通渭縣境)。縣境南部有成紀縣,北部有阿陽縣,均屬天水郡。新莽天鳳六年(14年),改天水郡為鎮戎郡,又分置阿陽郡,治成紀,後又復舊制。東漢明帝永平十七年(74...
金銀不換是天水 “天河注水”的傳說 西北“小江南”伏羲廟香菸裊裊 麥積山石窟:岩壁上的驚嘆號 沙坡頭的奇蹟 會唱歌的沙子 了不起的麥草方格 羊皮做筏子 百里青銅峽 山水若銅鏡 濕地鳥島的精靈 108塔,108種煩惱 賀蘭山尋寶 岩畫——遊牧民族的藝術畫廊 白的顏色,鹹的味道 會燃燒的黑石頭 奇美賀蘭石 天下黃河...
甘谷縣,隸屬於甘肅省天水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天水市西北部,渭河上游。甘谷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總面積1572.6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甘谷縣常住人口為50.18萬人。甘谷古稱“冀”,是秦人的重要發祥地,為中國縣治肇始之地,於公元前688年置縣,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有“華夏第一縣”之稱。1958年,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