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黑社火

天水黑社火,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民俗,甘肅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黑社火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民俗
  • 申報地區:天水市秦州區
  • 保護單位:天水市秦州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天水黑社火,又名黑煙歌,顧名思義就是晚上耍演的社火,屬於秧歌的範疇,是集民間音樂、舞蹈、說唱、表演等為一體的合性民間民俗表演形式,主要流行於天水市秦州區境內各鄉鎮。 天水黑社火作為天水古老的風俗,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來源於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早在7800年前的大地灣文明時期,就有出土人類舞蹈場面的陶片。歷史上人們為了驅邪避難而崇拜社神,或歌舞祭祀,或祈求風雨,天水黑社火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之後歷朝都有變化,在宋朝時得到了空前發展,特別在民國前期達到了鼎盛階段,解放後天水黑社火的表演隊伍有所萎縮,現在主要靠留守婦女和老人在傳承這一古老的民俗藝術。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因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天水黑社火曾萎靡不正,改革開放之後天水黑社火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機,隊伍有所增加。90年代以後,由於人們審美觀念的改變和多元文化的衝擊,年輕人就業壓力大,無暇學習和傳承這一古老的表演形式。現在好多有代表性的曲目及表演方式已經瀕臨失傳,目前急需搶救性的挖掘與保護。

文化特徵

天水黑社火通常由一支社火隊在村民院落或村莊空曠地帶表演,隊員們一邊舞蹈,一邊歌唱,以此來表達豐收的喜悅及孝親敬老之情。表演時先要敬神,“打場”之後“引場”開始,場面宏大,有男女演員,古代一般是男扮女裝。黑社火的演唱有 “對口曲”、各種小調、對唱、小品小劇曲目以及舞龍舞獅等表演,演唱過程中伴有鑼鼓、嗩吶等傳統樂器,其代表曲目有《下四川》、《李三娘研磨》、《轉娘家》、《繡荷包》等。天水黑社火角色主要還有高腰傘手、老“妖婆”、旱船手、吹響手、鼓樂手等,天水黑社火的組織者一般叫社火頭或社火“猛子”。 天水黑社火表演通常在春節期間比較普遍,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白天也常見天水黑社火的演出,現在的演員和歷史上正好相反,主要是女扮男裝。演出時也不受時間、地域及年齡的限制,表演的節目也注入了很多現代元素。

傳承保護

天水黑社火是甘肅省人民政府2017年10月18日公布的第四批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地區是天水市秦州區,保護單位是秦州區文化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