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方案

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1年8月4日印發天水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方案.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抓好組織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水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方案
  • 頒布時間:2021年8月4日
  • 發布單位:天水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在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關於“生活秀帶”的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我市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促進城市更新改造,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建設,探索西北欠發達地區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和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的《關於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重要意義
工業遺產是工業文明的見證,是工業文化的載體,是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天水是全國老工業基地和西北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工業發展歷史悠久,具有較高研究和保存價值的工業遺址較多。天水工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從建國初期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大力發展手工合作企業的基礎上,興辦了造紙、電池、焦化、農機、水泥、製藥等小型工業企業,為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二是國家“三線建設”時期,從北京、上海、哈爾濱、長春、洛陽等地遷建的一批工廠,相繼在天水建成了開關廠、控制器廠、電工儀器廠、海林軸承廠、風動工具廠、甘肅絨線廠、星火工具機廠、鍛壓工具機廠等37戶企業,初步形成了以重型機械、工具機電器、風動工具、儀器儀表、軸承鍛壓、材料改制等為主體的工業體系,逐步發展成為國家西部重要的工業基地之一。三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改組改造、結構調整、招商引資,形成了目前以機械製造、電工電器、電子信息、醫藥食品、建築建材為主體的天水工業體系。這些產業的發展,不僅完善了天水的產業結構,也留下了寶貴的工業遺產。當前,天水正處於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時期,做好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對於弘揚工業精神、提升城市功能、豐富城市內涵、彰顯城市特色具有重要意義。
二、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在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把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作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加快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工業文化,深入挖掘工業遺產資源和工業文化底蘊,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文化保護傳承、產業創新發展、城市功能提升協同互進,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生活秀帶”,促進工業遺產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二)基本原則
——保護優先,以用促保。遵循“修舊如舊”的開發原則,對可恢復的標誌性遺址、遺蹟,要恢復其原貌,保持其原真狀態。突出其保護方式的靈活性,將保護與利用有機結合,讓工業文化融入民眾生活,真正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強化對遺產核心物項的保護,保留工業遺產核心價值。
——完善機制,形成合力。建立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統籌規劃設計和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形成能夠彰顯發展歷程和文化特色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體系。加強政策配套落實,強化部門合作,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工作落實。
——明確路徑,多方參與。在保護優先的前提下,鼓勵開展合理利用,政府、遺產產權所有人和社會各方協同合作,不斷探索工業遺產科學保護與合理利用的有效路徑。發揮縣區積極性和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有效匯聚各類社會資源,營造各類主體共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尊重工業遺產的原有格局、結構和特色,有序推進各類工業遺產的保護利用工作。在保護好工業遺產的前提下進行合理利用,注重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提高工業遺產保護水平,實現工業建築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工業文化繁榮和產業發展。
三、重點範圍
(一)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的重點:
1.新中國成立前(1840年—1949年)的工業企業。
2.新中國成立後五、六十年代建設的工業企業。
3.國家“三線建設”時期搬遷建設的工業企業。
4.改革開放以後建設的具有代表性的企業。
(二)保護和利用範圍主要包括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
1.物質遺產:包括車間、廠房、礦場、倉庫、橋樑道路等運輸基礎設施,辦公樓、住房教育休閒等附屬生活設施及奇特建築物等不可移動的物質遺產,以及機器設備、生產工具、辦公用具、生活用具、歷史檔案、商標徽章、文獻、手稿、影像錄音、圖書資料等可移動的物質遺產。
2.非物質遺產:包括生產工藝流程、手工技能、商號、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等工業文化形態。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工業遺產認定管理。開展工業遺產的調查、評估和認定工作,摸清工業遺產底數,評估工業遺產價值,完善工業遺產檔案記錄,建立健全全市工業遺產資料庫,為科學規劃、分類保護、有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撐。建立工業遺產市縣保護制度,對認定的工業遺產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將價值較高的工業遺產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珍貴可移動文物。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級工業遺產名單。加快甄別和搶救瀕危工業遺產,完善工業遺產檔案記錄,加強修繕保養。落實檢測評估制度,對工業遺產開展動態監測和保護利用效益評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府國資委、市文化旅遊局、市自然資源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
(二)修繕保護重點工業遺產。加強重點工業遺產本體保護和周邊環境治理,降低工業遺產安全隱患。實施以天水工業博物館、國營岷山機械廠舊址修繕工程、天水二一三電器老廠區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等為代表的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程項目。依託長開、海林、風動、甘絨、甘棉、星火、鍛壓、六九一三等重點企業工業遺產,開展工業遺產價值闡釋展示,弘揚工業遺產當代價值。支持有條件的縣區依託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創建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加強傳統工業退出後留下的設施設備、廠史廠志、圖像照片、商標包裝等“工業文物”收藏保護,做好分級管理。(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住建局、市文化旅遊局,各縣區政府,經開區管委會)
(三)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重點支持天水工業博物館建設,充分展現天水工業歷史和建設成果、提升城市歷史文化內涵、保護傳承工業企業文化,打造新的工業遺產旅遊景點。推動科學教育、文化交流事業和旅遊休閒產業發展。鼓勵建設傳統行業博物館、工業博物館縣區分館等,利用數位技術開發博物館資源,建設智慧博物館。支持工業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教育科普、文創、娛樂產品,開展各類工業文化主題展覽、知識講座、微講堂、社交研學活動與文創體驗活動等,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產業模式。引導省工業技術學院、省機電學院等各類院校組織參觀博物館,開展見學實踐活動,講好老舊廠房文化故事,厚植工業文化,弘揚工業精神。(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文化旅遊局、市教育局,各縣區政府)
(四)發展“工業秀帶”新業態。堅持將工業文化元素和標識融入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依託星火工具機、華天電子、長城電工、黃河啤酒、岐黃藥業等重點工業企業,發展工業旅遊項目。改造利用有條件的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打造一批創意集市、家居、書店、超市、咖啡、餐飲及青年公寓、精品酒店等觀光工廠、工業文化創意基地和雙創基地,完善商業配套服務功能。依託各類工業遺產開發工業旅遊項目,通過保護廢棄工業舊址和再利用原有工業機器、生產設備、廠房建築等,開發集生產展示、觀光體驗、教育科普等於一體的工業旅遊產品,形成生產、旅遊、教育、休閒一體化的工業文化旅遊新模式,發展體驗式旅遊、研學旅行、休閒旅遊,著力打造工業遺產旅遊基地。(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文化旅遊局、市住建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區政府)
(五)豐富城市生活新空間。修復海林、鍛壓、風動等藉河、渭河幹線沿岸工業企業廠房、倉庫、辦公樓等生活附屬設施和其他歷史遺存,打造以藉河、渭河風景線為特色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加快工業企業原有生產空間向人文休閒空間轉變,從“封閉空間”轉換為“社會空間”,滿足各類型文化展演和創意活動需求,實現物質、精神、文化和社會等多維空間的嬗變,促進工業企業“舊空間”產生“新聚集”,激發“新動能”。建設以岷山生態公園為代表的一批主題突出的工業遺址公園等,打造既反映工業發展歷史風貌,又融入現代設計觀念的城市人文景觀和公共開放空間。(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局、市住建局、市文化旅遊局,各縣區政府)
(六)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推動全市工業遺產保護與城市形象提升相融合,積極打造凸顯我市工業文化特色的景觀標誌,並將其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支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伏羲文化旅遊節、龍舟賽、射箭比賽等交流活動相結合,擴大天水工業遺產對外知名度。舉辦全市工業遺產主題研討會和工業文物交流展。加強與國內外相關行業協會組織的交流合作,擴展工業遺產價值普及和傳播推廣渠道,弘揚我市工業特色文化。開展全市工業遺產品牌宣傳推介活動,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遺產文化產品和服務品牌,持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不斷增強城市對外影響力。(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文化旅遊局、市自然資源局、市市場監管局,各縣區政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推進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由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牽頭,圍繞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不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做好同省上對口部門的銜接,協同推進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市直相關部門要加強配合,密切協作,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各縣區政府和經開區管委會要高度重視,細化工作任務,全力推進各項工作。
(二)營造良好環境。要在工業遺產保護利用項目批准、用地報批、環評批覆、安全評價、節能評估、規劃選址等方面進一步最佳化審批流程,精簡審批事項,加強流程管理,提高服務水平。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以多種形式參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營造共建、共用、共享的良好環境。
(三)加大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政策要求,積極開展工業遺產認定工作。主動爭取國家和省上政策資金扶持,對納入全市工業遺產清單的重點項目,市縣財政預算要每年安排資金予以支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支持以廠房租賃、企業資產重組等方式實現市場化運作。
(四)強化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報紙、電視、網路、微博、微信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宣傳力度,組織開展研討、宣傳、推介等活動,以多種形式講好“天水工業故事”,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成果進校園、進社區,傳承和弘揚工業精神。市發展改革委、市工信局、市文化旅遊局等部門要充分發揮市工業博物館宣傳教育平台作用,組織開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宣教活動,推動形成社會共識。

政策解讀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我市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促進城市更新改造,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建設。結合我市實際,制定了《天水市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共分為五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為重要意義。主要介紹了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經歷的三個主要階段。提出做好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有利於進一步弘揚中國工業精神,豐富城市內涵,彰顯城市特色,實現“工業銹帶”到“生活秀帶”的轉變,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文化振興帶動城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第二部分為總體思路。提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上海楊浦濱江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保護優先、以用促保,完善機制、形成合力,明確路徑、多方參與,全面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打造一批集城市記憶、知識傳播、創意文化、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生活秀帶”。
  第三部分為重點範圍。提出了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的重點,
  主要包括物質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一是物質遺產:包括車間、廠房、礦場、倉庫、橋樑道路等運輸基礎設施,辦公樓、住房教育休閒等附屬生活設施及奇特建築物等不可移動的物質遺產,以及機器設備、生產工具、辦公用具、生活用具、歷史檔案、商標徽章、文獻、手稿、影像錄音、圖書資料等可移動的物質遺產;二是非物質遺產:包括生產工藝流程、手工技能、商號、經營管理、企業文化等工業文化形態。
  第四部分為主要任務。提出了六個方面的主要任務:一是加強工業遺產認定管理。開展工業遺產的調查、評估和認定工作。建立健全全市工業遺產資料庫。建立全市工業遺產市縣保護制度,對認定的工業遺產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將價值較高的工業遺產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和珍貴可移動文物。積極申報國家級和省級工業遺產名單等。二是修繕重點工業遺產保護。實施以工業博物館、二一三電器老廠區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等為代表的一批工業遺產保護和利用工程項目。支持有條件的縣區依託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創建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加強傳統工業退出後留下的設施設備、廠史廠志、圖像照片、商標包裝等“工業文物”收藏保護,做好分級管理等。三是加強工業博物館建設。鼓勵建設傳統行業博物館、工業博物館縣區分館等。支持工業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教育科普、文創、娛樂產品。開展各類工業文化主題展覽、知識講座、微講堂、社交研學活動與文創體驗活動。開展見學實踐活動,講好老舊廠房文化故事,厚植工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等。四是發展“工業秀帶”新業態。堅持將工業文化元素和標識融入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改造利用有條件的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打造一批創意集市、家居、書店、超市、咖啡、餐飲及青年公寓、精品酒店等觀光工廠、工業文化創意基地和雙創基地,完善商業配套服務功能等。五是豐富城市生活新空間。修復海林、鍛壓、風動等藉河、渭河幹線沿岸工業企業廠房、倉庫、辦公樓等生活附屬設施及和其他歷史遺存,打造以藉河、渭河風景線為特色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加快工業企業原有生產空間向人文休閒空間轉變,從“封閉空間”轉換為“社會空間”等。六是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支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伏羲文化旅遊節、龍舟賽、射箭比賽等交流活動相結合,擴大天水工業遺產對外知名度。舉辦全市工業遺產主題研討會和工業文物交流展,弘揚我市工業特色文化等。
  第五部分為保障措施。提出了四個方面的措施: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市推進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等。二是營造良好環境。鼓勵各類市場主體以多種形式參與工業遺產保護利用,營造共建、共用、共享的良好氛圍等。三是完善政策配套。對納入全市工業遺產清單的重點項目,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的政策資金扶持,用於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四是強化宣傳引導。講好“天水工業故事”,弘揚我市工業特色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