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摜跤

據有關史料和文物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已有摔跤運動。到了清代始稱“官跤”、“摜跤”,設有善撲營,清末中國跤術已達到較高水平。滿清被推翻後,結束了官辦善撲營的歷史。威震善撲營的“官腿”頭撲戶瑞五爺和宛八爺(宛永順)在天橋紅廟(金鐘廟的下院)開設跤館,收弟子朱六、魏德海、李連峰、沈友三、滿廣田、寶善林、孫寶才、何生等人,從此,食俸祿的“官跤”融入了民間,統稱為“摜跤”。
自廿世紀20年代宛八爺的徒弟寶善林(1900—1965年)在北京天橋設跤場,開創了自己獨特的摜跤藝術:它以靈活多變、體型優美、解說幽默、文武結合加中幡的獨特摔跤藝術模式,曾活躍於民國晚期和建國初期。之後又將此技法傳給傅順錄、陳金泉、馬貴寶、徐茂、石珍。其中還有獲得國家體委授予的“運動健將”稱號。傅順錄——摜跤加中幡的唯一傳人,將全部絕活又傳給其子傅文友和傅文剛。傅文剛在北京宣武區文委的支持和幫助下,建立了“北京傅氏天橋寶三民俗文化藝術團”,使摜跤加中幡的傳統技藝得到了挽救與發揚。
摜跤技術的練法強調三盤;在技法上強調大絆子36、小絆子多如牛毛;演出形式多樣:量活(現掛)、灌口、“包袱”不斷,說話風趣幽默;比賽規則:每場必滿三跤,三局兩勝制。
天橋摜跤作為一項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不僅具有民俗、藝術、體育、文化、社會、歷史等價值,而且與中幡相結合,展示了中國民間獨特摔跤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