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天府龍芽·綠茶:外形挺直秀麗、色澤嫩綠、勻齊,湯色嫩綠明亮,滋味醇爽回甘,香氣栗香濃郁持久,葉底單芽勻齊,嫩綠明亮。其典型品質特徵:形秀麗、味甘烈、高栗香。
天府龍芽·紅茶:外形條索細緊、秀麗、金毫顯露,湯色紅亮,滋味醇爽,香氣橘糖香,葉底嫩勻、紅亮。其典型品質特徵:形秀麗、味醇爽、橘糖香。
營養價值
天府龍芽·綠茶:水分≤7.0%、水浸出物≥36%、茶多酚≥18%。天府龍芽·紅茶:水分≤6.5%、水浸出物≥32%、茶多酚≥11%。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天府龍芽產區主要分布在沿秦嶺、岷山、大雪山、貢嘎山、四姑娘山等山脈內側,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區和盆地丘陵區,平均海拔大於600米。產區土壤以黃壤、紅壤、棕壤、灰棕壤、紫色土為主,pH值在4.5-6.5之間,土壤營養含量豐富,適應茶樹喜酸性的特點。
水文情況
天府龍芽產區水源豐富,岷江、沱江、青衣江、金沙江、白龍江、青竹江、旭水河、中溪河、威遠河、永寧河、赤水河等數十條主要以雪山融水為源頭的江河水為茶樹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優質水源,水質潔淨、礦物質含量高,造就了天府龍芽獨特的茶香。
氣候情況
天府龍芽產區主要分布在沿秦嶺、岷山、大雪山、貢嘎山、四姑娘山等山脈內側,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區和盆地丘陵區,屬於成都平原到四川盆地邊緣、雲貴高原及川西高原的過渡帶,年平均溫度17℃以上,無霜期240天-300天,降雨量為1200毫米-1800毫米,多雲霧,降雨充沛,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的茶樹生長。
歷史淵源
2013年10月,以原敘府茶業為主體聯合四川省內多家茶企共建的川茶集團成立。
2014年4月,四川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業強省的意見》。2014年12月,四川省川茶品牌促進會成立,130多家茶業“川軍”正式抱團啟動品牌培育。
2017年,天府龍芽”參加中國國際茶博會。
生產情況
2014年,四川省茶葉種植面積500萬畝,產量30萬噸,綜合產值達到600億元。
2015年,四川茶園面積481.55萬畝,毛茶總產量達到25.97萬噸,總產值達157億元,綜合產值近500億元。
2017年,天府龍芽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面積137333公頃,年產量168000噸。
產品榮譽
2015年,天府龍芽獲得百年世博中國名茶金駱駝獎。
2018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正式批准對“天府龍芽”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2018年11月,天府龍芽被第十六屆中國農交會組委會評選為參展農產品“金獎”產品稱號。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天府龍芽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四川省轄區內11個設區市32個縣(市、區),包括
成都市的蒲江縣、邛崍市、都江堰市3個縣市;
眉山市的洪雅縣1個縣;樂山市的夾江縣、沐川縣、馬邊縣、犍為縣、峨眉山市5個縣市;雅安市的雨城區、名山縣、寶興縣、蘆山縣、滎經縣5個縣區;宜賓市的翠屏區、珙縣、高縣、筠連縣、宜賓縣、屏山縣6個縣區;
自貢市的榮縣1個縣;瀘州市的納溪區、敘永縣2個縣區;
綿陽市北川縣、平武縣2個縣;
廣元市的青川縣、旺蒼縣2個縣;
達州市的宣漢縣、萬源市2個縣市;
巴中市的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3個縣。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0′-108°32′,北緯27°42′-33°02′。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產地應選擇空氣、土壤、灌溉水等自然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並具有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農業生產區域。生產、加工、貯藏場所及周圍場地應保持清潔衛生。產地環境應符合NY/T 391-2013 綠色食品 產地環境質量的規定。
(2)品種選擇:天府龍芽主要選擇四川地區主推的中小葉品種,種植前應按GB 11767-2003 茶樹種苗的要求進行質量檢驗和植物檢疫。
(3)種植過程管理:天府龍芽生產應符合《天府龍芽栽培技術規程》要求。肥料應符合NY/T 394-2013 綠色食品 肥料使用準則規定,使用農藥品種應符合NY/T 393-2013 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規定。
(4)加工過程管理:根據天府龍芽茶葉品種的不同,其加工關鍵技術分別為:
①天府龍芽·綠茶
A、鮮葉要求
無鱗片、無紫芽、無霜凍芽、芽頭無廢氣廢物污染及機械損傷和發熱紅變等現象。要求芽頭壯實、飽滿、完整、勻淨、新鮮和清潔。
B、鮮葉處理
鮮葉送到茶廠後,應選在場地潔淨、乾燥、無污染、清潔通風、陰涼,室溫在20℃不高於25℃、相對濕度在70%以上的環境中及時攤放,厚度以不超過2厘米為宜,晴天葉與雨水葉分開,上午采的鮮葉與下午采的鮮葉分開,不同級別的鮮葉分開。一般攤放4小時-12小時,中途每隔2小時輕翻一次,雨水葉、露水葉先用鮮葉脫水機進行脫水,用風扇吹風。待葉質變軟,芽葉舒展,水分散發,清香透露即可付制。
C、殺青
a、原則:高溫殺青,先高后低。
b、溫度:220℃-230℃。
c、時間:投葉時均勻放入滾筒內,殺青時間為60秒-70秒。
d、程度:以殺勻殺透殺香為原則,不出現焦尖、爆點、黃變現象,含水量降至65%為宜,葉質變軟,失去光澤,香氣顯露,手捏不粘時為宜。
D、初烘
a、溫度:130℃-140℃。
b、時間:3分鐘-4分鐘,中途翻動2次-3次。
c、程度:不粘手,有輕微刺手感。
d、冷卻:初烘葉套用風扇快速冷卻,冷卻後攤晾至水分重新分布均勻。
E、理條、做形
a、溫度:140℃-150℃。
b、理條、做形:投葉後先以最快的速度炒1分鐘-2分鐘,待芽葉變軟後減慢速度;再加棒5分鐘-8分鐘把芽葉壓扁平後再去棒炒1分鐘-2分鐘,中途翻拌4次-5次避免粘鍋,加棒後調節振動頻率,以棒滾壓芽葉,棒不跳動和撞擊槽壁為適度。
c、程度:外形伸直略扁平,要求無焦尖、爆點、破皮、碎斷現象為止。
d、冷卻:用微風冷卻,冷卻後攤晾至水分重新分布均勻。
F、二烘
a、溫度:110℃-120℃。
b、時間:5分鐘-8分鐘,全過程勤翻快翻,使芽葉失水均勻。
c、程度:手捏有刺手感,芽毫顯露。
d、冷卻、攤放:套用微風冷卻,冷卻後攤晾至水分重新分布均勻。
G、去毫
a、溫度:80℃-90℃。
b、時間:5分鐘-10分鐘。
c、程度:外形伸直,白毫去盡,嫩綠盡顯。
d、冷卻、攤放:套用微風冷卻,冷卻後堆放至水分重新分布均勻。
H、輝鍋
a、溫度:80℃-90℃。
b、時間:不低於60分鐘為宜。
c、程度:含水量≤6.0%為宜,色澤黃綠色、粟香顯露。
I、提香
在輝鍋結束時,提高鍋溫至120℃-130℃,提香1分鐘-2分鐘,手捏茶有燙手感覺,注意不要產生高火味。手捻茶葉成粉末,水分在6.0%以下即可,攤涼至室溫後裝箱。
②天府龍芽·紅茶
A、鮮葉要求
無鱗片、無紫芽、無霜凍芽、芽頭無廢氣廢物污染及機械損傷和發熱紅變等現象。要求芽頭壯實、飽滿、完整、勻淨、新鮮和清潔。
B、鮮葉處理
環境應符合GB/T 18204.21-2000 公共場所照度測定方法、GB3095-2012-環境空氣品質標準的規定,場地應潔淨、乾燥,防止污染,清潔通風、陰涼,選室溫在20℃左右不高於25℃、相對濕度在70%以上的環境中攤放。
C、萎凋
a、萎凋方式:萎凋槽熱風萎凋。
b、攤放厚度:一般掌握不超過1厘米為宜。
c、時間:8小時-15小時。中途每隔2小時翻動一次使失水均勻。
d、萎凋程度:萎凋適度葉,葉形皺縮,葉質柔軟,嫩梗萎軟,曲折不斷,手捏葉片軟綿,緊握萎凋葉成團,鬆手可緩慢鬆散。葉表光澤消失,葉色轉暗綠,青草氣減退,透發清香。
D、揉捻
a、原則:按照“輕—重—輕”原則,先不加壓,初步成條後開始加壓,先加輕壓逐步加重,最後減壓。投葉量以桶裝90%為宜。
b、時間:60分鐘為宜。
c、程度:揉捻適度以細胞損傷率在80%以上,葉片90%以上成條為宜。
E、發酵
a、發酵溫濕度:發酵葉溫保持在30℃最適,氣溫以24℃-25℃為宜。發酵室要保持高濕狀態,以相對濕度95%以上較好。
b、發酵葉厚度:一般為8厘米-12厘米,嫩葉和葉型小的薄攤,老葉和葉型大的厚攤;氣溫低厚攤,氣溫高薄攤。葉層厚薄均勻,不要緊壓,以保持通氣良好。
c、發酵時間:長短因揉捻程度、葉質老嫩、發酵條件不同而異,一般從揉捻開始計算,約需3小時-4小時。
d、發酵程度:發酵適度葉,青草氣消失,出現發酵葉特有的香氣—“一種清新鮮濃的花果香味”。葉色春茶黃紅,夏茶紅黃,嫩葉紅勻,老葉紅里泛青。發酵不足,帶青氣,葉色青綠或青黃;發酵過度,香氣低悶,葉色紅暗。
F、乾燥
a、溫度:毛火進風溫度為110℃-120℃,足火80℃-90℃,毛火與足火之間攤涼30分鐘為宜。
b、程度:毛火葉含水量以15.0%為宜,足火葉含水量4.0%-6.0%為宜。
產品質量應符合NY/T 288-2018綠色食品 茶葉的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使用“天府龍芽”商標的天府龍芽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天府龍芽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