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地區地震生物與泥火山觀測》是2018年地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小其、李靜、婁愷、向陽、王道、范雪芳。
基本介紹
- 書名:天山地區地震生物與泥火山觀測
- 作者:高小其、李靜、婁愷、向陽、王道 、范雪芳
-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6月1日
- ISBN:978750284179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天山地區地震生物與泥火山觀測》介紹了地震微生物研究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方法,論述了地震生物監測的技術方法,給出了一些具有使用價值的實踐結果。特別是系統介紹了哈薩克斯坦生物觀測網的發展與現狀,從研究對象和方法、地震孕育發生過程有關的生物參數獲取與信息分析等,都給出了非常詳細的依據與結論。同時,《天山地區地震生物與泥火山觀測》系統介紹了泥火山地球化學研究現狀及在地震預測研究中的作用等。總之,《天山地區地震生物與泥火山觀測》涉及了跨度較大的研究領域,從中也可展示作者潛心從事地震監測預報探索的精神,以及豐富的實踐經驗與堅實的歸納總結能力。
圖書目錄
第1章 地震生物學
1.1 地震預報問題的現狀
1.1.1 地震預報和地震前兆的階段劃分
1.1.1.1 地震預報的階段
1.1.1.2 前兆的分類
1.1.1.3 地球各個地區地震的生物前兆
1.1.2 世界實踐中動物行為異常預報地震的科學手段和方法
1.2 地震生物監測的科學方法基礎
1.2.1 地震現象生物指示作用的基本依據
1.2.1.1 地震生物監測系統組建的實驗一理論前提
1.2.1.2 哈薩克斯坦生物觀測網的發展與現狀
1.2.2 研究對象和方法
1.2.2.1 研究對象
1.2.2.2 研究方法
1.2.3 與地震過程有關的生物參數信息度的研究
1.2.3.1 強震震中區考察資料中動物行為習性異常標誌的信息度
1.2.3.2 異常反應的表現強度和預測時間與震中距和地震烈度之間的關係
1.2.3.3 關於地震生物前兆顯示區域的大小問題
1.2.4 物理因素對生物機體作用的試驗研究
1.2.4.1 物理因素對處於接近自然條件下生物試驗場中生物體的影響
1.2.4.2 在實驗室條件下物理因素對生物對象的影響
1.2.5 作為地震過程結果的動物行為反應異常形成的物理生物學原理
1.2.5.1 動物行為反應模型
1.2.5.2 強震孕育時期外部因素對動物作用的模型
1.2.5.3 地震危險區動物活躍度異常的形成機制
1.3 地震短期預報的科學基礎及地震生物學方法
1.3.1 生物資料方面識別前兆類型的判據
1.3.2 地震生物監測有效性的實際結果
第2章 地震微生物異常的識別及其特徵
2.1 微生物簡介
2.1.1 微生物的定義及特點
2.1.2 微生物的生態功能
2.1.3 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2.2 微生物多樣性及其動態變化的免培養研究方法
2.2.1 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
2.2.2 末端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T-RFLP)
2.3 斷裂帶地下水概述
2.4 地下水微生物的基本特徵
2.5 斷裂帶環境因子對微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2.5.1 水文地球化學因素的影響
2.5.2 空間分布差異性的影響
2.5.3 時間變化和擾動的影響
2.5.4 地下水微生物群落結構對環境因子變化的回響
2.6 烏魯木齊10號泉水體細菌群落對地震的回響
2.6.1 烏魯木齊10號泉水體細菌T-RFLP圖譜定性分析
2.6.2 烏魯木齊10號泉優勢類群及特殊類群的豐度變化趨勢
2.6.3 烏魯木齊10號泉水體細菌多樣性指數
2.6.4 烏魯木齊10號泉水體細菌聚類分析
2.6.5 有感地震對10號泉水文地球化學元素的影響
2.6.6 烏魯木齊10號泉水可培養細菌群落動態變化特徵
2.6.7 地震前後泉水細茵碳源代謝活性的平均顏色變化率(AWCD)
2.6.8 地震前後泉水細菌對化學敏感物質代謝活性的平均顏色變化率(AWCD)
2.6.9 地震前後泉水水體細菌碳源利用類型分析
2.6.1 0判別函式的建立
2.6.1 1地震前後樣品判別模型的回判驗證
2.6.1 2判別分析後lO種碳源代謝AwCD值的變化情況
2.6.1 310種判別因子(碳源)代謝情況
2.6.1 4地震信息
2.6.1 5地震前後烏魯木齊10號泉水體細菌碳源利用及化學敏感物質的BIOLOG分析
2.6.1 6地震前後及無地震時期細菌群落碳源類型利用差異分析
2.6.1 7地震前後烏魯木齊10號泉優勢類群細菌的動態回響
2.6.1 8地震前後泉水細菌優勢類群多樣性指數
2.6.1 9地震前後新出現的泉水細菌類群與水文理化性質的CCA分析
2.6.2 0地震前後泉水中消失的優勢細菌類群
2.6.2 1結論
第3章 中亞五國地下流體前兆異常震例
3.1 中亞各國地震預報試驗場及地下流體觀測台網
3.1.1 哈薩克斯坦地下流體觀測系統
3.1.2 吉爾吉斯斯坦地下流體觀測系統
3.1.3 烏茲別克斯坦地下流體觀測系統
3.1.4 塔吉克斯坦地下流體觀測系統
3.1.5 土庫曼斯坦地下流體觀測系統
3.2 中亞五國及鄰區強震活動概況
3.3 中亞地震流體前兆異常震例資料
3.3.1 1946年11月4日土庫曼斯坦卡贊治克7.2 級地震
3.3.2 1948年10月5日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7.1 級地震
3.3.3 1966年4月26日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5.3 級地震
3.3.4 1970年6月5日吉爾吉斯斯坦薩雷卡梅什6.7 級地震
3.3.5 1973年2月8日塔吉克斯坦奧比-加爾姆4.7 級地震
3.3.6 1974年7月2日科奇科爾卡5_3級(k=12.7 )地震
3.3.7 1974年8月11日中國與吉爾吉斯斯坦邊界烏茲別里山口(阿賴)7.3 級地震
3.3.8 1976年4月8日,5月17日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加茲里7.0,7.3 級地震
3.3.9 1977年1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伊依什法拉一巴特肯6.3 級地震
3.3.1 01977年6月21日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加爾姆4.3 級地震
3.3.1 11977年12月6日烏茲別克斯坦塔瓦克塞5.0級地震
3.3.1 21978年3月24日吉爾吉斯斯坦扎拉納什一丘普6.7 級地震
3.3.1 31978年9月16日,1979年1月16日阿什哈巴德東南伊朗7.7 級地震、6.7 級地震
3.3.1 41978年11月1日塔吉克斯坦阿賴6.8 級地震
3.3.1 51979年7月21日吉爾吉斯斯坦薩雷塔什4.3 級地震
3.3.1 61979年9月25日哈薩克斯坦巴卡納斯5.6 級地震
3.3.1 71980年7月6日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南巴爾什考恩5.6 級地震(41°48',77°31',K=13.6 )
3.3.1 81980年12月11日,12月30日烏茲別克斯坦塔什乾納扎爾別克5.0.5.0級地震
3.3.1 91981年9月29日塔吉克斯坦杜尚別東南蘇爾坦納巴德地方震
3.3.2 01982年5月6日烏茲別克斯坦費爾乾契米奧5.6 級地震
3.3.2 11982年12月16日阿富汗6.7 級地震
3.3.2 21982年12月31日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喬爾蓬一阿塔5.6 級地震
3.3.2 31983年2月27日塔吉克斯坦5.5 級地震
3.3.2 41983年12月16日吉爾吉斯斯坦阿賴(K=14.5 )地震
3.3.2 51983年12月21日哈薩克斯坦卡吉一賽依4.9 級地震
3.3.2 61983年12月31日興都庫什7.0級深源地震
3.3.2 71984年2月17日烏茲別克斯坦帕普5.6 級地震
3.3.2 81984年3月19日烏茲別克斯坦布哈拉加茲里7.2 級地震
3.3.2 91984年10月26日塔吉克斯坦治爾加塔爾(共產主義峰)6.3 級地震
3.3.3 01985年8月23日,9月11日中國新疆烏恰7.4 ,6.6 級地震
3.3.3 11985年10月13日卡依拉庫姆6'2級地震(40°30',69°45',H=10km)
3.3.3 21986年12月26日,1987年9月7日西土庫曼斯坦5.0,5.4 級地震
3.3.3 31988年6月17日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5.4 級地震
3.3.3 41989年3月5日吉爾吉斯斯坦塔什巴薩特4.5 級地震
3.3.3 51990年6月14日哈薩克斯坦齋桑7.3 級地震
3.3.3 61990年11月12日哈薩克斯坦拜沙龍6_3級地震
3.3.3 71992年5月15日烏茲別克斯坦伊茲巴什乾6.1 級地震
3.3.3 81992年8月19日吉爾吉斯斯坦蘇薩梅爾7.5 級地震
3.3.3 91993年12月30日哈薩克斯坦塔爾迪庫爾乾捷克利5.6 級地震(44°49',78°46',h=20km,k=15.O)
3.3.4 01995年10月8日烏茲別克斯坦烏其庫爾乾5.9 級地震
3.3.4 11996~1998年帕米爾一興都庫什強地震
3.3.4 21999年10月31日,2000年4月20日,2001年1月18日烏茲別克斯坦卡瑪希5.0、5.4 、5.3 級地震
第4章 泥火山觀測
4.1 泥火山概述
4.1.1 泥火山分布
4.1.2 泥火山的特徵和分類
4.1.3 泥火山的成因機制
4.1.4 我國泥火山的研究歷史與展望
4.2 新疆北天山泥火山地球化學特徵研究
4.2.1 泥火山地質概況
4.2.2 泥火山活動方式
4.2.3 北天山泥火山地球化學特徵
4.2.3.1 液體成分
4.2.3.2 氣體成分分析
4.2.3.3 固體成分
4.2.3.4 泥火山氣體放射性同位素
4.2.3.5 北天山地區泥火山地球化學成因
4.3 北天山泥火山噴發與地震活動研究
4.3.1 霍爾果斯泥火山活動與新疆地區中強以上地震活動關係的研究
4.3.1.1 霍爾果斯泥火山活動及記錄情況
4.3.1.2 “脈衝”異常現象與地震的對應性分析
4.3.1.3 依據霍爾果斯泥火山開展地震預測
4.3.1.4 霍爾果斯泥火山具有較好映震性能的可能原因分析
4.3.2 新疆泥火山群地震前兆異常實時監測
4.3.3 新疆Ms6.0和Ms6.6 級地震近場泥火山巨觀異常現象
4.3.3.1 艾其溝泥火山觀測點簡介
4.3.3.2 Ms6.0和Ms6.6 兩次震例現象
4.3.3.3 針對上述兩次泥火山巨觀異常的認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