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寧寺(河北省正定縣天寧寺)

天寧寺(河北省正定縣天寧寺)

天寧寺始建於唐代,原是正定八大寺之一,經歷代變遷,寺內僅存寶塔一座。塔高40.98米,塔身分九層,一至三層為磚仿木構,四至九層為木構。此塔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塔心柱結構形式,對穩定塔身極為有利,著名古建專家羅哲文先生稱:這種塔心柱結構,“我國僅河北正定天寧寺木塔尚存這一結構形式,是極為珍貴的實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寧寺
  • 地理位置:河北正定縣鎮州南街與中山東路交匯東側20米
  • 占地面積:10.42萬平方米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門票價格:80元
  • 著名景點:凌霄塔
  • 所在地區:河北省正定縣
  • 舊名:大藏院
  • 始建於:唐代
  • 原名: 國寧寺、大寧萬壽寺、天寧禪寺
建築風格,凌霄塔,地圖信息,

建築風格

天寧寺無愧一州偉觀之譽。就其規模而言,位居州城四大寺之首,四大寺即天寧寺,東寺,西寺和乾佛寺。歷經滄桑變遷,今天依然可以看到它的大體布局:全寺座北朝南,以山門,金剛殿,大雄寶殿,藥師殿為中軸結構。此外還有伍籃、火星,水神(禹王),祖師三反和大意堂。西北為光孝塔,山門前有照壁一塊,門前有石獅一對為共護持。大雄面闊三間,進深四間,歇山式,明向六根內柱,系用“包鑲法”製成的十二瓣稜柱,下有復盆式石杠砒,上雕纏枝牡丹花紋。古寺萬經浩劫,文物所有無幾。尚布·仁,八塊明、清時的古碑,大門保存完整,但字跡已混蝕不清。

凌霄塔

天寧寺凌霄塔,在正定隆興寺之西大眾街北側原天寧寺內,因巍峨高崇而得名。又因塔身多系木結構,故俗稱木塔
凌霄塔凌霄塔
據清光緒《正定縣誌》記載,天寧寺和凌霄塔同時建於唐懿宗威通年間(公元860—874中)。當時寺院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牌坊、重門、天王殿、前殿、後殿、凌霄塔等主要建築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暮鼓晨鐘,香火鼎盛。民國初年,寺院屢遭厄難,殿堂一一毀壞,主要建築獨存凌霄塔。
凌霄塔是一座磚木結構的九層樓閣式塔,平面呈八角形,高41米,矗立於八角形台基之上。塔身一至四層是宋代在唐塔殘址上重修,全磚結構,其上各層則為金代重建,磚木結構。每層正面各闢拱形洞門或直橇窗。四層至九層,斗拱、飛檐皆為木製。從第五層開始,各層高度逐層遞減,外部輪廓亦逐層收縮,給人以輕盈挺秀之感。
凌霄塔最大的特點,是在塔身第四層中心部位豎立一根直達塔頂的木質通天柱,並依層位用放射狀八根扒梁與外搪相連。這樣的結構國內現存僅此一例,極其可貴。該塔結構既不同於一般木塔,也有別於一般磚木結構塔。
凌霄塔在千餘年的滄桑巨變中屢遭毀損,1866年3月22日地震時將鐵質空心棗狀塔剎震毀,此後,又因風吹雨打,塔身的八、九層也相繼坍塌。為保護這座在古代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古塔,人民政府組織力量進行了全面勘察,並在力求保持原貌的前提下,於1981年落架重修。
1982年2月,在勘察過程中於塔基下發現地宮。經清理,出士一批頗有價值的文物,其中宋祟寧二年(l103年)和金皇統六年(l146年)的兩方刻有銘文的石舍利函為斷定該塔創建的確切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據。據兩方石函銘文記載,該塔原名慧光塔,始建於唐代宗(公元762—799年),至宋慶曆五年(1045年)大修,金皇統五年(l145年)重修。文物資料對縣誌記載予以訂補匡正。該塔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地圖信息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中山東路57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