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廟坡

天子廟坡

天子廟坡本名七里坡,位於南華縣天申堂鄉,海拔2600多米,由於山高坡陡,溝壑縱橫,終年雲霧繚繞,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子廟坡
  • 外文名:Tianzimiaopo
  • 所屬地:中國西南,雲南南華,天申堂鄉
  • 別名:七里坡
  • 附近景點:法空大洞、大澗洞、仙人洞等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季風氣候
  • 方言:楚雄話、雲南話
名字由來,地理位置,歷代事跡,

名字由來

位於南華縣天申堂鄉,海拔2600多米高的七里坡,明朝初期,曾在此設七里坡哨,有哨兵十人,康熙三十五年內奉文記載。相傳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出逃緬甸被逮押回國時,途經七里坡天時已晚,在七里坡露宿一夜。後人為紀念永曆帝就在七里坡旁修一廟宇取名為“天子廟”,七里坡也隨之被稱為“天子廟坡”。

地理位置

天子廟坡東起沙橋鎮的新鋪,途經小古山、大佛寺、十八盤山、苴力鋪、英武關、天申堂、英武哨,全長36公里,從洋記衝出境進入祥雲縣境內。“古道四通大理長、沙橋驛外盡崇崗,天然設險為屏障,英武雄關鎮一方”。清宣統改元春閔人黃大琮在鎮南軍次所作的這首竹枝詞,以樸實的文句,描述了天子廟坡的雄峻險要。

歷代事跡

1936年4月16日,中國工農紅軍紅二六軍團長征進入鎮南(今南華),17日攀登天子廟坡,當晚就宿營在英武關、天申堂一帶,18日從洋記沖繼續揮師北上。在這條蜿蜒崎嶇的天子廟坡上,曾經留下紅軍戰士光輝的足跡。
1961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郭沫若率中國代表團訪問印尼、緬甸回國、順道視察滇西大理,途經天子廟坡,曾賦《天子廟坡》二百五十字長詩一首,詩中有:“海拔二千六百有餘米,驅車直上天子廟之坡,坡頭舊有天子廟”之句。
天子廟坡解放前夕還是滇桂黔邊區縱隊第八支隊(原稱滇西人民自衛團)活動的根據地之一。1949年2月,中共滇西工委祥雲分委為了發展壯大人民軍隊和南山根據地,形成東山、南山連成一片的局面,在英武鄉大田(現屬天申堂鄉瓦黑井村委會)進行整訓,原英武鄉羅宗榮領導的抗鏟隊正式命名為滇西自衛團直屬二大隊。此後這支部隊在黨的領導下,在天子廟坡上同國民黨反動武裝進行過多次戰鬥,戰績卓著。
如今,紀念永曆帝的天子廟已蕩然無存,巍巍天子廟坡更加鬱鬱蔥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