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壽(養生術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即先天賦予的壽命限度,亦稱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壽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先天賦予的壽命限度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在古代中醫哲學中“天”可指獨立於人的意志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不斷運動變化的物質世界,是物質性的自然界。“天壽”之“天”就是指這種自然狀態。
天壽即先天賦予的壽命限度,也稱天年。人有生老病死,它是個體發育過程中一系列不可逆轉的量變和質變過程,是生命過程中的必然現象。
古有彭祖七百餘歲而不衰的傳說,有修煉之人得道成仙、永生不死的神話。但是,人的自然壽命事實上是有一定期限的,這是生命的規律。自然賦予人的壽命限度,稱之為天年,又稱天壽。古人對天年已有比較客觀的認識,如《素問》說:“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尚書》云:“一曰壽,百二十歲也。”認為人的壽命可以達到一百歲或一百二十歲,活到這種年紀,才能稱為長壽。後來,科學家根據研究結果,對人類壽命進行推算,提出三種觀點:一是哺乳類動物的壽命應為其生長期的5~7倍。人的生長期約為25年,壽限當是125~175歲;二是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其性成熟期的8~12倍。人類的性成熟期約為14~15年,照此計算,人的壽命應是112~150歲;三是細胞分裂次數與分裂周期的乘積即為生物的自然壽命。人的細胞傳代次數是50,分裂的周期約2.4年,正常壽命應為120歲。
由上可見,人類的正常壽命至少應該在百歲以上。根據現有的長壽調查資料,一般認為,人類的自然壽命大約為110~150歲。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壽命的限度可能還會延長。但是,人類目前的平均壽命,還遠未達到天年的水平,大多數人還未盡享自己的天年。

中醫套用

一、壽夭的原因
前已述及,人類的自然壽命大約為110歲或更長。一般而言,百歲以上可謂壽,未至天年而早亡為夭。目前,人類平均壽命最高的國家也不滿85歲。就此而言,絕大多數人都未臻壽域。但是,也有少數一些人能活到百歲以上,得以享盡天年。何以會有壽與夭的不同呢?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稟賦優劣
人的壽命長短及衰老的早晚與先天稟賦密切相關。古人對此早有認識,認為稟賦強盛、五臟堅固、血脈和調、體質健壯、形氣相諧,則健康長壽;反之則早亡夭折。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生物的壽命限數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在遺傳基因的影響下,生物按一定程式出生、發育、成熟、衰老、死亡。長壽者往往可見家族遺傳現象,而患有腫瘤等引起早衰、夭亡的疾病的患者,也大多有家族史。
(二)脾腎強弱
中醫學認為,人的壽命與自身的“兩本”即脾腎密切相關。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為性命之根,直接影響全身各個臟腑的生理功能。清代醫家徐靈胎認為,腎中藏秘著主宰人生死壽夭的元氣,元氣充沛與否,決定壽命的長短。腎中元氣又可簡稱為腎氣。古賢認為:腎氣充盈則生機旺盛,腎氣不足則早衰短命。脾胃為後天之本,人維持生命活動的一切物質都靠脾胃運化水谷,化生精微後供給,因此,其強弱直接影響到元氣能否源源不斷的資生以及生命的盛衰與長短。
(三)後天維護
壽限與先天的遺傳因素密切相關,同時又受後天環境、活動的影響,是二者整合的結果。古有名言:“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生活沒有規律,勞逸失度,以妄為常,情緒起伏不定,七情無制,不知根據氣候變化調攝機體,飲食不節、不潔,房事過度,養成不良嗜好等,都是不懂養生之道,乃至後天失養的緣由。長此以往,人的自和及代償功能不堪承受,陰陽平衡終被打破,疾病叢生,衰老加速,儘管稟賦強盛也難盡享天年。反之,留意養生,重視生活的各個環節,儘量保持陰陽諧和,即使稟賦不強,也可望長壽。
(四)外界因素
地理環境、社會環境、經濟水平、醫療衛生條件、生活習慣等外界因素,都可造成壽夭的差異。世界上有些地區長壽者頗為集中,如我國的新疆、廣西,外國如亞塞拜然等,便與那裡的氣候、水土(微量元素)等因素密切相關。氣候惡劣,水土貧瘠,污染嚴重的地區難見長壽之人。秩序穩定,保障完備,生活富裕的社會,與動盪不安,天災人禍並行的社會相比,其壽夭情形定有天壤之別。城市與農村也不同。城市生活節奏快,競爭激烈,人的精神高度緊張,加之污染較重,所以心腦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癌症高發;農村雖然生活條件、醫療衛生條件相對較差,但自然環境較好,污染少,精神壓力不重。有調查資料顯示,農村的長壽者明顯多於城市。突發事件、意外事故也是影響壽夭的一個重要因素。如車禍、溺水、觸電、高空墜物、烈性傳染病等,往往使身體健康、有望長壽之人早亡。因此,重視避禍,善於自我保護,也是人生的重要一課。
現代研究發現,壽命還與體形、性別、性格等因素有關。
二、中醫與延緩衰老
(一)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未病先防的思想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不亦晚乎?”這一“治未病”思想,對於我們養生抗老亦具有重大指導意義。張仲景繼承《內經》這一學術思想,提出了“養慎”觀點:認為內調飲食,導引吐納,勿令房勞過度以養元氣,外避寒暑,順應四時以慎風邪,即可得百年之壽命。
廣義地來看,中醫學所有養生防老方法都是以預防疾病、保健益壽為目的的。如起居調攝方面,《內經》強調對“風雨寒暑”等“虛邪賊風”要“避之有時”;飲食衛生方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專辟有《禽獸魚蟲禁忌篇》來強調預防食物中毒;孫思邈則在其著作中記載了用動物肝臟來預防夜盲症、用羊靨(甲狀腺)和海帶來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開創了食療、食養的先河;《內經》還提倡用針灸來預防疾病、養生益壽,如《素問·刺法論》說“是故刺法有全神養真之旨,補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開後世針刺或艾灸(如灸足三里、三陰交、氣海、關元、中脘等穴)養生的先河。因此中醫養生學的指導思想應該是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我們知道,人體生命的全過程可分為生、長、壯、老、已幾個階段,那么養老則不應當在進入老年期才開始實行,中醫養生不但要養老,還應當養幼、養長,具體說來應包括受精、懷胎、分娩、哺育、養幼、養長、養老等內容,對此,中醫學有很多經驗和理論,如重視優生、講究胎教、愛護少兒健康、注重中年養生等。可以說,只有講究養幼、養長、養老,抗衰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起居有常,日常調理
講究生活規律,注意對日常生活如飲食、起居、睡眠、勞動及精神等方面的凋養,對延緩衰老有著重要作用,飲食、起居、精神等因素均對衰老有重要的影響,因此中醫養生學強調飲食有節、起居適宜、心神舒暢,在長期的醫療保健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如精神養生法、睡眠養生法、飲食養生法、起居養生法、藥物養生法、房事養生法等。
(三)自我鍛鍊、持之以恆
中醫學自我鍛鍊的方法,包括氣功、導引、按摩等,近代所謂的氣功,源於古代的導引、吐納等鍛鍊方法,主要關鍵是調身、調心、調息。我國氣功的歷史悠久,流派紛呈,從形態上來看主要可分為靜功和動功兩大類。
導引也是我國古代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強身延年功法,其主要作用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使人體精氣充盈、血脈流通。其分類有的以調息引氣為主(已納入氣功範疇),有的以運動肢體為主(如道家的“老子導引四十二勢”、“赤松子導引十八勢”;釋家的“婆羅門導引十二勢”等)。
保健按摩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經脈、調和氣血,加強臟腑功能,祛除各種病邪。具體方法可分為頭面按摩、全身按摩、穴位按摩等多種。
上述幾種方法是中醫學特有的養生之道,它們可使人體排除內外干擾,形神合一地處於最佳狀態,從而對整個生命過程實行自身調控,激發和調動人體內在潛力,祛病防老延年。可以說,其對生命科學的發展所具有的重大意義目前仍無估量。不過,對我們每個人來說,並不是非要掌握全部方法不可,只要選擇一種或幾種自身所宜的,堅持鍛鍊,持之以恆,必能獲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