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要點,適宜範圍,
特徵特性
耐寒性模擬鑑定結果孕穗期和開花期均為強。科高94.8—101.6厘米,穗長20.1—21.1厘米,每穗總粒數140—152粒,結實率80.8%—86.6%,千粒重24.6—25.9克。米質鑑定為國標優質3級、省標優質2級,整精米率69.0%—69.3%,堊白粒率26%—70%,堊白度5.0%—26%,直鏈澱粉20.7%—23.2%,膠稠度61—70毫米,長寬比3.1—3.3,食味品質分78—81。中感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89.1%,對中B群、中C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90.5%和85.7%,田間監測表現抗葉瘟、中感穗瘟;中抗白葉枯病,對C4、C5菌群分別表現中感和中抗。
產量表現
2007、2008年晚造參加省區試,平均畝產分別為480.9公斤和488.6公斤,分別比對照組合優優122增產5.87%和減產0.98%,增、減產均未達顯著水平。2008年晚造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53.5公斤,比對照組合優優122增產9.09%。
栽培要點
栽培技術要點:1、該組合有效穗數稍少,要注意培育壯苗,合理密植,基本苗以5—7萬苗為宜;2、注意防治稻瘟病。
制種技術要點:在海南春制,母本比父本早播7天左右,父本可分兩期,間隔以4—5天為宜。
適宜範圍
廣東省品審會審定意見:天優615為感溫型三系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優優122遲熟2—3天。產量與對照組合相當,米質鑑定為國標優質3級、省標優質2級,中感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強。適宜廣東省粵北稻作區和中北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